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xún
注音:ㄒㄩㄣˊ
簡體部首:魚
部外:6
總筆畫:14
字形分析:左右結構 形聲;從魚、尋聲
異體字:鱘 鱏
統一碼UNICODE:U+9C9F
五筆:QGVF
倉頡:NMSMI
鄭碼:RXDS
四角:27147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フ一一一丨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鱘
(鱘)
xúnㄒㄩㄣˊ
1. 〔~魚〕體呈紡錘形,背面青黃色,腹白色,長三米餘。為大型經濟魚類。
2. (鱘)
方言集匯
◎ 粵語:cam4
English
sturgeon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鱘
鱘、鱏xún
〈名〉
鱘魚 [sturgeon]。屬於鱘屬( Acipenser )和其他有關屬的各種通常是大型的硬鱗魚,廣泛分布於北溫帶的淡水或鹹水水域中,體形細長,有歪形尾,延長的頭部下面有一個可伸縮的無齒的嘴。如:鱘嘴(鱘魚的嘴)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字部】鱘
《本草》鱘魚出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注》音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部】鱏
魚名。從魚覃聲。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余箴切
說文解字注
(鱏)鱏魚也。郭景純說。鮪卽鱏也。許意不尒。故二篆割分異處。劉注蜀都賦曰。鱏魚出江中。頭與身正半。口在腹下。亦與陸璣所說鮪狀正同。鱏今字作鱘。見陳藏器本艸。從魚。聲。余箴切。七部。師古曰。今俗語讀尋。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傳曰者、諸書多有之。不定為何書也。諸書或作鱏魚。或作淫魚。或作潛魚。皆由聲近。傳意謂大魚耳。淫者、大也。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鱏 | 覃 | 侵 | 尋 | ljɯm | |
鱏 | 覃 | 侵 | 淫 | lɯm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鱏 | 尋 | 徐林 | 邪 | 侵A | 侵A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侵A | 深 | 下平二十一侵 | zi̯əm | zĭĕm | ziəm | zjem | ziɪm | zim | zim | xin2 | zsim | szim | 魚名口在腹下又音淫 |
鱏 | 淫 | 餘針 | 以 | 侵A | 侵A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侵A | 深 | 下平二十一侵 | jĭĕm | jiɪm | jim | jim | yin2 | jim | jim | 魚名又徐林切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鱘 | 尋 | 心 | 侵尋齊 | 侵尋 | 陽平 | 齊齒呼 | siəm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鱏 | 尋 | 徐心 | 二十侵 | 侵 | 平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鱘 | 尋 | 清 | 金 | 第十七金錦禁急 | 陽平 | 鱘龍無鱗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