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卵
正文
具石灰質硬殼、富有卵黃的大型羊膜卵,主要由蛋黃、蛋白和蛋殼構成。蛋黃是含大量卵黃顆粒的卵細胞,一端的胚盤是預定發育成胚胎的處所。成熟卵細胞自卵巢排出後,在輸卵管上端受精。受精卵沿輸卵管徐徐滾動下行,依次被由管壁分泌的蛋白、殼膜和蛋殼等包裹。蛋白中含有大量水分,供胚胎髮育中新陳代謝的需要;其中的稠蛋白,隨卵細胞的滾動而在兩端形成扭曲的系帶。被系帶懸著的卵細胞,由於卵黃顆粒的重力,使胚盤總是朝上,有利於接受親鳥孵卵。蛋殼是由89~97%的碳酸鈣、少量鹽類和有機物構成,其顯微結構可分為內面乳頭層、中間海綿層和外表閃光層,這三層結構的特點和成分,在不同種的鳥類間有顯著差別。蛋殼表面有數以千計的小孔,稱為“蛋孔”,可以透氣;蛋孔的數目、形態等,在親緣關係較近的類群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圖1)。
鳥類產滿一窩卵的數目稱“窩卵數”,每種鳥類的窩卵數通常是一定的,親緣關係較近的類群間常有近似的窩卵數。一般說,早成性鳥類比晚成性鳥類的窩卵數多。
鳥卵形狀大多為雞卵形,又稱橢圓形卵。一些海鳥和鴴形目產梨形卵;鴿形目產鈍端與尖端相差不多的鈍橢圓形卵;鴞形目和佛法僧目的卵近於球形(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