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推廣歷史
據傳,明末清初,菸草傳入風陽,當時為曬煙,到1885年,開始熏煙,即烤菸。風陽烤菸屬濃香型,顏色金黃,醇化性好,久儲不退色,味醇和,燃燒性能好,1953年,鳳陽烤菸先後出口蘇聯、日本、捷克等十多個國家。
烤菸原產於美國,舊稱熏菸葉、美煙或佛幾尼亞煙。英美煙公司為謀求廉價的原料,從1904年開始,派出技術人員到中國各地開始長達10年的調查。1913年至1914年間,英美煙公司先後在山東濰坊、河南許昌、安徽鳳陽等地試種烤菸並獲得成功。同時,日本移民在台灣花蓮試種烤菸也獲成功。
1979年鳳陽烤菸評為全省首位。鳳陽菸葉主要產於西部劉府、武店區。早在1915年,英美菸草公司在這裡試美種菸草,1917年又在門台子建烤菸廠,他們從中獲得大量經濟收益。解放後,烤菸生產最好年份是1965年,生產面積18萬畝,總產煙28萬擔。
安徽是我國烤菸生產開發較早的省份,與河南、山東並稱“三大煙區”,曾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安徽省志——菸草志》記載:自1913年在鳳陽試種到全省大面積推廣種植,安徽烤菸生產至今已有86年的歷史。解放後,安徽烤菸生產迅速發展,最高年份的1982年種植面積達92.5萬畝,總產量220.20萬擔。以“鳳陽烤菸”為代表的安徽烤菸,曾以“香氣濃郁,吃味醇和”享譽國內。
鳳陽烤菸是“濃香型”烤菸
為了適應捲菸工業產品配方改革的需要,為了進一步提高鳳陽烤菸生產整體水平和菸葉質量,有必要重新對鳳陽烤菸風格和質量問題再認識,為安徽菸葉風格多元化發展理清思路。
當前確定烤菸風格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烤菸使用價值分類,把烤菸分為“填充型”和“主料型”;還有一種方法是根據香氣質分類把烤菸分為“濃香型”和“清香型”。安徽菸葉屬於那一類型,這個問題很敏感,省內專家尚無一致的結論。據菸草界權威,國內著名學者陳瑞泰先生編著的《中國菸草栽培學》記載:黃淮煙區的烤菸為“濃香型”。安徽省老煙區屬於黃淮煙區,因此根據推理鳳陽烤菸(老煙區)當屬“濃香型”風格。據鄭州菸草工業研究所1951年化驗結果:鳳陽產中部菸葉總含糖量20.02%,還原糖含量16.98%,菸鹼含量1.45%,糖鹼比11∶1,總氮含量1.56%,專家認為:以鳳陽烤菸為代表的安徽菸葉,具有煙色金黃,濃香醇和,醇化潛力好,菸鹼糖價含量適中,內在化學成分協調等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局(公司)對烤菸生產布局作出戰略性調整。在鞏固提高老煙區的同時,逐步開發了皖南、皖西新煙區,新煙區地處丘陵山地,土壤微酸性,氣候為亞熱帶區,適宜烤菸生產,所產菸葉質量較好。由於皖南、皖西煙區生態環境近似西南煙區,所產烤菸風格質量與西南煙區“清香型”烤菸接近。
鳳陽烤菸綜合質量高
在安徽省政府和省局(公司)的重視下,皖南、皖西的烤菸生產已有一定的規模。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兩個區域的烤菸內在質量及其在捲菸配方中的地位和發展前景,省科委於1992年在合肥市主持召開了皖南、皖西烤菸質量鑑定會。這次鑑定會具有相當高的權威性和代表性。邀請省內外科研、高等院校、捲菸廠、菸草生產單位和省菸草公司質量監督部門的學者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該鑑定委員會由主任委員於華堂(原鄭州菸草研究院院長、高級工程師),副主任委員譚經勛(原青州菸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副主任委員方宇澄(原合肥經濟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等14名專家組成。該鑑定委員會對皖南、皖西烤菸鑑定意見是:“根據青州菸草研究所的化驗分析結果,皖南、皖西七縣一市32個烤菸樣本的平均菸鹼含量為2.03%,鉀氮比12∶18,糖鹼比8∶34,內在成分協調”。經鑑定委員會評吸小組鑑定:“皖南、皖西地區菸葉香氣質好,香氣量較足,煙味較濃,勁頭適中,無地方性雜氣,內在質量好。”鑑定委員會評吸小組對中黃二級和上黃一級兩個等級菸葉卷制的單料樣煙進行了認真評吸鑑定,樣煙中以雲南、湖南同等級別的商品菸葉作對照。評吸結果表明:中黃二級煙中以綜合質量及香氣質與香氣量來看,較優於雲南、湖南菸葉。委員們認為:皖南、皖西烤菸的突出特點是香氣量和香氣質較佳,香氣風格接近對照,安徽菸葉過去所具有的地方性雜質氣消除,從而提高安徽菸葉使用價值,拓寬了使用範圍,彌補了安徽優質菸葉的不足。適應了目前捲菸工業產品配方改革的需要。
綜上所述,關於鳳陽烤菸風格和質量問題有了一個基本概念。可以認定安徽老煙區烤菸屬於“濃香型”,皖南、皖西新烤區烤菸接近“清香型”,突出特點是香氣量和香氣質較佳。
決定烤菸風格和質量的基本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品種,二是適宜的生態環境,三是烤菸栽培技術和烘烤技術。因此,我們在良種化的基礎上進一步選育和推廣新品種,實現良種多元化,在區域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布局,在規範化的基礎上改進栽培和烘烤技術。真正把以上三個方面的基礎工作搞好了,安徽菸葉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