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鳳城街道位於長壽區南部,南靠長江。是長壽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72.7平方千米,人口16.3萬人。轄桃花、騎鞍、向陽路、鳳嶺路、望江路、三峽路、輕化路、濱江路、東街、梅村10個社區,復元、永豐、長風、走馬、東新、紅花、陽鶴、松柏、黃金、三洞、陵園、過灘、古佛、白廟14個行政村,151個居民小組、234個村民小組。渝宜、長涪高速公路,319國道與縣道公路過境。
代碼
500115001:~001桃花社區 ~002騎鞍社區 ~003向陽路社區 ~004鳳嶺路社區 ~005望江路社區 ~006三峽路社區 ~007輕化路社區 ~008濱江路社區 ~009東街社區 ~010梅村社區 ~200復元村 ~201永豐村 ~202長風村 ~203走馬村 ~204東新村 ~205紅花村 ~206陽鶴村 ~207松柏村 ~208黃金村 ~209三洞村 ~210陵園村 ~211過灘村 ~212古佛村 ~213白廟村
沿革
1911年建城廂鄉,1956年建城關鎮,1960年改公社,1963年復置城關鎮,1994年更名鳳城鎮。1997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13.2萬,轄關口、三洞、林莊、騎鞍、陵園、古佛、富裕、白廟、龍潭、過灘、三坪、小菩提、松柏、黃金、徐家坪、柯家坪、陽鶴、馬道、紅花、春光、東新、火花、兩路、白塔、鐵廠、團堡、下 、永豐、黃山、長風、渡槽、走馬、復元33個行政村和鳳嶺街、沙井、吉慶街、新署街、向陽街、火神街、三洞橋、西岩觀、和平街、魚市街、文化街、西街、下東街、上東街、定慧寺、白虎頭16個居委會。
2003年撤銷鳳城鎮,設立鳳城街道,面積72.60平方千米,人口148040人,辦事處駐黃桷堡3號。
街道簡介
全街道幅員面積7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9.35公頃,森林覆蓋率24%。街道經濟發展以第三產業為主,休閒觀光產業發展漸成規模,轄區煤礦、木材等資源貯量豐富。依山臨江,有白塔、張飛廟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豐富。
鳳城街道緊緊圍繞全區“三地一中心”目標和“三大定位”發展戰略,結合“五型長壽”建設,堅持“服務、維穩、加強自身建設”的工作思路,以“三創”工作和新農村建設為重點,關注民生、保證穩定、統籌城鄉,穩步推進“繁榮、文明、平安、和諧”新鳳城打造。
區域位置
鳳城街道位於長江北岸,地處重慶市東部。幅圓面積72.7平方公里, 耕地22935畝,其中:田11580畝,土11355畝。鳳城街道轄騎鞍、向陽路、鳳嶺路、望江路、三峽路、輕化路、濱江路、東街、梅村、順風亭、黃桷灣、鳳西、鳳家13個社區和復元、永豐、長風、走馬、三洞、陵園、過灘、古佛、白廟9個村,總人口16.3萬人,是長壽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交通優勢
街道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快捷方便。順江而下入滬,溯江而上達渝;渝宜、長涪高速路交匯於街道桃花新城,是重慶通達涪陵、墊江、萬洲等區、縣的必經之路,是渝東的門戶和交通樞紐。優越的交通條件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是鳳城街道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的加速器。
經濟發展
鳳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圍繞“繁榮、文明、平安、和諧”新鳳城打造,以“文明城區創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中心,牢牢搶抓機遇,奮力攻堅克難,統籌城鄉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截至2007年底,街道轄區內有市屬大中型工業企業8家,非公有制民營企業110餘家,個體工商戶5360餘戶。200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7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 31.8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2.2億元,街道辦事處完成稅收收入16927萬元,完成本級一般預算收入349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75元。
鳳城街道先後被國務院經濟普查小組評為“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被重慶市委、市政府評為 “發展鄉鎮企業明星鄉鎮”、“五好”街道黨工委;被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文明單位”;被長壽區委、區政府評為“五好”街道黨工委、街鎮經濟實綜合考核“三強”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文明城區先進集體等。
內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
經濟發展辦公室
社會事務辦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
三峽移民辦
財政所
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現任領導
黨工委書記:楊華林
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王國清
人大工委主任:尹樹全
副主任:車曉琴
副主任:黃長豐
宣傳委員:鄒德秀
統戰委員:高能會
武裝部長:包安勤
組織委員:王影
副主任:劉明
紀工委副書記:曾德川
紀工委副書記:孔建國
主任助理:吳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