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防治方法為:(1)堅持清塘消毒,勤換新水,避免不同來源的龜、鱉混養。(2)發病高峰期,每10~15天在養殖池中施強氯精或優氯淨等消毒一次,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0.25~0.4克。注意施藥間隔期不可太短,以免造成藥害。(3)發病池立即遍灑氯精等消毒劑,然後內服抗菌藥物,每天1次,連餵6天為一療程。
相關詞條
-
鱉[龜鱉目鱉科動物]
俗稱“甲魚”、“水魚”、“團魚”、“王八”等。鱉為爬行類兩棲動物,習性幾乎和魚相同,差別在於它用肺呼吸而不用鰓呼吸。鱉的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
介紹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種群分布 保護級別 -
鱉[龜鱉目鱉科動物]
俗稱“甲魚”、“水魚”、“團魚”、“王八”等。鱉為爬行類兩棲動物,習性幾乎和魚相同,差別在於它用肺呼吸而不用鰓呼吸。鱉的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
介紹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種群分布 保護級別 -
鱉
鱉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是一種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水產品。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藥品。鱉的全身均...
基本簡介 生物學特性 保護級別 養殖技術 加溫養殖技術 -
中華鱉病毒病
ovirus),痘病毒 (poxvirus),虹彩病毒 (retrovirus),彈狀病毒
-
親鱉
親鱉,鱉的人工養殖 ,首先要解決鱉種來源問題。
介紹 基本信息 雌雄鱉的鑑別 飼養管理 親鱉的培育 -
鱉赤斑病
鱉赤斑病又稱紅斑病、紅底板病。病原體是產氣單胞菌,可能是病毒引起,再繼發性感染產氣單胞菌。每年4月至5月中旬是發病季節,經過越冬後,病鱉爬到池塘斜坡上,...
病狀 防治方法 -
鱉赤斑病魚
每年4月至5月中旬是發病季節,經過越冬後,病鱉爬到池塘斜坡上,反應遲鈍,經2~3天便死亡。 病鱉腹部有出血性紅色斑塊。 病鱉停食,反應遲鈍,極易捕捉。
病狀 防治方法 -
中華鱉工廠化快速養殖新技術
《中華鱉工廠化快速養殖新技術》是1998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
蟹蝦鱉龜蛙病害防治路路通
12.蟹奴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2.爛鰓病的病因是什麼? 12.水霉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