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鶴井村位於雙甸鎮西南角,東鄰鎮南村,以紅石河為界;南鄰如皋市林梓鎮橋口村;西鄰如皋市林梓鎮蔣殿村和丁堰鎮紅橋村;北接雙甸鎮石南村,以石南河為界,方圓約6.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全村共有1120戶,總人口4100人,其中農業人口3598人,非農業人口502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苗族、白族、侗族、布依族等,鶴井村委會共有30個村民小組,村委會設立黨支部,共有黨員95人,村內總耕地面積為4202畝,2010年國民經濟總值為10176萬元。
獲取榮譽
2006年被鎮評為村居綜合考核先進集體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被評為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2008年被評為南通市民主法治村、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集體、勞動和社會保障先進集體,並在合作醫療工作中獲得了三等獎,在環境整治中獲得二等獎;2009年在勞動和社會保障及綜治和平安創建中被評為先進集體,同時在河道整治中獲得了二等獎、合作醫療中獲得了一等獎、綠化造林中獲得了三等獎;2010年在合作醫療工作中榮獲二等獎,在綜治工作、綠化造林、全民創業中獲得了三等獎,同時在勞動保障工作中榮獲一等獎。
經濟
工業經濟
全村共有大小企業40多家,其中紡織業12家,織機156台,較有規模的企業有南通鑫鑫有機化工有限公司、石甸化工廠、南通凱瑞達服飾有限公司,大潤服飾有限公司,丁井建材廠等。
農業經濟
夏季以種大、小麥為主,秋季以種植水稻為主;7組陳文林為養羊大戶,年養羊500多隻,25組彭仁傑為養雞大戶,年產肉雞十萬羽,24組吳建明年產肉雞2.5萬羽。
三產服務業:全村個體工商戶120多戶,為農服務社一家,技物服務點7家,小型商店若干。
社會事業
境內有省道334複線、石林公路貫穿本村南北,有硬質水泥路5條共11公里,戶戶通砂石路。居委會內有鶴井國小一所,社區衛生服務站一家。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本村知名地名有丁家井、馬塢莊,新社墰、老人墩、倪家港、鶴井灣、張家家廟、斜樓岸、八字門、老豬行等。新中國成立前後稱:鶴井鄉丁井村、馬塢莊村、石甸鄉香火莊村。合作社時期稱:紅旗一、七、八社。1958-1983年期間,稱7大隊、14大隊、15大隊;1983-1999年恢復村名期間為丁井村、馬塢莊村、香火莊村等,1999年丁井村與馬塢村合併為鶴井村,香火莊村與張腰莊村(南部)合併為香張村;2003年原香火莊村(即香火莊村西部五個組)併入鶴井村,也就形成了鶴井村。
名勝古蹟
現村範圍內有張家家廟、八字門、東振安廟、顧家裡園、倪家港、老人墩、車子店等歷史古蹟,在新中國初期此地還是有名的苗豬集散地,至今仍留有小豬行等。
在外成功人士:
本村10組 楊 旭 現戶旭裝潢老總;
本村30組 朱祝平 現技信公司總經理;
本村10組 沈宏林 現北京招商辦事處。
2011年鶴井村黨總支部書記錢均,主任倪德順,農經員沈際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