基本簡介
龍虎山天師府,全稱為“嗣漢天師府”。明太祖易天師之號為“大真人”,故亦稱“大真人府”,是歷代天師祀神和起居之所。天師府坐落在今鷹潭市上清鎮的中部,面對琵琶峰,門臨瀘溪河,背靠華山,依山帶水,氣勢非凡。
宋崇寧四年(1105),天師府由第30代天師張繼先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v六年(1319),遷建至上清鎮長慶坊,後重建於今址。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賜白金十五鎰,由第42代天師張正常就原地重新建造。100年後,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賜御書“大真人府”額。成化二十一年(1485),又御旨重建天師府。嘉靖五年(1526),遣中官吳猷同江西撫按根據天師府的建制又進行擴建。其建制為大堂5間,東西贊教廳5間,東西廊房各6間,儀門3間,左右耳房各2間。頭門6間,後堂5間,東西耳房2間,穿堂3間,東西廂房各6間。私第正廳5間,東西廂房各5間,門屋一座。後堂5間,東西廂房各五間,敕書閣五間。家廟在私第東,萬法宗壇在私第西。壇後真武廟五間。壇、廟內祀御賜三清、四聖、南北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銅像,共138尊。元壇殿在二門東,法篆局、提舉署在二門西。牌坊兩座在府前,左榜“道尊”,右榜“德貴”。
歷史記載
清康熙十三年(1674),上清發生暴亂,天師府遭受兵火,大堂、穿堂、贊教廳東西廂房、耳房俱毀,惟存後堂5間。大門、儀門毀後重建,但簡陋不如過去。私第後堂敕書閣,及後堂之東西廂,與私第東之家廟,家廟後之後殿,書院廂廡亦俱毀。萬法宗壇毀後重建,而真武殿東西廡俱不存,元壇殿雖存而圯,兩廡僅存其一。乾隆四十三年(1778)第57代天師張存義,對天師府又全面進行修建,面貌煥然一新。又於真武殿址建繡像寶閣,供奉御賜宮繡老君像,其餘建制如舊。第59代天師張鈺在嘉慶十三年(1808)修建“敕書閣”。接著在十九年(1814),又借帑銀新修天師府,復立木坊二座,左榜曰“體德尊猷”,右榜曰“翊運宣化”。但鹹豐七年(1857)又遭兵災,僅餘二門東元壇殿3間,東西廡各3間,真武殿後小屋3間。萬法宗壇5間,西廡3間,東廡3間,亦毀後復之。第61代天師張仁履在同治四年(1865),重建二門3間,敕書閣東“味腴書屋”。上下兩棟,共9間,分前後二進,後為正屋有樓,中有天井兩廂,石門上鑿有隸書對聯曰:“泮芹蔓衍芹期采,丹桂花開桂可攀”。後門額書“秀接衡陽”。建靈芝園、納涼居各一所。又於同治六年(1867)建頭門一座,東西兩間,大堂3間。堂後東西鼓樓各一座,宅門一座,東倉房10間,西門房3間,東西耳房各8間,保全樓西廊房5間。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保全樓上下兩棟共10間。光緒七年(1881)重建三省堂5間。1927年和1934年也先後撥款對天師府進行過修繕。
新中國成立時,天師府頭門、二門、大堂、私第、門屋、三省堂、後堂、元壇殿、書院、萬法宗壇、法篆局、提舉署等建築基本存在,但均破敗不堪,風雨飄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為學校、企業所占用,遭到很大的破壞。1983年4月國務院頒布嗣漢天師府為全國重點宮觀保護單位,並列為全國21座重點道觀之一。為了落實宗教政策,貴溪縣成立“天師府修復領導小組”。從1983年起,國務院先後撥款30萬元,江西省人民政府撥款15萬元,同時也得到海內外善信的大力資助。從1985年起即著手動工修復,在天師府原建制的基礎上,有的拆除重建,有的改建,有的新建。到1992年修復完工,使天師府煥然一新。全府建制是:
府門五間坐北朝南,鋼筋水泥結構,碧瓦紅牆,丹楹朱扉,臨街聳立,氣勢雄偉。上懸“嗣漢天師府”直額,前正中兩柱上有抱柱對聯一幅:“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門前一對石麒麟,備增威武。進門為寬敞的硪石甬道,翠柏林立如列隊警衛,遠望府內,門第重重。循甬道前進50米,即達二門。二門上懸“敕靈旨”額,六扇門上畫有六尊鬥神:秦瓊、尉遲恭、程咬金、單雄信、羅成、楊林。兩柱上有“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楹聯。進入二門,院內豫樟參天,濃蔭蔽日。沿甬道往北,道中有一古井,曰“丹井”或稱“靈泉井”、“法水井”。經古井再北原為“演法大堂”,現為新建之“玉皇大殿”。重檐歇山式鋼筋水泥建築,占地600餘平方米,殿宇巍峨。內祀玉皇大帝,金童玉女分侍左右,十二天君陪祀兩邊,八條金龍飛舞楹間。原演法大堂內,康熙御書“碧城”匾額和乾隆御書“教法宗傳”匾額,仍懸掛在此殿內。玉皇殿西南為“鍾亭”,內置道教稀世珍寶原大上清官重達9000餘斤的大鐘。
玉皇殿後面為天師“私第”,系明建清修的建築。門旁石刻“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的對聯,“拙浦西京”的橫批。門內有一影壁飾“鶴鹿蜂猴”圖一幅,取其諧音“厚祿封侯”之意。三省堂為私第的建築中心,堂中央前部有綠色磐石一塊,兩儀圖像隱約可見,名太極石,歷代天師送客人到此留步,因之又名“送迎石”。這裡原為過廳,現改為“天師殿”。中祀祖天師張道陵像,王長、趙升立侍左右;右祀第30代天師張繼先像;左祀第43代天師張宇初像,殿中央上懸民國袁世凱贈第62代天師張元旭“道契崆峒”匾,右懸“仙派名裔”匾,左懸“納甲周呈”匾。殿東西廂房,現為文物陳列室。天師殿後面與中廳以天溝搭接,又以磚牆石門分之,石門上書“道自清虛”四字。中廳據傳為狐仙堂,現作為天師詩詞展覽廳。中廳與後廳以天井及東西廂房相連綴,廂房上置樓閣,東西相對,並與中廳、後廳形成天井,後廳是天師的生活食宿廳。廳堂中間懸有民國江西督軍程光遠贈“壺天春永”及清同治時狀元徐甫贈“福備箕疇”匾額。整個天井,青石鋪地,四壁間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呈現出封建王府氣魄,現作道教歷史資料陳列廳。穿後廳而進,則直通“靈芝園”。園前新修有"lk卦門”,門牆頂呈雙龍戲珠型,門左右有"lk卦涵宇宙,雙龍衛乾坤”對聯。園內東西各建廊房4間,整齊相對。園中金桂銀桂,奇葩異花,四季飄香。
萬神集聚的“萬法宗壇”,坐落在私第西邊,坐北朝南,自成院落。院內置三殿,是張天師在私宅的祀神之所。北方正殿5間,鋼筋水泥建築,碧瓦朱楹,紅牆丹牖。正殿現祀三清、四御、三官、五老。正殿前分東西兩配殿各3間,東祀司法神王靈官,西祀財神趙玄壇,俱碧瓦、朱楹。院中硪石甬道,盆花列陳,尤其千年古羅漢松,青翠蔥鬱,雌雄兩株並排侍立,為世所稀貴。宗壇後面,原為真武殿址,現為花草蔥蘢,古樹濃蔭的百花園。園後接百花池,池中碧水荷花,金魚上下,倍感清幽。池中原有一亭名湖心亭,惜已久廢,但“納涼居”傍池而建,古房尚存。
修復後的天師府,占地4.2萬餘平方米,比修復前增加1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3萬餘平方米,殿堂巍峨,氣勢壯觀,成為國內特別是大江以南的主要宮觀。1982年以來天師府歸天師道徒管理,現為道教正一派祖庭。由於天師府在道教徒心目中地位崇高,且影響及於世界,故國內外遊人及香客很多。
簡介
天師府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上清鎮。宋崇寧四年(1105年)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佑六年(1319年)遷建於上清鎮長慶坊,明洪武元年(1368年)移建今址。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大部分建築被焚毀。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重建。鹹豐七年(1857年)又遭受戰火之災。同治年間(1862-1874年)第61代天師張仁政予以維修。1949年第63代天師張恩溥移居台灣,於是多年失修的天師府被改作他用。1984年開始修繕。1988年交由道教界管理。
現在的天師府,以府門、儀門、二門和私第為中軸線,修建了玉皇殿、天師殿、玄壇殿、法籙局和提舉署、萬法宗壇等,從而把宮觀與王府建築合為一體。
天師府府門系1990年重建,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前正中兩柱上掛有“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楹聯。御賜儀門牌樓為最近恢復修建的,東有玄壇殿,奉祀財神趙公明;西有法籙局和提舉署。提舉署是張天師掌管道教事務之辦公場所。二門系1996年重建,上懸“敕靈旨”匾額,門柱上有“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對聯。二門後為一大院,院內甬道中有一井,名曰“靈泉井”,又名“丹井”、“法水井”,據傳系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所鑿。古井後即是玉皇殿,原為天師的演法大堂。玉皇殿後便是私第,即歷代天師的住宅。私第前廳原稱三省堂,是天師府的議事之所。1985年改建為天師殿。私第中廳原為“壺仙堂”,系接待貴賓之處。私第後廳也叫上房,是天師食宿生活之處。私第後原有靈芝園、敕書閣、納涼居。私第東面原有天師家廟和味腴書屋。私第以西的院落為萬法宗壇,院內有三大殿,正殿為三清殿,兩側配殿分別為靈官殿和財神殿。
天師府保存有眾多文物古蹟,如元代鑄造的9999斤重的大鐘、趙孟俯手書的道教碑及歷代匾額楹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