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全身鮮綠或黃綠色。雄蟲翅短,具發音器;雌蟲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馬刀形產卵管,長約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節基部具聽器,3對足的腿節下緣具黑色短刺並呈鋸齒狀。後足發達,善跳躍,腿節上常有褐色縱走暈紋。以卵在土中過冬,成蟲或若蟲戲喜棲息於穀物田間或灌木叢中。
別名叫蟈蟈。頭大、顏面近平直;觸角褐色,絲狀,長度超過身體;複眼橢圓形。前胸背板發達,蓋住中、後胸、呈盾形。前翅各脈褐色。雄蟲體長35-40毫米,雌體長40-50毫米。
全身鮮綠或黃綠色。雄蟲翅短,具發音器;雌蟲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馬刀形產卵管,長約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節基部具聽器,3對足的腿節下緣具黑色短刺並呈鋸齒狀。後足發達,善跳躍,腿節上常有褐色縱走暈紋。以卵在土中過冬,成蟲或若蟲戲喜棲息於穀物田間或灌木叢中。
鼓翅鳴螽喜棲息於植物茂密枝葉叢和草叢中。喜歡在高長的草莖上爬動著鳴叫,也在矮矮的罐木叢中生長發育,不愛爬上高大的樹木。
前言部份 主要內容體形很像小蟈蟈,但比蟈蟈身材瘦,而前翅與後翅長得多,又有些像蝗蟲螞蚱。 前翅發達,其頂端明顯超過後足脛節的端部,後翅幾乎與前翅等長。 吱啦子生於北方乾旱...
成蟲出現於夏季,早於其他直翅目昆蟲,6月初就可見到成蟲;於7-9月發生最多,10月也可見到。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夜晚常在芒草叢間活動,雌蟲會產卵於芒草葉主脈內。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交配過程 產卵 孵化螽是一個漢字,讀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種昆蟲,身體綠色或褐色,善跳躍,對農作物有害,引申義是蝗類的總名。該文字在《詩經》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字的出處 古籍解釋翅基部顯寬於翅端部。 前緣脈短,終止於翅前緣四分之一處。 亞前緣脈具一系列分支,所有分支均終止於翅前緣。
名稱 產地 時代及層位 基本特徵蟲名。古又稱負蠜、草蟲、常羊。雄者鳴如織機聲,俗稱蟈蟈、織布娘。
簡介 外形突灶螽(Diestrammena japonica)又稱灶馬,川東民間和福建龍巖客家一帶叫灶雞子。屬於直翅目穴螽科。此昆蟲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常出沒於灶...
外觀特徵 生態習性 繁殖方式 藥用價值頭頂側扁,狹於觸角第1節,背面具縱溝。 頭部背面褐色,具5條黃色縱線。 後足股節基半部之上半部黃色,其餘部分黑色。
形態描述 地理分布體雜色具黑色和黃褐色。 頭部背面黑色,具5條黃褐色縱線。 前翅褐色,前緣脈域黃色。
形態描述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