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
該村歷史上秀為鵝頭城,姓氏多為吳氏,屬渤海後裔、歷史悠久。本村曾出揚州知府,柳州刺史明朝禮部尚書等古代忠良官史,村內吳氏宗祠是沿海一帶的吳氏祖祠。
過去,鵝頭的名氣勝過現在的涵江名揚天下。當北宋徽、欽二帝被虜而滅後,北方官民南下避難,走水路的,也多從鵝頭港登入,連南宋末代皇帝逃避元兵,也從鵝頭港登入。他登入後上大蚶山,將至天雲洞前,就力疲口渴,尋見路旁巨石下有口清泉,飲即止渴,因大蚶山被海洋環繞,雲霧漫漫,山色朦朧,疑雨將至,因而觸景生情,遂與陸秀夫在巨石上留下“致雨龍池”四大字,此池淺而大雨不溢,大旱不竭,現為蚶山十景之一。
傳說,明正德君(1506—1521在位16年)下江南時,也慕名來鵝頭游。當時六月暑天,他走到村頭路邊巨石下乘涼,並欣賞鵝頭山海風光,這時,海風徐徐,清涼沁人,讓正德君頓覺心曠神怡,他仰觀,這巨石高大雄偉,倏然,不由得脫口贊曰:“此天下第一山也!”他走下坡,夕陽已西下,步進村頭五帝廟,頓覺清涼舒適,就欲夜宿廟中,但蚊子嗡嗡,他一揮手說:“不得在此侵擾。”就安靜地睡著。傳說至今廟內正德君睡過的那地方一隻蚊也沒有。他回朝後與朝臣談及鵝頭第一山事,吏部尚書吳鳳盛(鵝頭人)聽後,即請書法家寫下“第一山”三大字,托回家鄉刻在巨石上,至今尚在。
鵝頭港海運出入裝卸雖方便,但地處沿海偏僻地方,陸路交通很不便,貨物集散難,有識之士和商賈們都在探索適宜地點,如白湖、寧海、三江口、涵江等,只涵江當時有大路,交通方便,最後定為涵江,大輪船停靠三江口,駁運進涵江。
明萬曆13年(1585),林龍江偕弟子在北高汀江村的赤嶼創建航標塔(塔仔塔)為輪船進三江口做準備。明萬曆32年(1604)12月29日,南日島南發生八級地震,鵝頭城堡被毀,現只能看到古堡斷牆基、殘壁及密集的屋基、許多古井,汲來的井水灌屋基內的地瓜、青菜等,經嘗水質清甜,街道小巷依稀可辨認,碼頭500多米尚好,現為漁船靠岸使用。由於港口轉移三江口,“天鵝真的死了”,鵝頭港衰落了,過去興旺熱鬧繁忙的港口情景,已成歷史!
文物古蹟
該村現留有宋代四大書法家米芾題寫的“第一山”一塊巨石。因此本村宮廟桌椅等印有“第一山”三字,並傳明朝正德皇帝游江南曾於“第一山”下乘涼對其大為讚美,堪稱“天下第一山”。村內海邊保存有一堵古城牆並發現幾古墓奇觀頗多。
物產經濟
該村淺海養殖是一大亮點,現有吊蠣養殖數千畝,紫菜養殖、龍鬚菜養殖各有伍佰畝。吊蠣一年四季天天都有,且質優價廉,暢銷周邊各縣、市極大地豐富民眾的生活,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地名由來
鵝頭村位於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北面鵝頭山(亦稱鰲山)上。地形酷似鵝頭一樣,相傳是“鵝穴”。系從大蚶山另生支山脈向北直伸入興化灣,鵝頭處略偏西,高約80米,三面環海,連續有數里長,從大蚶山高處俯視,猶如一隻大天鵝,橫臥在碧波萬頃的興化灣海面上,兩隻翅膀伸向兩邊海灘上,每當退潮,遼闊的海灘上呈現出左右兩條沙灘脊樑,遠遠望去,如天鵝展翅欲飛,氣勢雄偉,活靈活現。
此鵝頭自唐末黃滔、羅隱等游大蚶山後,漸有名氣,宋代逐漸興旺起來。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外地海船從石城進入興化灣,向北環大蚶山,很容易駛入鵝頭港,此港向北而偏西彎進,正把興化灣吹來的東北風、浪頂住,港內風平浪靜,碼頭低平,船一靠碼頭極容易裝卸貨物,真是個好港口,於是整個鵝頭港,船桅林立,鵝頭山商貿雲集,商行、貨棧應運而生了,鵝頭成了莆仙貨物集散地。
相傳鵝頭曾有“萬二灶,九九井”(傳說若多挖一個井為100井,就會出皇帝),曾建起石頭城堡以保護商貿集市、貨倉等。民間流傳著俗諺:“先有鵝頭後有紅頭(涵江)”;“有鵝頭而無紅頭,有紅頭而無鵝頭。”相傳明成化元年(1465)岳正來莆任興化知府,在任三年後(1467)就乞休回家,岳太守也曾慕名來游鵝頭,他特意在鵝頭鼻尾神仙釣鰲的岩石上,刻“釣鰲處”三大字,結果鵝的頭部被刺“死”了,聽說下面還流著紅水,我特地去看,果然如此(流紅土水)。自此,天鵝死,鵝頭慢慢就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