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鳳泉薄荷莖桿粗壯、枝葉繁茂、葉色豆綠、葉片肥厚、香味濃郁。
內在品質
鳳泉薄荷以其優良的品質而著名,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良好的藥用保健效果,在當地老百姓素有“消炎止痛一飲停”的美譽,被譽為‘仙草’。據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等單位對鳳泉薄荷的檢測結果顯示:鳳泉薄荷含維生素C53—55毫克/100克、鉀3.4—3.7克/千克、鐵21—23毫克/千克、粗纖維0.7—0.9%。
分類等級
鳳泉薄荷一般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3個等級:
一級葉片長9—10厘米、寬6厘米,葉片完好無破損,顏色形態自然。
二級葉片長7—8厘米、寬5厘米,葉片完好無破損,顏色形態自然。
三級葉片長5—6厘米、寬4厘米,葉片完好無破損,顏色形態自然。
藥用價值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認為:“薄荷味辛、性涼,無毒。” 薄荷辛涼,發汗解熱,以葉煮茶,可治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炎、牙床腫痛等症。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鳳泉區位於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的接合部,是太行低山丘陵區向平原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至東南傾斜,海拔高度在68.9—292.7米之間,最高為鳳凰山主峰,海拔292.7米,最低楊九屯村東南,海拔68.9米。具有低山、丘陵、平原地貌,北部為低山丘陵,中部為沖洪積形成的洪積坡傾斜平原,南部是泄洪區匯集窪地,汛期為滯洪區,地勢低且平坦,略向東南傾斜。全區耕地面積為11.1萬畝,農業生產條件優越,適宜農林牧漁各業發展,是新鄉市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基地。區域內土壤類型為潮土和褐土,衛河兩岸屬潮土類,北部丘陵屬褐土類,泄洪區屬潮土向褐土過渡的濕潮土。土質多為黃土、山區立黃土和耕種土性土,土層厚,質地偏粘,PH值在7左右,呈中性,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好。區域內無污染源,病蟲害少,非常適宜薄荷生長。
水文情況
鳳泉區屬海河流域,水源來自地下水、衛河、共產主義渠、地表徑流等。過境的河流主要為衛河和共產主義渠,全長1.5千米。鳳泉區地下水資源豐富,據《新鄉市水資源分布圖》及有關資料顯示,鳳泉區地下水資源有四個含水層、三大富水區,年可采儲量為8624噸,地下水礦化度小於0.7克/升,是理想的生產、生活水源。20世紀60年代,鳳泉區建設了愚公泉和玫瑰泉。南水北調工程過境7.5千米。薄荷產區無污染企業,農田經多次黃淮海(項目)開發,現已達到田成方、路成網、溝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
氣候情況
鳳泉區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乾燥,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氣象資料表明,年平均氣溫14.0℃,最冷一月,平均溫度-0.5℃;最熱七月,平均氣溫27.0℃,年均降水量617.8毫米,多集中在7月—9月,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無霜期211.7天,日照2382小時,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
歷史淵源
鳳泉薄荷栽培歷史悠久,相傳南宋時期,岳家軍抗金北上,兵至新鄉,時值酷暑,烈日難當,眾官兵口乾舌燥,萎靡不振。岳飛大憂,如此疲軍,何以抗金!正焦慮時,一老叟率眾百姓擔茶慰軍。此茶望之醒目,聞之清神,飲之沁人心脾,毒暑全消。岳飛大喜,問老者:此為何茶?老者答:取城北鳳泉之水,焙泉邊薄荷為茶,此茶名為鳳泉綠。岳飛大笑:有此神物助我,何愁金兵不破?隨即揮軍北上,盡破金兵。鳳泉綠由此名聲大振,成為茗中佳品。
明正德元年(1506 年)知縣儲珊、儒學訓導李錦編纂《正德新鄉縣誌》(鳳泉區當時屬新鄉縣管轄),為新鄉縣現存的第一部縣誌,該志第十八頁記載“藥類:薄荷、瓜蔞、茯芩、栗谷、枸杞子、透骨草、半夏、車前子……”。
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 年)知縣趙開元修、暢俊纂《新鄉縣誌》(鳳泉區當時屬新鄉縣管轄)第十八卷第659 頁記載:“為香附、為兔絲、為蛤粉、為艾、為薄荷、為瓜蔞……”。
生產情況
2011年,鳳泉薄荷適宜種植總面積2023公頃,年總產量達1.5萬噸。
產品榮譽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鳳泉薄荷”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鳳泉薄荷地域保護範圍包括鳳泉區潞王墳鄉、耿黃鄉2個鄉,涉及前郭柳村、後郭柳村、王門村、西同古村、東同古村、老道井村、墳上村、金燈寺村、五陵村、李士屯村、楊九屯村、東張門村、西張門村、南張門村、東魯堡村、西魯堡村、南魯堡村共17個行政村,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北緯35°21′00″至35°26′00″,東經113°51′00″至113°57′00″,東北與衛輝市搭界,南同牧野區接壤,西連新鄉縣,西北與輝縣市毗鄰,沿京廣鐵路兩側,東西總長11千米,南北總長10千米。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要求:薄荷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除過酸或過鹼的土壤以外,一般都能種植,但是砂土、黏土、光照不足、易旱易漬的土地不宜栽種。選擇遠離污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生產區域,產地環境條件符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標準,以沙質壤土、壤土和含腐植質多的土壤最好,尤其是地勢平坦、陽光充足、質地疏鬆、便於排灌的土壤更有利於其生長。薄荷雖然一種可多年收穫,但最忌連作,薄荷喜輪作,種薄荷的地要年年輪換,每年最好重新選地,否則生長1年後,地下根莖完全密布,老根過多,產量不高,在不得已時也只能留用1年,而且第二年中耕時要在行間深鋤1遍,鋤掉部分老根,以免苗過密,不利於高產。一般連續種植兩年後,需間隔3年才能再種。生產中不準使用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經發酵腐熟、未達到無害化指標的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料,防止污染產地環境。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鳳泉薄荷的主栽品種為“鳳泉綠1號”,植株高約60—90厘米左右,具水平匍匐根狀莖,莖直立,銳四棱形,多分枝地上莖為青色,地下莖為白色。葉對生,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圓形,呈綠色,長5厘米—10厘米,寬4厘米—6厘米,葉面有核桃紋,葉緣有鋸齒,花穗呈白色,清淡的香味。具有抗旱、抗澇、抗風、抗病能力,適應性強,產量高。
(3)生產過程管理:鳳泉薄荷生產過程包括整地、繁殖、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產品收穫等步驟。具體如下:
①整地
整地要深耕、耙平、作畦。耕翻時要求每畝施入有機肥2500—3000千克、磷肥50千克作基肥,最好基肥中施入豆餅50千克。耙細,淺鋤一遍,把肥料翻入土中,碎土。然後耙平,一般應作成1.5—2米寬的畦,同時開好排灌水溝,為了便於排灌。
②繁殖
薄荷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根莖繁殖,分株繁殖。種芽不足時可用扦插繁殖和種子繁殖,但二者育種時採用,生產上不採用。
種子繁殖:春天3—4月把種子和少量乾土或草木灰拌和,播種畦上,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2厘米厚,播後澆水,蓋稻草保墒,2—3周即出苗,到苗高14厘米左右時移栽大田。種子繁殖生長慢,易使植株發生變異,降低產量和品質。該法除用來進行育種以外,生產上不宜採用。
扦插繁殖:6月份左右,把地上莖或主莖基部切成10厘米長的插條,先在苗床上扦插育苗,成活後移栽。該法產量無根莖繁殖產量高,生產上不採用。
根莖繁殖:栽植時間10月下旬(立冬至小雪)。第二年3月—4月份,秋季栽比較好,生根快,發棵早。根莖隨挖隨栽,免去風吹日曬,防止根乾縮、變黑,降低成活率。選白色粗壯、節短的新根莖留作種用,撿去老根和黑根,按行距24厘米在畦面開小溝深6—10厘米,一人開溝,一人放根,可整條放入溝內或者截成6—10厘米小段放入,株距15—20厘米,施稀薄人糞尿,一人覆土同時操作,避免根莖風乾、曬乾。每畝需根莖100—150千克。
分株繁殖:也叫移苗繁殖法。選擇植株生長旺盛的,品種純正、無病蟲害的田地留作種用。秋季地上莖收後立刻中耕除草追肥,翌年4—5月(清明至穀雨),苗高6厘米—15厘米時,將老薄荷地里的苗連土挖出根莖,移栽,按行距21厘米,株距15厘米,挖6—10厘米深一穴栽2株,覆土壓緊,施稀薄人糞尿封根,再淺覆土形成隔牆層。此法無根莖繁殖產量高,但此法可延至春後,土地冬天還可以種其他作物。
③田間管理
間苗補苗為了獲得高產,田間留苗必須保持一定的密度。密度過大,分枝下部葉片易脫落;密度過小,基本苗不足,產量受到限制。因此一定要做好勻密補稀工作,一般頭茬每畝留苗2.5萬株,株距10—13厘米;頭茬割後二茬留苗5萬株。勻密補稀,應做到四要:一要適時:頭茬苗高12—15厘米進行,這時植株形態優劣容易區分;地下根莖還未長出,容易挖淨;苗較小,移栽成活率高,二要看天:陰天泥濕,除雜可以連根挖淨。三要仔細:要從植株形態、色澤、氣味等方面認真鑑別。四要反覆:經常檢查,見雜就拔,除盡為止。
中耕除草苗期氣溫較低,有利於雜草生長,應抓住晴天,在封行前淺中耕除草2次—3次。因薄荷根莖入土淺,近根部宜淺鋤,行間可略深些,不能鋤傷地下根莖。通過中耕除草,減少土壤水分、養分消耗,提高土溫,改善通氣狀況,促進薄荷生長。在收穫前要再拔1次草。頭茬薄荷收穫後,要用鋤頭在畦面淺鋤1遍,把殘留的莖茬及雜草鋤光,並將畦溝理深理通,把溝泥蓋在畦面上,以利於二茬薄荷出苗生長。
施肥提苗肥:薄荷緩苗後開始莖葉生長時,每畝用腐熟細碎的有機肥500千克,或三元複合肥10千克開穴施入,使幼苗有足夠養料供應,健壯生長。分枝肥:立夏前後,氣溫上升,生長速度加快,光合作用旺盛,葉片增多,開始分枝,苗高12厘米—15厘米時,應重施一次分枝肥,並要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一般畝用優質複合肥25千克,雨前行間開穴或開溝施入。化肥一定要露水乾後或雨前葉片上無水時施用,以防肥料沾到葉片上,灼傷葉片,同時注意不能單純重施氮素化肥,以防莖葉徒長,造成後期倒伏,影響產量。保葉肥:6月初葉片逐漸開始成熟要看長勢長相,適量補施一次保葉肥。長勢好的不必補施,長勢差的適量補施,也可以採取根外噴肥的辦法補施。速效肥宜在收穫前25—30天施,長效肥在收穫前40—45天施。過早補施後期容易早衰,過遲補施易貪青遲熟,影響產量和質量。
水份管理薄荷根莖和鬚根入土淺,既不能耐漬,也不耐旱。薄荷地排水不良,往往出苗不齊,封行後到收穫前,如遇連續陰雨,極易染病和脫葉,必須認真搞好開溝排水,做到雨過地乾,溝內無積水。莖葉生長期需要充足水分,如遇天旱,土壤乾燥,必須跑馬水。若灌水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爛根死苗。7—8月的高溫乾旱,會使二茬薄荷出苗推遲,生長緩慢,及時澆水是奪取二茬高產的關鍵。在伏天中午,氣溫太高,灌水宜在早、晚進行,做到速灌、速排為宜。收割前20—30天,應停止灌水,使土壤適當乾燥,有利於營養成分的積累,並可防止植株返青,成熟延遲。
摘心植株長得很疏,密度不大,在5月份中午晴天摘去頂心,從頂上二層幼葉摘去,並追施1次速效化肥或人畜糞尿,促進長新芽。密度大的地塊禁止摘心。
④病蟲害防治:薄荷常見病蟲害有鏽病、斑枯病、小地老虎、銀紋夜蛾、斜紋夜蛾。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預防為主,即採用農業防治,如選用抗病耐病品種,特別是實行合理輪作換茬等措施。防治病蟲害要注意早發現,早防治,把病蟲害消滅在點片發生階段。鏽病防治注意搞好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用1:1:200波爾多液噴霧,收穫前7天應停止噴藥。斑枯病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者1:1:200波爾多液噴霧。收穫前20天應停止噴藥。小地老虎可早上人工捕捉,用90%晶體敵百蟲1千克,拌和鍘碎的幼苗、多汁鮮嫩葉50千克,或拌和炒香的菜子餅、棉子餅50千克,做成誘餌,每畝大田用2千克—3千克,傍晚撒在田間誘殺。銀紋夜蛾和斜紋夜蛾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要求:選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採收。用鐮刀齊地割下莖葉,立刻集中攤涼3—5小時,無陰乾條件也可暴曬。每隔2—3小時翻動一次,曬2天后,紮成小束,扎時束內各株滿葉部位對齊。紮好後用鍘刀在葉下3厘米處切斷,切去下端無葉的梗子,擺成扇形,繼續曬乾。忌雨淋和夜露,晚上和夜間移到室內攤開,防止變質。數量少,曬7—8成乾,捆成小把,懸掛陰乾。薄荷捆外加包裝貯運,放陰涼乾燥處,防受潮發霉。
(5)生產記錄要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專人做好以下記錄:生產地點、農產品名稱,土壤耕作,施肥名稱、方式、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方式、時間、施用藥量,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
專用標誌使用
鳳泉薄荷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薄荷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鳳泉薄荷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鳳泉薄荷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鳳泉薄荷”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