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崇實二小
原校址在鼓樓西大街基督教會,這個教會建於一九OO年以前(年代不詳)庚子年被毀,以後重建。直至文革後期,由工藝美術廠占用,將會所拆掉改為幼稚園。據邵牧師講,自有教會之時,就附設有學校。因此,可以說這所教會辦的學校,在一九OO年以前就已經有了。至今至少有100年以上的歷史了。不過當時還不是正規的完全國小。一九三一年定名為"崇實、崇慈合組國小"才逐漸正規化。一九三八年改為崇實第二國小,在日偽統治時期,改為市立鴉兒胡同國小。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又為教會收回恢復崇實第二國小名稱。當時是有六個班的完全國小,並附設幼稚園。一九五二年西四區教育局接管,改為市立鴉兒胡同國小,派李益勇為校長,並定本址為本校直到現在。地址為鴉兒胡同25號。
廣化國小
創辦於一九四七年,當時廣化主持玉山和尚倡議,組織廣化國小董事會,在廣化寺廟內成立了廣化國小,校長為修明和尚(法國留學生,文學專業,因故出家當了和尚。解放後曾一度出任大學教授,後因病仍在廣化寺當和尚),首先辦的是兩個初級班(免交學費,並供給書本文具等),後逐漸健全為六年制的完全國小。一九五二年被接管,改為鴉兒胡同國小分校。一九五七年為了保護古代建築,學校遷至廣化寺後院的彌沱庵院內(鼓樓西大街63號)直至今日。院內有歷經四百多年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銅像一尊,1989年校舍改造時大佛被請到頤和園萬壽山上。
私立競業國小
於一九四七年四月開始籌備,九月開學。校址設在後海北沿23號院內。一九五O年原址出售,遷至龍華寺內,校長金友之即愛新覺羅·溥任。開始為複式班,以後逐漸成為六個班的完全國小。一九五六年政府接管,學生併入鴉兒胡同國小。原址由崇實二小附設的幼稚園遷入、擴大、獨立改為後來的後海幼稚園,即現在的北海幼稚園分址。接管後的鴉兒胡同國小,教師們的地位、生活、待遇均有了變化,政治覺悟不斷提高,他們不計時間、待遇,積極努力、成績斐然。每年各科(語算自然)統考,均居全區前列,區教育局把鴉兒國小列為" 一線"學校(當時一共才有八所)。北京市教育局也派人來校蹲點,中央教育部、蘇聯專家經常來校視察、聽課。學校各項活動也開展得較好,學校還保留文藝傳統節目如"賽跑舞"等屆屆相傳。
一九七九年恢復統考後,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學生統考成績在區里名列前茅,學校在西城區占有一席之地。一九八三年團區委在我校召開少先隊工作現場會,推廣《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和《祝你健康》兩個主題隊會,傳播獨生子女教育經驗。70年代連續開展科技活動,學校航模隊多次參加全國,全軍及市區表演,獲得很好的社會影響。80年代的"小論文、小發明、小製作" 三小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一批又一批學生被保送到市區重點學校。一九八九年西城區教育局在我校召開科技現場會,並被表彰為"全面育人、辦有特色"的學校,鴉兒國小享有很好的社會聲譽。
近十年來,隨著老教師陸續退休,學校現有離退休老同志49人,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為學校發展作出的貢獻。退休教師陶璞生,在自然教學和科技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多次評為市區先進工作者,第一批評為中學高級教師。多才多藝的寧緒庚老師在編寫手工教材?;三小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學校科技活動的開展,多次獲得市、區先進個人和三八紅旗手,第一批評為中學高級教師。潘玉琴、唐桂蘭老師先後當選北京市優秀中隊輔導員,李菁、李俊茹老師先後當選北京市紫金杯優秀班主任,王敏慧、李樹芳老師先後當選西城區"我心中的好老師"。
80年代以來,校舍已全部翻修一新,90年代安裝了暖氣。設有專用自然、音樂、美術、形體、語音、計算機房等專用教室。有實物投影、閉路電視、小電視台、多功能電教設備等,為開展現代化教育提供很好的物質基礎。目前鴉兒國小有13個教學班,學生400人,在冊教職工41名。有黨支部一個,支委會3人,有黨員12名(離休2名),在職10名。團支部一個,5名團員。我校是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各項工作穩步向前發展。
近十年來,老教師陸續退休,青年教師成為教育教學主體,他們刻苦學習,均達到大專、大本以上學歷。他們分布在各個學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鍛鍊,健康成長,有的成為區教研員,有的是西城區學科帶頭人。學校建立了青年教師《海燕杯》教學比賽制度,搭建了青年教師成長的舞台,一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成為西城區和學校的教學骨幹力量。學校重視教育科研,以科研促教改,不斷積累教改經驗。我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發展》(EPD)項目實驗學校,以環境教育為重點,通過課堂滲透,培養人的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師生進一步懂得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明確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在" 九五"活動課程和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國家部委級)重點課題研究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課堂模式改革,獲得北京市優秀實驗學校。在實施北京市教委"九五"重點課題過程中,我校作為"西城區中國小德育目標和內容整體規劃研究與實踐"的實驗校,全程參加了實驗與研究的過程,通過豐富多彩的德育方式,將德育內容和目標落實在學校日常工作中,提高了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和主動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互動的交流,在開放式的家長會上,三方互動,融洽了家校教育,密切了學校和家庭的關係。通過心理團體輔導,使學生體驗、感受,發現自己的長處,增強學習的信心,此活動在北京市中國小心理團體輔導展示會上交流。藉助團體心理團體輔導這個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獨生子女和城市拆遷建設的現實,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為提高課堂效益,我們開展了運用《小班化教學促進學生差異發展》的研究,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特別是有差異學生變化,在小班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近年來,學校先後召開教學研討會、德育研討會和科研交流會,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差異和發展,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