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鵝湖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武夷山脈北麓的贛東北鉛山縣,始建於1998年秋,經中國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的專家審慎地考察論證後,於2000年12月28日被國家林業局批准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7950公頃,根據景點分布情況及特色,劃分為六大景區:核心區域---峰頂山景區海拔適中、氣候溫和,離城區較近,兼有“鵝湖之會”的文化背景與贛東北佛教名寺“慈濟禪院”,是具有一定學術氛圍、可集參禪禮佛、垂釣泛舟、野遊踏青、森林浴、生態教育及接待大中型會議於一體的綜合性休閒娛樂中心;七星山景區依託毗鄰福建武夷宮的區位優勢,是一座中高檔休閒度假村;九獅山景區緊接縣城,以兩岸旖旎風光及水上遊樂設施吸引觀光遊客;太源畲鄉風情景區主要體現畲族人民的民族文化,以恢復民風民俗、展示畲鄉風情為主,同時開闢原始林區探險及“水美河漂流”項目;黃崗山景區林深樹密、物種豐富,生物分布的垂直地帶性顯著,是進行科研、考察及登高遠眺的好去處;葛仙山景區內道佛合處、世所罕見,儒釋道三教文化在此均有深厚積澱,優美的民間傳說千古流傳,青山含黛、碧水生煙,閒雲出岫、恍若瓊宮,適合不同文化層次的遊人前往朝真、賞景、吟詠、考證。景區
峰頂山
又名鵝湖山,系武夷山系支脈,自閩贛交界處之分水關逶迤北來,結秀於鵝湖。景區總面積1378公頃,林木蓊鬱、鳥語花香,奇峰壁立、谷幽澗深,流泉飛瀑、靜中寓動。《千家詩》所錄唐人王駕的《社日》:“鵝湖山下稻糧肥,豕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便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此處優美的山水田園風光和淳樸的民俗風情。唐大曆中,洪州(今南昌)馬祖道一(馬祖系禪宗六祖慧能法嗣南嶽懷讓禪師之徒,為南嶽第二世,其洪州禪在中唐時風靡天下,盛極一時)的弟子大義禪師來此開山植錫,大闡宗風,使鵝湖一山聲名遠播,並有唐德宗賜額“鵝湖峰頂禪院”、景德年間改賜“仁壽禪院”之盛舉。盛名之下,加之鵝湖當時系閩浙贛三省要衝,因而,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選擇此山進行學術交流辯論,史稱“鵝湖之會”。此次盛會首開我國學術辯論之先河,是中國哲學史上一次影響深遠、別開生面的學術論辯大會,與會者數百人,天下精英,雲翕霧聚,極一時之盛,被譽為“理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南宋著名愛國將領、詞人辛棄疾與陳亮亦時曾相聚於此,論政填詞。遂使峰頂山於優美的自然景觀之外,積澱了更為深厚的人文內涵。2000年10月,“紀念朱子誕辰8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便選擇在此處召開。主要景點有“鵝湖書院”、“慈濟禪寺”、“太子廟”、“尼姑塢”、“鴛鴦泉”、“捨身崖”、“四相山”“貴人峰”、“木魚山”“黃巢寨”以及古代入閩必經的官道(驛道)等。葛仙山
主峰海拔1096.3米,從山麓到山頂約15華里(俗稱“上七下八”),屬武夷山中部大支脈的主要山峰之一,系九條山脈匯聚之頂峰。奇峰峻絕、峰巒環簇,呈群山相抱之形,攬飛瀑流泉之勢。幽谷深壑、雲遮霧繞,林木蓊鬱、流丹溢翠,其雲海變化之詭譎、古蹟形勝之迷離、梵宮琳宇之掩映、石刻碑林之撲朔,使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明代趙梧《飛升台記》稱它是:“與九華山,黃山和仙都、雁盪、巫峽諸山同為天下所珍重。”葛仙山之所以聞名遐邇,傳頌千年,源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道學家、醫學家、道教靈寶派創立者葛玄晚年於斯山“收功丹鼎”、“治病濟民”,最後於吳赤烏七年(244),卒于山巔。民間百姓感其恩德乃於茲築小土祠祀之,尊為“葛仙公”、“天機內相”,道教尊稱“太極左仙翁”;道書《雲笈七籤》將其列為“第二十八代神仙”,其傳記及著述分別被收入清《四庫全書》和《道藏》。隨後民俗傳說,紛紜迭起,世代相傳。葛仙山既是江南千年全真道教勝地,又是風光旅遊之佳境。它集中國傳統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於一體,寓滄桑起落、興衰浮沉於一山,其古蹟形勝,漫山棋布。有洗腳坑、恍腦石、息心岩、仙人足印、雲霧谷、石道人、香爐峰、試劍石、象鼻山、神仙磨、雙龍搶珠、撐腰石等自然景觀,還有慈濟寺、葛仙殿等道佛兩教廟宇宮觀等人文景觀。葛仙山
黃崗山
武夷山脈橫亘千里,宛如一條綠色的長龍,蜿蜒逶迤於閩、浙、贛、粵四省,是我國與歐亞大陸東南部現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黃崗山景區就處於武夷山脈北麓,區內群峰終年雲霧茫茫、若隱若現,千姿百態,蔚為壯觀。山巒起伏、縱橫交錯,山勢陡峻,溪流切割極深,地形複雜,坡向西南,高度自東向西遞減;南北兩大山谷間溪流迂迴,形成一些山間小盆谷,這些嶺谷相間鑲嵌交錯複雜地形,直接影響著水熱組合重新再分配,並形成多種生態環境,是開展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綜合研究的好地方。且由於這個地區躲過了第四紀冰川的侵襲,南方鐵杉、南方紅豆杉、鵝掌楸、木蓮等五十餘種古生代樹類幸得生存,成為當今孑遺植物,具有極大的科研價值。
歷史
鵝湖山北麓原有鵝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四學者在鵝湖寺會講,史稱“鵝湖之會”。四人歿後,信州刺史楊汝礪在鵝湖寺西立祠以紀念四賢,為書院前身。淳祐十年(1250)江東提刑蔡抗視察信州,專訪“鵝湖之會”舊址,深為嘆服,於是奏請朝廷賜額為“文宗書院”。
元代皇慶二年(1313年)增建“會元堂”。
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後,稱“鵝湖書院”。
清熙五十六年(1717),書院“辟舊址恢擴之”。康熙帝親書“窮理居敬”匾額與“章岩月朗中天鏡,石井波分太極泉”楹聯。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為現在建築格局:院牆前臨照牆,牆內左義門、右義門。建築共六進:一、頭門;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欄石拱橋,泮池兩各有一碑亭;四、儀門,三楹,兩翼有廡廓;五、會元堂,五楹;六、御書樓。東西兩廓各有讀書號房20幢。書院東、西碑亭內和儀門兩邊走廊上,保存著十幾塊明、清兩代碑刻,其中有江西巡撫白潢撰文《頒賜鵝湖書院御書記》一碑,詳細記載了康熙皇帝御書和懸掛儀典盛況。
淳熙十五年(1188),辛棄疾與陳亮鵝湖同憩,瓢泉共酌,長歌相答,極論世事,成為流傳青史的又一次鵝湖之會。從此鵝湖名播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