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鱁鮧
鱁鮧 zhú 1.魚鰾﹑魚腸用鹽或蜜漬成的醬。
-
鮧魚鰾
【別名】鯰魚鰾 【功能主治】止血;斂瘡。 【用法用量】內服:炙,研末,每次6g。
-
鮧魚
中文學名:鮧魚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分布:生活於江河、湖泊和水庫中,白天多棲於水草叢生的底層,喜夜出覓食,食物大都為小型魚類。
鮧魚 正文 異名 來源 動物形態 -
鮧魚尾
鮧魚,中藥之一。為鮎魚科動物鮎魚的尾部。主治治口眼歪斜。
鮧魚尾 正文 來源 功用主治 配圖 -
鮧魚涎
鮧魚涎,為鮎科動物鮎魚皮膚分泌的粘液。主治三消,鮧魚涎,溲黃連末作丸,飯後烏梅煎次,下五,七枚,渴便頓減。方出《本草圖經》。
鮧魚涎 正文 來源 功用主治 配圖 -
鮧魚目
鮧魚目,主要成為鮎魚科動物鮎魚的眼睛,有治刺傷中毒水等功效。
鮧魚目 正文 來源 功用主治 配圖 -
逐夷
(1).即鱁鮧,河豚肉。《 南齊書·良政傳...》:“蓋鯸鮧,河豚白。蜜漬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氣。貧家不易得。鯸鮧誤為鱁鮧,又作逐夷。” (2).醃魚腸。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
鱁
鱁初解 音:zhú 鱁詳解 詞義:【鱁鮧】一種食品,即魚腸醬。《齊民要術》卷八:“作鱁鮧法:取石首魚、魦魚、鰡魚三種腸肚胞,齊淨洗空...乃好,熟時下姜醡等。”又《本草綱目•鱗部四》“鱁鮧”李時珍集解:“沈括...
鱁初解 鱁詳解 -
魯菜
發展歷史“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史記·貨殖列傳》)。”山東位於黃河下游,氣候溫和,省內匯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
發展歷史 風味特色 常用技法 技藝絕活 文化傳統 -
鯷
。弟聲。此字詩爾雅釋文、廣韻作鮧。從夷。文選蜀都賦及玉篇作鮷。未知孰是。以...曰。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為鮧。葢鮷鯷鮷三形一字。同大兮反。而鮧則別一字...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古籍解釋 音韻集匯 魚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