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白底板病

鱉白底板病,是自1996年來出現的疑難鱉病,是目前對鱉的危害最為嚴重、死亡率最高、治療難度最大的鱉病。

白底板病是自1996年來出現的疑難鱉病,是目前對鱉的危害最為嚴重、死亡率最高、治療難度最大的鱉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致全部死亡。目前,該病病原爭議較大,已見報導的病原有:①細菌:病原是嗜水氣單胞菌、變形桿菌和遲緩愛德華氏菌。②病毒:球形病毒直徑80nm,③交叉感染:病毒感染後繼發細菌感染而死亡。筆者認為,根據治療時添加維生素,效果特別明顯的結果分析,可能是由於鱉的飼料營養中缺乏維生素,使得鱉的免疫力下降如缺Vc、Ve可致機體貧血、細胞色素減退,使得鱉的免疫力下降,為病毒感染打開大門,繼發細菌感染,致病微生物共同作用破壞鱉的內臟器官,造成內出血,引起嚴重貧血而窒息死亡。今年廣東省一養殖場今年飼養的成鱉,除1個池子長期投餵鮮魚外,其餘8個餵配合飼料的鱉池全部暴發白底板病,充分證明了不合格的飼料是致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白底板病的典型症狀為體表完好無損、底板呈紙白色、肌肉、腸、胃失血蒼白,腸內有凝血團塊,肝臟腫大呈土黃色。
&nb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