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鱉病毒病 ViralDiseaseofSoft-shetledTurlle,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症狀 近年來,我國特種水生經濟動物養殖業迅速發展,特別是中華鱉的養殖方興未艾,發展得很快,隨之鱉病也日趨嚴重,已成為制約高投入、高產出的養鱉業的發展。我國已報導了中華鱉的病毒病。中華鱉攝食遲鈍乃至停止攝食時,就應注意到這是發病的前兆。爾後,病鱉頸部和背部皮膚充血或出現出血點,繼而裙邊等皮膚組織開始糜爛,腹部出現紫紅色斑點; 隨之背甲上長出數個黃豆大小的癤瘡,四肢及脖子附著一層灰白色、棉絮狀的黏液層。而且病勢不斷加重、擴散,嚴重者開始死亡,2~3周后死亡率達60%以上。解剖瀕死的重病鱉,其腸道內空無食物,腸壁充血,肝為灰白色。
危害性 研究證實,6~8月間50~250g的幼鱉易患此病。前兆不明顯,只是攝食遲緩,較難發現。飼養2~3周后,開始出現病症至死亡。
病原 這是一種病毒病 (virosis)。病鱉組織粗提液中存在病毒顆粒,呈球形,大小直徑約為30nm。病毒的結構蛋白由5條多肽組成,無囊膜。
防治方法 目前無理想的治療方法。
爬行類動物病毒病的種類 國外對爬行類病毒病原的研究約始於60年代。從蛇類 (snakes)、海龜(turtle or chelonia)、蜥蜴(lizards)等爬行動物中,已發現了多種病毒(Shortridge等,1989)。有人建議將引起上述動物疾病的病毒歸為一類,稱為“爬行動物病毒(reptilian viruses)”。這類病毒包括蛇C型病毒 (rep tiles C type virus)、爬行動物C型腫瘤病毒(reptilan type C oncovirus)。後來又有人根據是否由節肢動物 (昆蟲)所介導,而將這些病毒分為“蟲媒病毒 (arbovirus,or arthropod borne viruses)”和“非蟲媒病毒(nonarthropod borne viruses)” 兩類。如按病毒分類的基本方法,可將爬行類病毒分為以下幾種:DNA病毒: 皰疹病毒 (herpesvirus),腺病毒 (adenovirus),痘病毒 (poxvirus),虹彩病毒 (iridovirus),乳多空病毒 (papovavirus),細小病毒 (parvovirus)。RNA病毒: 黏液病毒 (myxovirus,or influenza),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呼腸孤病毒 (reovirus),反轉錄病毒 (retrovirus),彈狀病毒 (rhabdovirus),杯狀病毒 (calicivirus)。
中華鱉病毒病原的發現 中華鱉歷來以野生為主,它們在體表和體內都有一系列抵禦疾病的機制。在野生狀態下,極少生病。近年來由於人工養鱉業迅猛發展,在高溫高密度等脅迫條件下養殖,普遍出現的突發性流行鱉病,嚴重地困擾著中華鱉養殖業。有關中華鱉研究的英文資料,其內容多數在於中華鱉的養殖、發育和生理等方面 研究工作的報導; 有關鱉病的內容則很有限,病原僅涉及到寄生蟲,組織病理的報導就更少。近年國外關於中華鱉研究的資料也非常有限,研究者們多是將其作為胚胎髮育、性別分化等的研究模型來看待。國內雖在60年代或更早就有人開始了鱉病的研究,但僅有零星資料。隨著鱉養殖業規模的擴大鱉病迅速增多,到80年代中期,有關鱉病觀察、病原(主要是細菌、寄生蟲) 及防治的研究資料逐漸多起來; 近幾年,這些研究更加深入細緻,更有系統性和針對性。然而對某些鱉病來說,當人們根據已有的知識按對待細菌、真菌、黴菌或其他方法進行防治時卻難以奏效。由於中華鱉具很高的商品價值,一旦鱉病流行,死亡率很高,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鱉病流行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數億元以上。為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科研人員從其他途逕入手,對鱉病病原進行分離研究。張奇亞等報導了從患病中華鱉組織中進行病毒病原的分離,發現中華鱉病毒 (Trionyx subebsus virus,TSV) 病原的研究結果,使中華鱉病原學研究又增加了新的內容。全國首次中華鱉病害防治學術研討會“中華鱉病毒病及其免疫防治的研究”、“中華鱉兩種病毒及組織病理簡報”、“養殖中華鱉出血病病毒的電鏡觀察”等論文,揭示出中華鱉病毒病的存在已是 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病症及病原特點 雖然關於中華鱉病毒已有不同的報導,但暫時以資料與研究結果較為詳細的中華鱉病 毒TSV為例進行介紹。
被病毒感染的病鱉症狀及發病特點: 發病的前期徵兆是行動遲鈍和攝食停止。體表症狀為發病之初病鱉背甲或腹甲有許多小出血點,有的鱉因腹甲布滿細小的出血點而呈紅色 (紅底板)。接著在體表任何部位均可出現出血性潰瘍,隨病情加重,潰瘍由量少面積小而擴大變多,並向體表深層發展,直至出現穿孔等重症,接著病勢不斷加重、擴散,嚴重者死亡。2~3周后,死亡率達60%以上。經採用殺菌抑毒的藥物治療,病情雖然減弱,外表可恢復正常,但攝食仍然遲緩。經過一段時間後舊病可復發,再次流行。此病常年存在,但多流行於春夏之交,無論鱉齡大小都可感染,死亡率很高。
病鱉的體內症狀是肝、脾、腸等充血,在肝的被膜下有大小形狀不一的出血區; 肝、脾、膽明顯腫大,特別是肝腫大後,有的可超過正常等體重鱉肝的1.5~2倍; 腸腔中空無食物,亦無黃色黏液; 腫脹充血的肝、脾、腎等組織失去彈性,而且易碎; 膽管增生。解剖經人工感染病毒尚未出現體表症狀的鱉,發現最早出現病變的器官為肝和脾,肝的最初病症為肝尖被膜下有細小的出血點,隨著病情加重,出血點擴大增多,甚至布滿整個肝臟表面; 脾的起始症狀是腫大、充血,病變嚴重的脾組織失去彈性,易碎。
感病鱉組織病理的變化
肝 在正常鱉肝組織的切片中,肝細胞呈多角狀,它們排列密集,形成網狀,很有規律。在肝細胞網狀結構體的中間有毛細血管分布。在病鱉的肝組織內,局部大量炎性細胞浸潤,染色加深; 肝細胞核濃縮,細胞及細胞索結構模糊不清,排列無序,有些區域的細胞緻密堆集,而另一些區域細胞萎縮壞死後,排列稀疏,組織的基本結構發生改變。毛細血管壁明顯增厚、變硬、內皮和結締組織受損,微血栓形成,呈玻璃樣 變。
脾 正常鱉的脾臟組織由規則排列的脾髓組成,其中除淋巴細胞外,有大量紅細胞及結締組織原纖維;由毛細血管形成中空的脾竇,脾竇周圍都是分布均勻的脾細胞。在被病毒侵染的鱉脾組織中,觀察到兩種形式的病變,其一是在脾的結締組織中,局部形成了類黏液狀堆集物,使其他部位的細胞因而變得稀疏,纖維細胞與膠原纖維之間的距離增大,形成空洞; 另一種形式的病變是凝固性壞死,脾中造血組織的細胞發生核固縮、核碎裂,形成許多大小形狀不一的壞死灶,隨著病情發展,壞死組織進一步凝固崩解,壞死灶增多變大,直至使脾組織完全失去原有的組織結構。
腎 正常腎中的馬氏小體為一圓囊,其壁極薄,是單層扁平細胞所形成的上皮組織。與馬氏小體相連的管狀物是腎小管,組成腎小管的上皮細胞呈立方狀或長方狀。在或橫切或斜切的組織切片中,可見許多或圓或橢圓的腔,圍繞著腔的細胞排列有規律,其細胞質稀薄,近於透明。細胞核在細胞的中部,圓狀或稍長。對病鱉的腎組織切片觀察表明,腎小球毛細血管擴張,有些腎小球萎縮,腎小囊腔的大小發生改變,還有些腎小球壞死解體,近曲小管上皮細胞發生顆粒變性和滴狀玻璃樣變; 顆粒遊走細胞增加。
心 正常鱉的心臟切片由排列整齊的肌束交織而成。肌細胞的核呈棒狀,其周圍有少量原生質。肌纖維與肌纖維之間、肌束與肌束之間有複雜的結締組織相聯。對病鱉心臟切片的觀察發現,其心肌纖維之間有大量的紅細胞浸潤,病變早期心肌纖維腫脹; 隨著病情發展,細胞核消失、肌纖維排列紊亂、斷列,呈變形和 壞死變化。
腸 鱉腸約為鱉體長的4~5倍。整個腸內部上皮組織大致相似。腸前部較闊,內面褶層深,隱窩窄,褶與褶可相連形成網狀; 腸的中部和後部褶的深度及複雜狀況漸減。在正常鱉腸的橫切片中,其褶層的上皮細胞呈柱狀,細胞核橢圓,細胞在褶頂展列如扇狀。從病鱉腸的橫切片中可看到其腸壁組織的病變以黏膜層最為突出,其他各層組織亦受到損害。黏膜褶上皮細胞壞死解體、腸絨毛斷裂、固有層的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腸腔中有大量壞死解體的腸上皮細胞和紅細胞。
肺 肺表面為上皮組織所包圍,下面是結締組織,其中有橫紋肌,毛細血管很豐富。在正常鱉肺的組織中,細胞呈立方狀或多角狀,細胞核為圓或橢圓,有黏液細胞分布於上皮組織里。上皮細胞的原生質嗜酸性,經伊紅染色著色很深。病鱉肺表面的上皮細胞核碎裂,細胞壞死、消失,組織結構發生改變,肺葉邊緣模糊不清; 局部組織鈣化,新生肉芽組織可將鈣化組織包裹起來。
上述結果表明,感染了病毒的鱉的肝、脾、腎、心、腸、肺等器官的組織和細胞均不同程度地受損,肝和脾的病變程度較其他組織尤為嚴重。這說明肝和脾是中華鱉病毒 (TSV) 重要的靶組織。肝和脾的細胞在感染病毒後,複製擴增的病毒可通過血液循環系統擴散到其他組織,造成各個器官都發生嚴重病變。在觀察病鱉6種器官病變狀況時發現它們都不同程度地表現為出血和水腫,這說明由於病毒的入侵及在宿主細胞內的增殖,使細胞核遭受損害、細胞腫脹、壞死; 毛細血管擴張,小血管壁廣泛受損,並因此激活了凝血因子,產生了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形成微血栓。在耗去大量凝血因子的同時,更加重了出血,使循環血量減少,氧和營養物質得不到正常供應,代謝廢物也得不到及時運送。正常代謝發生障礙,引起髒器組織梗死樣病變,普遍出現壞死,喪失功能,這可能就是病毒感染引起鱉快速死亡的直接原因。脾作為造血器官,當其組織病變壞死時,勢必影響其造血功能,進而造成鱉體內抗病原體的重要防線——細胞免疫系統產生功能缺陷,使病毒在鱉體內增殖有了可乘之機。因此,被感染的鱉一方面不能對已入侵體內的病毒立即作出排除或殺滅反應; 另一方面也使細胞免疫應答的信息無法快速有效傳遞,鱉的體液免疫功能就難以發揮出來。免疫系統遭受破壞、免疫功能就減弱或喪失,這是當鱉一旦被病毒所感染,表現為體力不支,易受菌類及其他病原體複合感染的根本原因之一; 同時,病毒在同一水體的鱉群中可迅速擴散,導致病毒病的流行和暴發。
TSV引起宿主死亡的細胞病變 對病鱉組織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同時見有以染色質高度凝集和邊緣化、核碎裂並形成 “凋亡小體” 等表現有典型的類似於細胞凋亡 (apoptosis) 形態變化的細胞,和以核膜崩解、線粒體外膜膨大、細胞膜破裂、細胞質嚴重液泡化等表現為壞死 (necrosis) 性變化的細胞。DNA片段化分析表明,感病鱉組織細胞的DNA發生了嚴重的片段化,且以肝組織細胞的DNA片段化最為嚴重。這一研究揭示,中華鱉病毒導致宿主死亡同時存在凋亡和壞死兩種細胞病變機制 (張奇亞等,1997)。
病原 從患病鱉組織中分離提純的TSV復染後經電鏡觀察,可見病毒粒子呈球形、大小直徑約為30nm。TSV有5條結構多肽,其分子量分別為85、60、55、18和12Kd。將無論是經過濾除菌、還是未經過濾處理的病鱉組織粗提液接種到培養細胞上,都能很快見到細胞被病毒感染後出現的病變。
TSV的檢測 有幾種方法在實驗室已可用於TSV的檢測,這包括對培養細胞的感染、中和試驗、電鏡觀察等,但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正在研製TSV的抗血清,一旦獲得足夠量高效價的TSV抗體,就可建立和利用靈敏、方便的免疫學方法對TSV進行檢測診斷。
中華鱉病毒病的防治 一般認為,動物在高密度等脅迫條件下養殖易被病毒、細菌等傳染性病原體侵染。中華鱉是我國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水產養殖業,鱉病的暴發流行與在密集條件下養殖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人們對 “健康養殖”或 “生態調控” 等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意義有著越來越明確的認識。其主要措施是: 建立符合生態要求的設備及環境條件; 全面實施科學餵養和管理方案; 建立檢疫制度,阻斷病原入侵及傳播途徑; 增強鱉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綜上所述,水產養殖動物病毒病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最近在中國科學技術 協會編印的《病蟲害防治綠皮書》已刊載了有關中華鱉及特種水產養殖動物病毒病防治研究的建議,這表明水產動物病毒病的研究已為有關部門所關注,但要切實減輕病毒病造成的損失,人們還要付出極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