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鷓鴣天·癸酉吉陽用山谷韻
【創作年代】宋朝
【作者姓名】胡銓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
鷓鴣天·癸酉吉陽用山谷韻
夢繞松江屬玉飛,秋風蓴美更鱸肥。不因入海求詩句,萬里投荒亦豈宜?
青箬笠,綠荷衣,斜風細雨也須歸。崖州險似風波海,海里風波有定時。
作品賞析
胡銓是南宋抗金名臣,宋高宗朝任樞密院編修官,他堅決反對與金議和。因上疏請斬王倫、秦檜、孫近三人並羈留虜使,被貶謫福州簽判。後來和議成,主和派舊事重提,誣胡銓上書為妄言,予以除名,押送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編管。在新州因賦《好事近》,郡守張棣謂其中“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之句語言不遜,向朝廷檢舉胡銓“謗訕、怨望”,被移謫到更遙遠、更荒僻的吉陽軍(今崖縣,在海南島南部)。這首《鷓鴣天》作于吉陽軍,用黃山谷此調韻。寫作時間當在1148年(紹興戊辰十八年)以後,題下所注“癸酉”當有誤。按癸酉系1215年(宋寧宗嘉定六年),胡銓早已謝世了。
詞的開始,借晉人張翰事寫對江浙舊地的留戀:“夢繞松江屬玉飛,秋風蓴美更鱸肥。”張翰,吳人,在洛陽做官,因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遂辭歸。作者囚居吉陽已是秋風起蓴羹美鱸魚肥的季節,他在夢中好象已經化成了一隻水鳥屬玉,飛回了吳中,正繞著吳淞江上空飛旋。但他對寫《好事近》而再次遠謫入海的事並不懊悔。認為既然已經萬里投荒,入海而不求詩,不藉此機會寫出更好的作品,卻畏懼退縮,難道是應該的嗎?“不因入海求詩句,萬里投荒亦豈宜?”這是對秦檜之流製造《好事近》一案的正面回答和挑戰,真是擲地金聲的語言,表現出作者鐵骨錚錚的氣節。
他這樣的人,當然能夠得到海南人的尊敬,因而管押人也給了他有限的自由:他戴著青色的斗笠,以荷葉作蓑衣,過著“斜風細雨”的漁人生活。這時,很自然地想起了唐人張志和《漁歌子》的名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說“不須歸”,難道他也是這樣么?他反張詞而用之:“斜風細雨也須歸”。國家大事不能忘情,河山破碎不能坐視不理,他要堅決歸去。眼前正面臨崖州(即吉陽軍,今崖縣)下的大海,海浪掀騰,洶湧澎湃,怵目驚心。這與宋高宗王朝的宦海很相似。“崖州險似風波海”,是“險似崖州風波海”的倒裝,這是以海上風浪之“險”,喻高宗朝政治之“惡”。但他堅信:“海里風波有定時”,言下之意:宋王朝的政治風浪也會有平靜緩和的時候,他終會洗雪沉冤,回到朝廷去完成他的未竟事業。這是信念,不一定是事實。後來宋孝宗即位,胡銓回到朝廷任職,仍然堅持他的抗金主張。符離之戰失敗,孝宗以和議徵詢十四個朝臣的意見,言不可和者只有胡銓一人。
藝術的美,應當表現作家人格的美。讀胡銓詞,給人這樣的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美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作者簡介
胡銓(1102-1180),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進士,授撫州事軍判官。1137年(紹興七年)任樞密院編修官。因堅持抗金,上書請斬秦檜等三人,遭秦檜迫害,謫吉陽軍。檜死,始得內遷。宋孝宗時,起為工部員外郎、端明殿學士。能文工詞。詞作不多,反對和議的憤世之作都筆墨酣暢,意氣慷慨。原著《澹庵集》多散佚;今有《澹庵文集》、《澹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