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邯鄲市成安縣鳳凰台]

鳳凰台[邯鄲市成安縣鳳凰台]

邯鄲市成安縣城北3華里,曲村村南有一古蹟鳳凰台,傳說曾有鳳凰集結於此,故名。鳳凰台因年代久遠,始建於何時暫無考證。

成安縣城北、曲村村南有鳳凰台,傳說曾有鳳凰集其上,故名。鳳凰台始修於何時?已不可考。有一則民間傳說故事,說是在戰國的時候,曲村有姓和的父子倆,以種地為生,兼習篆刻。一天,他們去村南刨地,忽見地頭的大桑樹上落著一隻羽毛華麗的大鳥。那大鳥見有人來,嗚叫了兩聲,展翅騰空飛走。和老漢十分驚奇,說:“常聽老人講,有一種神鳥叫鳳凰,這隻大鳥如此奇異,肯定就是鳳凰!常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地下難道有寶物不成?”父子倆一合計,便在樹下刨了起來。挖了足有1丈多深的時候,果然挖出一塊晶瑩的白玉。他們十分喜愛,在上面刻上“和氏壁”三個字,塗上印色,竟能拓印千張紙帛,真是一塊奇玉。後來,和氏父子將此玉璧進獻給趙王,趙王奉為至寶,厚賞和家,又在和氏璧出土之處大興土木,建造了鳳凰台。台上植奇花異草,前栽兩株柏樹,後栽兩株梧桐樹。後梧桐樹死去,兩株柏樹卻一直活到如今。趙王有了和氏璧,秦國的國王也想得到它,這才引出了“完璧歸趙”的故事。 以上傳說故事很是完美,解釋了鳳凰台修建的時間、因由。但關於和氏璧的來歷,早在戰國時的《韓非子?和氏》和漢劉向的《新序?雜事》中已有記載,說是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發現了一塊玉璞,他先後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但他們不識寶玉,以為是普通的石頭,誣卞和欺詐,先後將他的左腿和右腿砍掉。後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玉璞哭於荊山之下,楚文王使人剖玉璞進行加工,果然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遂命為“和氏璧”。這塊和氏璧後來為趙王所得,遂引出“完璧歸趙”的故事。 這樣看來,韓非子和劉向早已記述了和氏璧的來源:楚國卞和。不過,他們的記述也是根據的傳說。凡傳說常有多種版本,曲村的和氏璧傳說可看作是另一種版本。此外,“和’’姓乃百家姓中稀有之姓,今曲村已無和姓,但臨近的河疃卻有和姓,不知是否與曲村有關係? 鳳凰台始建年代雖無確切記載,但台上兩株古柏,今大者直徑已達1.7米,次者也有1.2米,沒有千年以上時間,何能至此? 鳳凰台上後來建了一座道觀。據傳,有一雲遊道人路過此處,見這裡松柏蔽日,仙氣繚繞,連聲贊日:好風水!好風水!遂建道觀住了下來,取名日“仙鳴觀”。道人在這裡修煉養性,信徒們也不斷來此燒香朝拜。 歲月悠悠,不知過了多少時日。到唐開元七年(719年),又--有一位雲遊道人來到了這裡。只見他一襲長袍飄逸,五縷美髯拂胸,身背一把青蛇靈劍,一派仙風道骨。觀主邀這位道人留宿,並煮茶款待。道人對鳳凰台上雲蒸霞蔚之景象甚是滿意,於是慨然應允,與觀主一起品茶論道,直至夜深。憩息一宿,第:X清晨,過路道人題《西江月》詞一首於壁後,然後飄然離去。詞日: 月落烏啼人靜,風吹滿面松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蕩滌胸中瀟灑。 世事不堪回首,夢魂猶繞天涯,鳳凰台畔即吾家,管甚明朝今夜? 詞末尾落款:“口 口”。眾人猜測,這“口 口”不就是個“呂”字嗎?姓呂,又背青蛇靈劍,一副仙風道骨,那么瀟灑,那么飄逸,那不就是呂仙呂洞賓嘛!故自此父老相傳:呂洞賓西適邯鄲道,曾夜宿鳳凰台。,, 以上傳說故事,在明、清《成安縣誌》中均有記載。明劉永脈黎號台記》也日:“成安縣城北五里許有鳳凰台,父老相傳,盾芍兀七年純陽呂仙師西適邯鄲,曾憩息於此,自題《西江月》詞一首而去。” “仙人”呂洞賓夜宿鳳凰台,自然是虛幻之事。但歷史上卻實有呂洞賓其人,民國版《中國人名大辭典》日:“呂洞賓,唐京兆(今西安)人。名岩,字洞賓。喜戴華陽巾,衣黃白襉衫,系大皂絛,狀類張子房。鹹通(860?873年)中及(進士)第,兩調(任)縣令。值黃巢亂,移家終南得道,莫測所往。唐詩鼓吹中有呂洞賓詩一首。別號純陽子,亦稱回道人,即俗傳八仙之一。又稱為呂祖。《宋史》又稱呂洞賓為關西逸人(隱居之士),有劍術,百餘歲有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括弧中為筆者注。)另有資料說,呂洞賓生於唐貞元十四年(798年),會昌(841?846年)中兩舉進士不第,遂浪跡江湖,64歲時游長安遇鍾離權授以仙訣,隱居終南山修道。 以上資料記載,雖有出入,或說他曾及進士第,或說他兩舉進士不第,或說他兩任縣令,或說他是隱居之士,但總而言之是實有其人,並非完全杜撰。那么是否真實的呂洞賓曾來過鳳凰台呢?按上引資料,說他“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若果是如此,雲遊到鳳凰台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他不可能在唐開元七年(719年)來,因為那個時候他尚未出生呢。說呂仙師唐開元七年過鳳凰台,還說他西去邯鄲道,乃是後人附會“黃梁夢道觀呂翁點化盧生”的故事了。 “世事不堪回首,夢魂猶繞天涯。”這位在鳳凰台題詩詞的“口口”,真的是呂洞賓嗎?如果是他,從詞中對世事的嘆息,看來應是那個兩舉進士不第、落魄的呂洞賓了。 由凡人到神仙,呂洞賓的形象有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呂洞賓的傳說最早見於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但只是說他“修道於終南山,不知所終。”直到元朝之時,在一些雜劇中,呂洞賓才成了神仙,並成了八仙之一。道家正陽派尊呂洞賓為“純陽祖師”,故俗稱呂祖。 明嘉靖丁酉科(1537年)成安貢士賈恭作《登鳳凰台次呂公西江月》詞日:“收拾芒鞋竹杖,相邀月友詩人,鳳凰台上倒芳樽,醉與樵夫共吟。 煮酒旋燃爐火,烹茶常取天津,呂公原是洞中賓,堪笑盧生一枕。”該詞中已將呂洞賓過鳳凰台與邯鄲道上點化盧生連在了一起。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鳳凰台已傾圮,“僅餘一小丘,高不盈尺,鞠為茂草。”知縣劉永脈“躊躕慨嘆者久之:及今不一修葺,恐日浸月削,千載靈台或不免同廢圃頹垣,共消歇於荒煙野露風塵雨夕之餘。”遂動員村民,或挑筐,或揮钁,齊心協力將鳳凰台重新加高加大,仍將呂洞賓仙筆題詞並邑人屬和之詩詞刻勒,置於左方,“以志景慕。”(舊縣誌引劉永脈《重築鳳凰台記》)。 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李三畏任成安知縣,他聞“成安之乾隅舊有鳳凰台,蓋不知其作於何始,義於何居,唯是台以鳳名,豈其台之初成也,矗矗秀起,雲繞霞蒸,彼鳳兮鳳兮,覽德輝而下之歟?說者又謂純陽呂翁曾過登此台,信宿而去,西適邯鄲道中。然亦不經見,其嘖嘖于田夫野老之口不衰也。由今觀之,台峙而鳳集,鳳鳴而仙至,氣類之感召,實有固然矣。”但是,當他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至鳳凰台考察時,卻見此台經10年風雨沖刷,“僅見斷碑覆草萊中,而台址,而仙跡,則邈乎其不可追。”李三畏嗟嘆良久,遂謀諸父老,沿其故墟,鳩工整修,10日而成。然“顧祠字未立,神將何棲?而作台之意荒矣。”為了使神仙呂洞賓有個居所,故又於次年、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復鳩工聚材,建祠於鳳凰台上,並於祠內塑呂洞賓神像,祠名之日“呂仙祠”(舊縣誌引李三畏記略)。呂仙祠,百姓又俗稱呂祖廟。這,應是鳳凰台上建呂洞賓祠廟之始。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光緒七年(1881年)鳳凰台呂仙祠曾兩次重修。到民國時,仍為一座大院落,山門及院牆等建築猶存,前有拜殿3間,後有大殿3楹,院內古柏森森,香菸繚繞。正殿東南側有透靈碑一塊,石質細潤,光可照人,據說可映照縣城城牆。 今鳳凰台,殿堂、山門、院牆均已無存,僅留一南北長22米。東西寬28米、高1.5米之土台,有明代古碑一通。兩株雌雄古柏,又稱“子母柏”,仍矗立台上。東邊“母柏”樹老中空,惜已被兒童點火燒死。西邊“子柏”仍枝葉蔥茂,傲視蒼穹。近年,村民在台上復建廟房3間,但低矮窄小,不成氣勢。且無圍牆,台土裸露,任由風雨沖刷。 千年古蹟,名台名祠,豈忍荒蕪湮滅?欣逢盛世,祈盼有識之土慨襄勝舉,使此成安名勝重放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