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輻鰭魚綱動物]

鱖[輻鰭魚綱動物]
鱖[輻鰭魚綱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鱖(學名:Siniperca chuatsi)是鱸形目真鱸科鱖屬的魚類,俗稱鱖魚、花鯽魚、桂魚、季花魚等,是中國特產的一種食用淡水魚,體側上部呈青黃色或橄褐色,有許多不規則暗棕色或黑色斑點和斑塊,腹部灰白,背部隆起,口較大,下頜突出,背鰭一個,魚鱗細小、呈圓形,性兇猛,肉食性。喜食小型魚類,小型甲殼類動物及昆蟲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鱖魚 鱖魚

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線,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鱖魚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產量相當高。肉潔白、細嫩而鮮美,(味道有點像海魚)無小刺,富含蛋白質。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19.3克,脂肪0.4-3.5克,熱量78-109千卡,鈣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鐵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鱖魚自古就被列為名貴魚類之一。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內的隨葬品中,就有鱖魚!鱖魚的幽門垂多而成簇,俗稱桂花魚,其味清香撲鼻,鮮脆可口,可謂“席上有鱖魚,熊掌也可舍”。值得注意的是,鱖魚的12根背鰭刺、3根臀鰭刺和2根腹鰭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傷後腫痛甚烈,發熱、畏寒,為淡水刺毒魚類中刺痛最嚴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殺鱖魚時,應特別小心。

生物學特性

分布範圍

鱖魚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外的全國各地,分別在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等。特別是江蘇的十大淡水湖,更是盛產區,鱖魚也為江蘇名特優魚品種之一。

形態特徵

鱖魚體肥肉厚,高而側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傾斜,上頜骨延伸至眼後緣,下頜稍突出,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擴大成犬齒狀,眼上側位,前鰓後緣具4~5枚棘,鰓蓋骨後部有2個平扁的棘,圓鱗細小,背鰭長,前部為棘,後部為分枝軟條,前鰓量骨後緣有細小的鋸齒,下角及下緣各具2小棘,間鰓蓋骨和鰓蓋骨下緣光滑,身體呈黃綠色,腹部黃白色,體兩側有大小不規則的褐色條紋。

據《江蘇魚類志》記載,鱖魚背鰭Ⅻ,13~15 ;臀鰭Ⅲ,9~11 ;胸鰭 15~16 ;腹鰭Ⅰ,5。側線鱗 120~140。鰓耙 7~8。幽門盲囊 142~420。體長為體高 2.2~3.1 倍,為頭長 2.3~3.0倍。頭長為吻長 3.2~3.7 倍,為眼徑 5.7~7.1 倍,為眼間隔6.6~7.0 倍。尾柄長為尾柄高 1.0~1.2 倍。上述形態學的描述與有些文獻的描述不完全一致。經比較分析認為,可能是由於地理種群及樣本差異所致。關於鱖魚的分類,一般研究認為,鱖魚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鱸亞目 Percoidei、 科Serranidae、鱖亞科 Sinipercinae、鱖屬 Siniperca、鱖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但也有研究者認為應隸屬鱸形中的暖鱸科 Percichthyidae。原始鱖類在中新世或中新世以前產生於中國、朝鮮、日本一帶,上新世時發生大規模物種分化,在朝鮮、日本一帶產生了少鱗鱖屬魚類,在中國產生了鱖魚。可以說,鱖魚是第三紀中新世及其以前殘留下來的魚類 。

分類

常見鱖魚有2種,外形極為相似,區別在於:翹嘴鱖(S.chuatsi ,英文名:Mandarinfish , Aukua)的鰓耙為7,眼較小,頭長為眼徑的5.3-8.1倍,上頜骨伸達眼後緣之後的下方,側線鱗為110-142,頰下部有鱗,幽門垂為198-440個。而大眼鱖(S.kneri ,英文名:Bigeye mandarinfish)的鰓耙為6,眼較大,頭長為眼徑的4.7-5.1倍,上頜骨僅伸達眼後緣之前的下方,側線鱗為85-98,頰部不被鱗,幽門垂為74-98個。翹嘴鱖生長速度快,個體大,常見為2-2.5公斤,最大個體重可達50公斤;大眼鱖生長緩慢,個體較小,最大個體能長至重2公斤。

生活習性

鱖魚又叫桂魚、鰲花魚,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唐朝詩人張志和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讚美的就是這種魚,而且,鱖魚還是“三花五羅”中最名貴的魚。

鱖魚一般喜歡棲息於清潔、透明度較好、有微流水的環境中。常鑽入洞穴石縫中或草叢內,夜間喜出來覓食,冬季潛入深水處。鱖魚為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喜食活餌料,常吞食超過自身長度的鰱魚、青魚、團頭魴、鯿、細鱗斜頜鯝等活魚苗。在生長的不同階段,其攝食對象有所不同。全長15厘米以下的鱖魚喜食蝦類及小型的魚等,25厘米以上則喜食較大型魚類鯿、鯉等。

鱖一般棲息於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數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游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或坑洞中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採食強度稍下降。鱖魚通常長至2冬齡,在東北須至3冬齡才達性成熟,親魚於5-7月集群於夜間在平緩的流水環境中產卵。6-7月為產卵盛期,懷卵量為3-20萬粒。

平時鱖魚獨居生活,這也是幾乎所有食肉魚的共性。鱖魚對水溫有較強的適應性,在中國南北方的水系裡均有分布。鱖魚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層,特別喜歡藏身於水底石塊之後,或繁茂的草叢之中。秋冬水溫低的季節,則潛身於深水處越冬,等到春天水溫回升後,逐漸游到食物豐富的靠近岸水草叢中尋覓食物。鱖魚以夜間活動為主,白天一般臥於石縫、樹根、底坑中,活動較少。鱖魚吃食時十分仔細,吞下魚、蝦以後,會吐出魚刺和蝦殼,只把肉留在腹中。這種獨特的特點,在其他食肉魚類中是不多見的。

生態研究

鱖魚屬於完全淡水生活的魚類,喜歡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等水草茂盛較潔淨的水體中,白天一般潛伏於水底,夜間四出活動覓食。不喜歡作長距離的徊游和遷移,不喜群居。生活的適宜水溫15~32℃。但也有學者研究表明,10~25℃範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鱖魚的特定生長率隨溫度的上升而增大,而在 25~35℃之間則無明顯變化,達到水溫 35℃時,鱖魚的生長也未見明顯減慢,這與一般的魚類與水溫關係的研究結果,即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魚類的攝食率和生長率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大,當水溫超過最適水溫時,魚類的攝食率和生長率反而會下降不相一致,這說明鱖魚的最適生長溫度可能會更廣。

氧 氣 是 鱖 魚 生 長 的 重 要 生 態 因 素,鱖 魚 的 耗 氧 量與 體 重 成 正 相 關,回 歸 方 程 為 M=0.2754W0.8642 mg/fish·hr·(r=0.99,P < 0.01);耗氧率與體重反相關,魚種耗氧率約為 0.14 mg/g·hr,成魚約為 0.12 mg/g·hr。鱖魚耗氧量和耗氧率均與水溫成正相關,水溫 13~30℃時,耗氧量為 14.31~42.13 mg/fish·hr,耗氧率為 0.059~0.175 mg/g·hr。鱖魚耗氧率晝夜變化與家魚類相反,黃昏至凌晨是高峰期,為 0.12~0.15 mg/g·hr ;白晝是低谷期,為 0.07~0.10 mg/g·hr,這一規律和鱖魚喜黑暗和夜間捕食有關,同時也反映了其生理代謝節律。鱖魚的窒息點與家魚類相近,變化範圍為0.45~0.70 mg/L 。

年齡與生長

關於鱖魚年齡的鑑定,不同的研究者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有採用鰓蓋骨作為鑑定年齡材料,也有採用背鰭後方側線鱗上部鱗片作為鑑定年齡材料。在天然江河湖泊中鱖魚生長較慢。在長江流域,1 齡魚平均體長為 17.5 cm,平均體重為 119 g ;2 齡魚平均體長為23.6 cm,平均體重為 300 g ;3 齡魚平均體長為 32.8 cm,平均體重為 812.2 g ;4 齡魚平均體長為 42.5 cm,平均體重為 1526.4 g。而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池塘養殖鱖魚當年一般可達300~500 g ;網箱飼養290 d左右,鱖魚平均體重可達 880 g。人工養殖的鱖魚生長速度顯著高於天然水域的鱖魚生長速度,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在天然水域中餌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另外,任慕蓮還發現,黑龍江鱖魚個體間生長的差異非常顯著,同齡鱖魚體長要相差 30%,體重相差 1 倍甚至以上,這可能是兇猛肉食魚類掠食強度差異所致。 對於鱖魚生長的研究方法,國內學者多採用 VonBertalanffy 生長方程理論公式,楊代勤等利用退算體長的平均值及體重—體長回歸方程所計算的體重值。 按最小二乘法求得洋圻湖鱖魚的Von Bertalanffy方程為 :Lt(mm)=505.6[1-e-0.4120(t-0.1290)]Wt(g)=2248.7[1-e-0.4120(t-0.1290)]3求得黑龍江鱖魚的Von Bertalanffy方程為 :Lt=62.8[1-e-0.17(t+0.12)]Wt=5817[1-e-0.17(t+0.12)]3另外,楊代勤等還研究給出體長與鱗徑、體長與體重關係式。體長與鱗徑關係式 L=83.72+25.77R(r=0.9814)式中 L(mm)為鱖魚實測各體長的平均體長,R(mm)為相應的平均鱗徑。體 長 與 體 重 關 系 式 W=2.1736×10-5 L2.9620(r=0.9737)式中 W(g)為體重,L(mm)為體長。鱖魚的冪指數 b(2.9620)處於2.5~4.0之間,屬均勻型生長。肥滿度也是研究生長的一個重要指標,任慕蓮根據不同年份的 196 尾鱖魚測算,1963 年體長 5~60 cm 的 117 尾個體肥滿度平均為 2.46 ;1965 年體長 25~50 cm 的 33 尾個體的肥滿度平均為 2.42 ;1984 年體長 15~45 cm 的 46 尾個體的肥滿度平均為2.44。

鱖的繁殖

鱖魚的繁殖季節,長江流域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華南地區為每年 4~8 月份,黑龍江流域為每年 6 月中旬至7 月下旬。自然條件下,鱖魚產卵場通常在有一定流速的湖泊進水處和有風浪拍擊的岸灘,在雨後漲水的夜晚產卵活動最盛。鄱陽湖的鱖魚產卵場分布在湖口與星子之間的沿岸區,產卵場水深 1~2 m,流速 0.6~0.8 m/s,水底沙質,水溫約 23℃。產卵前,鱖魚親魚表現出集群的特性,產卵時,性成熟的鱖魚成對地在水面遊動追逐,然後在水體下層分批產卵及排精。

鱖魚通常雄魚 1~2 齡,雌魚 2~3 齡性成熟,成熟最小型雄魚為 190 mm,160 g,雌魚為 200 mm,160 g。鱖魚的懷卵量與年齡和個體大小有關,一般 2~3 齡的鱖魚懷卵量,固城湖 5.3 萬 ~32 萬粒,洪澤湖 5.6 萬 ~62.1 萬粒,洪湖 2.8 萬~21.4萬粒,黑龍江5.5萬~46.9萬粒。成熟雌鱖魚卵巢以Ⅲ期越冬,一直持續到 4 月份轉入Ⅳ期。梁子湖的鱖魚,各月平均成熟係數的周年變化是0.8~9.3,在 4 月和 5 月份里,卵巢已發育到Ⅳ期或Ⅳ期末,此時成熟係數最高達 12.5。6~7 月份是鱖魚產卵盛期,成熟係數顯著下降,約為 3.0 左右。從 8 月到 11 月,鱖魚處在產卵後的育肥期,卵巢由Ⅵ ~ Ⅱ期發育到Ⅲ期,其成熟係數為0.9~4.3。黑龍江鱖魚產卵期間性腺發育的成熟係數,雌魚為 3.23~11.2,平均 5.58±1.93,產卵後的成熟係數為 0.87~2.32,平均 1.60 ;雄魚在產卵期的成熟係數為 1.71~2.69,平均為 2.12±0.38,繁殖後的成熟係數降為0.71。鱖魚人工繁殖,要選擇好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親魚。因研究者的條件不一樣,選擇親魚的規格和年齡不盡相同,但一般要求雌魚 2 齡以上,體重 1~3 kg,雄魚 2 齡,體重 0.75~2 kg。鱖魚的雌雄個體有較明顯的特徵,可常年加以鑑別。雌魚下頜前端呈圓弧形,超過上頜不多,在肛門後的白色圓柱狀生殖突上,有生殖和泄尿兩個孔 ;雄魚下頜前端呈尖角形,超過上頜許多,在肛門後的白色圓柱狀生殖器上,有一個呈圓形的泄殖孔。用作人工催產的成熟雌魚腹部膨大,卵巢輪廓明顯,輕壓腹部鬆軟而富有彈性,腹中線下凹,生殖孔鬆弛,抬高尾部可見卵巢輪廓前移。用挖卵器緩慢插入生殖孔,挖出少許卵粒,用透明液浸泡 2~3 min 後,可清楚地看到白色的卵核。如有的卵核已偏位,則表明性腺發育到Ⅳ期中至Ⅳ期末,此時催產可獲得較高的催產率

。成熟的雄魚,生殖孔周圍呈微紅色,輕壓腹部有較濃的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鱖魚受精卵呈淡黃色,圓球形,具弱粘性,直徑 1.2~1.4mm,屬端黃卵,卵內有一個直徑為 0.43~0.55 mm 的大油球,有的還有數個直徑約為0.1 mm的小油球。卵吸水後膨脹,卵周隙擴大,脹到最大時,卵徑可達 1.7~2.3 mm。受精卵比重略大於水,在靜水狀態時下沉,流水中則呈漂浮狀態,卵膜透明,具彈性。鱖魚受精卵的卵裂方式與其它硬骨魚類相似,為盤狀卵裂,胚胎髮育過程可劃分 6 個階段。鄭閩泉等。

在水溫20~25.5℃的條件觀察了鱖魚胚胎髮育 6 個階段的主要生物學特徵。①受精卵。受精後 40 min,卵內的原生質向動物極移動、集中,逐漸在卵黃表面形成隆起的胚盤。②卵裂階段。在受精後 1 h,在胚盤頂部中央產生一裂痕並逐漸加深形成分裂溝,隨著分裂溝向兩側伸展,加深,把胚盤一分為二,形成大小相似的 2 個分裂球,進入 2 細胞期 ;受精後 1h 20 min,在胚盤兩細胞中央又出現一條與第一條卵裂相垂直的分裂溝,形成 4 個大小相似的分裂球,進入 4 細胞期 ;受精後 1 h 40 min,進行第三次卵裂,出現了位於第一次分裂溝兩側並與之平行的兩條分裂溝,將胚盤分裂為 8 個細胞,共兩排,每排 4 個,為 8 細胞期 ;受精後 2 h,完成了第四次卵裂,出現兩條與第二次卵裂平行的分裂溝,分別將每排的 4 個細胞切割,結果形成 16 個細胞,呈方形排列 ;受精後 2 h 25 min,胚盤出現 4 條與第三次卵裂平行的分裂溝,完成了第五次卵裂,形成 32 個細胞,此時的細胞大小已不一致,排列也不整齊 ;受精後 3 h 55 min,隨著卵裂次數增加和卵裂速度加快,胚盤上細胞愈分愈小,呈多層不規劃排列,進入多細胞期。③囊胚期。受精後 5 h 5 min,由於卵裂不斷進行,分裂細胞變得更小,進入囊胚早期,這時許多分裂細胞在原胚盤處堆集成高帽狀突起的囊胚,其高度約為卵徑的 1/4 ;受精後 6 h 45 min,細胞繼續分裂,其界線模糊不清,胚層向下方的植物極方向擴展,使胚層高度下降,僅為卵徑的 1/6 左右,呈扁平低帽狀覆蓋在卵黃上。④原腸胚階段。受精後 8 h 45 min,胚盤向植物極下包、擴展,當下包達卵徑 1/4~1/3 左右時,隱約可見胚環,進入原腸早期 ;受精後11 h,胚層不斷下包、內卷,當下包達卵徑的1/2~3/5時,胚環明顯,胚盾出現,為原腸中期 ;受精後 12 h 45 min,胚層下包達 3/5~3/4,由於細胞內卷、集中、伸展的結果,使胚盾不斷延長而出現胚體的雛形,進入原腸晚期。⑤神經胚階段。受精後14 h 30 min,胚層下包達卵徑的5/6左右,植物極的卵黃大部分被包圍,僅末端一小部分外露,形成卵黃栓,此時胚盾背部中央出現神經溝,胚盾的前端稍膨大,以後將形成卵泡。受精後 15 h 40 min,卵黃已被全部包圍,胚孔閉全,下包結束,胚體凸起在卵黃球表面,但體節尚未出現。⑥器官形成至孵化階段。受精後 17 h 10 min,在胚體中部附近出現1~2對體節 ;受精後18 h 35 min,胚體頭部兩側出膨大的眼囊原基,體節數約 4~5 對 ;受精後 20 h 15 min,眼囊清晰可見,體節 6~8 對 ;受精後 21 h 45 min,尾芽出現,體節 10~12 對 ;受精後 23 h 50 min,眼囊內陷成眼杯,耳囊呈小泡狀,尾芽進一步突出,體節達 4~17 對 ;受精後 26 h15 min,尾部伸長,與卵黃囊游離,胚體中、後端偶爾出現微弱的肌肉伸縮,嗅囊具雛形,體節 18~22 對 ;受精後 29 h45 min,在耳囊下方卵黃囊與頭部交匯處形成圍心腔,心臟開始微弱搏動,眼囊中出現晶體 ;受精後 32 h 30 min,尾部扭動次數增多,心率加快,腦部已經分化,整個胚胎可作間歇性地扭動,體節達25對左右 ;受精後35 h 45 min,耳囊中有耳石形成,心跳加快,心率達 100 次 /min 左右,可見血液流動 ;受精後 38 h 30 min,居維爾氏管增大,心率達 150 次/min 左右,胚體扭動頻繁 ;受精後 43 h 30 min,尾部進一步伸長,心率更快,身體血液循環明顯,胚體不斷扭動,開始進入孵化前期,此時胚體的眼、耳、嗅窩等感覺器官陸續形成 ;受精後48 h,胚體劇烈扭動,卵膜逐漸變薄,彈性減弱,仔魚陸續脫膜孵出,其中多數仔魚是通過強烈的翻滾、扭動,以頭部或身體前半部掙脫卵膜而孵出,也有少數個體是以尾部先破膜而出。

鱖魚的出膜魚苗與其它魚苗一樣,要經過三個營養階段 :①內源性營養階段(0~3 日齡)。剛出膜的鱖魚苗全長3.9~4.0 mm,完全以卵黃為營養,這時期的魚苗具有胸鰭、臀鰭,鰭條開始分化,以臀鰭鰭條分化最為明顯 ;有上、下頜,且下頜長於上頜,並各有 4 對小齒。②混合營養階段(3~5 日齡)。3 日齡的鱖魚苗全長已達 4.9~5.0 mm,口裂寬為 0.55~0.71 mm,開始開口攝食,既以卵黃為營養,又開始攝取外界營養物質。在形態上,消化道長度占魚苗體長的35%~44%,並出現第一彎曲,且有明顯的分化,即食道較粗、管壁較厚,有較大的伸縮性,而腸道則較細長。③外源性營養階段(5 日齡以後)。5 日齡的鱖魚苗全長已達 5.8~6.8 mm,口裂寬為 0.77~0.90 mm,卵黃囊中的卵黃已消耗完畢,完全開口攝食,進入外源性營養階段。在形態上與成魚相似,具有完整的形態結構。但在 7~8 日齡以前,鱖魚苗的口裂寬小於 1 mm,對餌料魚苗有很強的選擇性 ;而當鱖魚苗全長達7 mm 以上後,口裂寬已超過 1 mm,對餌料魚苗的選擇性降低,能攝食各種常見魚類的魚苗。

適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1. 適宜體質衰弱,虛勞贏瘦,脾胃氣虛,飲食不香,營養不良之人食用;老幼、婦女、脾胃虛弱者尤為適合;

2. 有哮喘、咯血的病人不宜食用;寒濕盛者不宜食用。

鱖[輻鰭魚綱動物] 鱖[輻鰭魚綱動物]

釣法

(1)釣具。以手竿(5.4-6.3米)和竹製輪竿為好。海竿使用得當亦可。釣線直徑0.25-0.3毫米,海竿釣線可粗些,鉤用5或6號長柄拱背白狐鉤,不用浮漂。墜子宜輕,一般為8-10克,球形鉛墜最佳。線宜長,比竿長出0.6-1米。

(2)釣餌。以活蝦活魚做餌。活蝦可就地向漁家購買,3-5厘米長的最好,用竹製蝦籠或用塑膠紗布縫製成圓筒狀,大小以手能寬鬆探取蝦子為宜,裝蝦並養在河水裡。用時將蝦的兩隻鉗摘掉,用鉤尖順蝦身縱軸剌入蝦背部掛住。注意不宜太深,以免把內臟弄傷造成死亡。也可用蚯蚓深入洞中釣。

(3)釣法。

手竿釣法:掛好釣餌後,可直接抖腕拋出,也可手持鉛墜拋出餌鉤。釣點一般是浪與浪之間平靜迴旋的水域。釣餌在浪花的頂托下時起時伏,引誘鱖魚追逐、捕食。竿不離手,注意魚線被水浪衝動的方向,手腕不時地輕輕拉動,以免鉤掛水底岩礁。當感到竿梢有啄食,下彈震動時,應迅速抖動手腕提竿。提竿時機必須把握好,太早如點動不下彈,則鉤未進魚嘴;太遲則餌鉤入喉太深很難取出。取鉤時注意手指勿被刺傷。用手抓魚要一把抓緊,否則被鱖魚背鱔毒刺刺中,不但疼痛難忍,還極易發炎紅腫。

輪竿釣法:竹製輪竿較海竿快捷,一般竿身較短(1-1.5米),且韌性遠遠優於海竿。鉤用較大的方鉤,系單鉤;墜子可比手竿墜子稍重,15克左右,用小活魚做餌(以白鰷為好)。用鉤掛住小魚的上齶,將餌鉤向急浪中拋出,隨浪緩緩放線,並頻頻回拉。目的是增加大鱖魚追食的機會,另外也避免鉤掛住水下岩礁或其他雜物;一旦竿梢負重並伴有彈震感,應立即抬手拉動輪竿,把魚鉤牢,然後試探著拉動收線。如拉不動,那是魚進了岩洞,則不用急躁,可左右方向試拉,引誘魚兒出洞。如魚要線,則適當放線,不可硬拼。魚兒能拉動時,則轉動繞線輪,將魚帶至岸邊淺水,用抄網起魚。用此法釣到的鱖魚一般較大。

海竿釣法:基本上用輪竿釣法。但鉤可用串鉤,墜子用扁墜為好。餌料可蝦和小魚同時使用。餌鉤拋出落水一剎那,應逆水收線,引魚追趕餌鉤。海竿易掛岩石和其他障礙物,容易造成折竿、斷線、跑魚,是其缺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