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 文 名 :鱗皮鱗木
科名信息:Lepidodendraceae,鱗木科
屬名信息:Lepidodendron,鱗木屬
文獻描述:1980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趙修祜等,頁74-75;圖版3,圖1、2、6 1995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李星學,圖版46,圖2、3;圖版47,圖5 2002 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Wang et al., p.362-366; figs 1-11
形態描述:當前標本為單獨保存的從莖上脫落下來的葉座。莖的其它部分,如周皮、皮層和中柱等均不明。葉座螺鏇狀排列,緊擠,透鏡狀或眼睛狀,兩側角尖銳,並向外延伸,形成明顯側翼,有時微向上或下彎曲(圖版2,圖F、G;插圖3-3,圖B、C)。葉座大小變化較大,自6-7mm高,12mm寬,至20mm高,30mm寬。葉跡和側通氣道均位於葉座下部,因此,葉痕應位於葉座下部。葉座表面平,葉痕不突起。葉跡維管束寬V字形,1.5-4mm寬。徑切面上葉座略呈平行四邊形,略向外向下傾斜,使得上、下葉座略呈疊覆狀。葉座肉質,厚達5-6mm。由薄壁的薄壁細胞構成。葉舌大,洋蔥形,長至少1.2mm,基部直徑達4-5mm,具短的尖頭(圖版2,圖H;插圖3-3,圖A)。葉舌穴深,基部形狀也呈洋蔥形,但上部細長,向外及向上斜伸,開口位於葉座的上部,可能緊挨葉痕的頂部。維管束寬V字形,1.5-4.0mm寬,由上面的木質部束和下面的維管束鞘構成。木質部束厚1-2個管胞。維管束鞘由厚壁細胞構成。側通氣道與維管束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或略低,近圓形、橢圓形或卵形,直徑0.8-1.5mm,由直徑略小於葉座細胞的薄壁細胞構成,常具黑色內含物,排列疏鬆。維管束和側通氣道均近水平或略向下向外延伸。在比較大的葉座,在維管束和葉舌穴周圍常發育有輻射狀伸長的空腔。
比較研究:當前標本根據葉座形態和葉痕的位置,無疑可歸入姚兆奇(見:趙修祜等,1980)根據印痕-壓型化石建立的鱗皮鱗木Lepidodendron lepidophloides種內。目前,廣義的鱗木屬Lepidodendron Brongniart已被DiMichele(1983)修訂為狹義的葉座具四個通氣道(痕)的莖。當前標本無論在葉座形態及解剖構造上與奇木屬Diaphorodendron和雜木屬Synchysidendron都有很大區別。狹義的鱗木屬Lepidodendron (Brongniart) DiMichele的葉座肉質,較厚,與當前標本較相似。但前者的葉座縱長形,葉痕位於葉座上部,葉舌細長,葉舌穴開口距離葉痕頂角有一段距離,這些與後者不同。當前標本與鱗皮木屬Lepidophloios Sternberg在葉座形態、葉痕位置以及葉座均為肉質,較厚等方面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葉痕部分強烈突起並下彎,將下面的葉座部分覆蓋,葉舌穴開口遠離葉痕頂角,葉舌細長(DiMichele, 1983)。當前標本的葉痕大,葉跡由兩根呈寬V字形的維管束構成,與封印木屬Sigillaria Brongniart有些相似,但後者的葉痕一般幾乎占據整個葉座的面積,且上下葉座排列成整齊的縱列,與當前標本不同。總之當前標本代表了一類比較奇特的鱗木類葉座,難以歸入任何一個現有的屬內,很可能代表了一個新屬。由於其它構造,如皮層、周皮和中柱等均不明,建立新屬的條件尚不具備,因此,暫歸入鱗木屬內,存疑。從目前煤核內發現的全為脫落的葉座,而未發現著生該種葉座的完整的莖判斷,該種莖的葉座可能在生長的較早階段就脫落了,鱗皮木屬也具有類似特徵
時代產地:貴州水城礦區汪家寨煤礦汪家寨組頂部1號煤層煤核;晚二疊世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