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葉疣鱗苔
鱗葉疣鱗苔,拉丁名為Cololejeunea longifolia (Mitt.) Bened.,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小,長達20毫米,帶葉寬1.2—1.9毫米。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鱗葉疣鱗苔
- 拉丁學名:Cololejeunea longifolia
- 界:植物界
- 門: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 綱:苔綱 Hepaticae
- 目:葉苔目 Jungermanniales
- 科:細鱗苔科 Lejeuneaceae
- 屬:疣鱗苔屬 Cololejeunea
- 種:鱗葉疣鱗苔 Cololejeunea longifolia (Mitt.) Bened.
- 命名者及年代:(Mitt.) Bened.
- 分布區域:海南,西藏,浙江,福建,江西,貴州,湖南,四川,雲南
形態特徵
植物體小,長達20毫米,帶葉寬1.2—1.9毫米。莖粗56—80微米,不規則稀疏分枝。葉遠生,有時傾立,長卵形,卵狀三角形到狹披針形,長0.75—1.1毫米,寬0.14—0.4毫米,頂端漸尖,稀鈍圓,邊緣全緣或具細圓齒。葉邊緣細胞28—32×18—20微米,中部細胞34—60×24—30微米,細胞壁中等原,三角體明顯,中部球狀加厚通常發育。基部細胞相似於中部細胞,油胞和假肋缺,角質層平滑。
腹瓣小,狹卵形或狹矩圓形,長為背瓣的1/5—l/4,頂端具2齒,中齒1—2個細胞,角齒單細胞或退化。透明疣位於中齒基部的內表面。附體單細胞。腹葉缺。雌雄同株(有時同株同苞)。雌器苞頂生,具1個新生枝。雌苞葉相似於葉。蒴萼倒卵形,頂端常平截,長約0.7毫米,寬約0.35毫米,具5個短的脊。彈絲幾乎透明,長約180微米,寬4—8微米,內壁輕微波狀加厚。孢子形狀不規則,30—70×12—32微米,表面密被細疣。芽胞盤狀,18—24個細胞。
地理分布
產於彝良、貢山、麗江、大理、綠春、屏邊、西雙版納、盈江等地。分布於海南、西藏、浙江、福建、江西、貴州、湖南、四川等省區。錫金、不丹、安達曼群島、馬來西亞、孟加拉國、泰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日本、新喀里多尼亞、馬來半島及中南半島等均有。
生長習性
生於林下葉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