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工廠化養殖病害防治技術

治水霉病方法:被感染魚需隔離浸泡於8—10毫克/升殺真菌的中草藥內(煎煮、60— 80目過濾),水體潑灑1毫克/升中草藥藥汗,內服制黴素培育的枝角類或藥餌

鱘魚介紹

鱘魚具有獨特的食用、經濟及觀賞價值,適於微流水高密度工廠化養殖。我國近年掀起了鱘魚養殖熱潮,在湖北、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等地先後建起了工廠化馴化與養殖基地,鱘魚的人工養殖方興未艾。但是由於鱘魚養殖的基礎研究還不成熟,大規模養殖的配套技術尚未建立,工廠化馴化與養殖鱘魚的病害問題日益突出,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筆者針對鱘魚工廠化馴化、養殖發展現狀、鱘魚病害的發生、流行情況,結合實驗室研究獲得的結果和實際養殖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體會,探討工廠化馴養鱘魚的病害防治技術,供廣大鱘魚養殖者參考。

引起鱘魚發病的原因

1、引起鱘魚發病的生物因素

(1)寄生蟲 體表寄生蟲引起輪蟲病、小瓜蟲病、三代蟲病;體內寄生蟲主要為吸蟲類引起的膽囊炎、腸道穿孔、出血等病症。

(2)真菌 致病真菌有毛黴菌、水黴菌和綿黴菌,危害的主要對象為鱘魚卵、稚幼鱘。

(3)細菌 細菌引起的鱘魚病有爛鰓病、爛尾病、蛀鰭病、腸胃炎、下頜炎等。

(4)病毒 生產中僅發現疑為病毒引起的鱘魚病,如鱘魚出血性敗血症、鱘魚皰疹病。

(5)敵害 甲殼類的螯蝦、水生昆蟲類水蜈蚣、水生動植物類水蚤、絲狀藻類等。

2、引起鱘魚發病的非生物因素

(1)環境因素

水溫和溫差:不同的養殖對象具有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鱘魚養殖水溫25 —28℃。水溫偏低引起消化慢、吸收差,易引發腸炎,嚴重時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爛尾病。水溫偏高,水體溶氧降低,氨氮、亞硝酸鹽毒性增強,環境致病菌大量繁殖引發爛尾病、爛鰓病等。

酸鹼度、溶氧、氨氮、亞硝酸鹽:酸鹼度偏高的水體腐蝕魚鰓,魚躁動不發,易引發爛尾、體瘦等綜合症。氨氮、亞硝酸偏高引起魚中毒、呼吸受阻而死亡。溶氧長期偏低引起魚體肌肉出血。

懸浮物:懸浮物主要指有機物、泥沙及礦物質等。有機物主要來源於殘餌、飼料散失、排泄物和外界有機物殘骸,它耗氧大,而且導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原菌感染或形成多種有害物質刺激魚鰓和體表分泌大量粘液,引起魚呼吸障礙而大規模死亡。

(2)人為因素

水質管理:調控好水質,使水體微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狀態。水質調控不當,養殖鱘魚易發生多種疾病,且防疫與治療困難。

操作規範:稚鱘培育過程中避免碰傷和擦傷。轉食後鱘魚餌料大小、開頭硬度要適宜。不同規格魚需分池,放養密度要適中。應儘量減少因操作不當導致魚體受傷而感染。

給藥方式和劑量:水體消毒要考慮藥物對水體的污染、對魚體的毒性等問題。用藥前必須先試驗後實施,特別是使用刺激性的藥物(如含氯製劑等)要謹慎。

常見病及其防治

1、水霉病

症狀 菌絲侵入卵膜內,外菌絲在卵膜外叢生:菌體附著在魚體皮膚和皮膚組織里,病魚遊動緩慢、食慾減退,最後瘦弱而死。

防治 魚卵孵化時水溫控制在24—28℃。充足的溶氧,適宜紫外線照射基本可控制水霉病的發生和蔓延。

被感染魚需隔離浸泡於8—10毫克/升殺真菌的中草藥內(煎煮、60— 80目過濾),水體潑灑1毫克/升中草藥藥汗,內服制黴素培育的枝角類或藥餌。

2、小瓜蟲病

症狀 被感染魚體表可見小白點,鏡檢可確定。魚體表粘液多,魚躁動不安,且大批死亡。

防治 對水源進行徹底消毒。辣椒與生薑合用(5—10毫克/升)或者50—100ppm甲醛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適當升高水溫對瓜蟲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鱘魚對硝酸亞汞或孔雀石綠地處理敏感。增強鱘魚體質是控制小瓜蟲發生的關鍵因素之一。

3、胃腸充氣病

症狀 病魚腹部膨大、仰泳後沉底。解剖可見胃、腸充氣,胃內無食,胃、腸道內有大量粘液,有時後腸富集未消化物。

防治 病魚採用外科手術排氣排液、強制性餵藥餌,效果明顯;投餵含潤腸、抑菌、調節脾胃的中草藥餌料、投餵含複方新諾明、土黴素或腸胃活性菌的餌料。

4、腸炎病

症狀 病魚遊動緩慢,食慾減退。解剖可見腸壁局部充血發炎或者全腸呈紅色,腸內無食物且積黃色粘液,肛門紅腫。

防治 外用潑灑2—4毫克/升煎煮過濾後中草藥;2—6毫克/升呋喃西林與土黴素(比例為1:3)。內服每公斤餌料添加4—8克中草藥;每公斤魚每天0·02—0·04克大蒜素或痢特靈,連服5—6天。

5、蛀鰭爛尾病

症狀 病魚遊動失去平衡,鰭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蛀蝕,鰭間組織破壞,鰭條分開,尾部發炎,尾柄潰爛,繼發水霉感染。

防治 減少魚體受傷感染。外用常規消毒劑,內服抗生素即可。

6、彎體病

症狀 病魚身體彎曲,嚴重時呈“S”或“Z”形,魚沉底拒食逐漸消瘦致死。

防治 投餵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餌料中添加適量維生素、新鮮的蔬菜、動物內臟等以滿足魚體對維生素、礦物質的需求。

7、脂肪肝

症狀 病魚食欲不振,生長緩慢,抗病力降低。肝、胰臟的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

防治 強調配合餌料的營養平衡性和某些抗脂肪肝物質的補充,餌料中添加適量的膽鹼或護肝藥物有利於防治脂肪肝。

8、萎癟病

症狀 魚體清瘦發黑,頭大體小,常在池底緩慢遊動,這時魚已無力攝食,最終衰竭而死亡。

防治 控制放養密度,加強飼養管理。餌料中添加健脾消食、調節脾胃的中藥、能量藥物或誘食劑具有一定的療效。

小結

由於工廠化馴養鱘魚是一個新興產業,生產者在追求高密度、高產量、高效益的同時往往忽略改善水體生態環境、對病原體的控制和投餵營養豐富全面的飼料以及對魚情魚病的觀察,常常是待出現病症後再進行治療,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工廠化馴養鱘魚必須貫徹“全面預防,及時治療”的方針,建立健康養殖技術規程,指導實際養殖生產。鱘魚養殖生產過程中的許多疾病是由於飼養方式、水質和飼養管理以及藥物選擇、施用不當而引起,因此生產者在養殖、管理、防病、治病等方面應熟悉基本的操作技術。 (本文已被瀏覽 1565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