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鮑慶梅“在生產一線工作,老是會碰上檢修,那時候剛畢業,就想多學點東西,所以人家休息了我還在加班。”鮑慶梅談起10年前的事,娓娓道來,“剛進公司那一年,公司從美國進了一台倒角機,由於大學學的專業是機電一體化,所以我全程參與了調試。”慢慢地,鮑慶梅已經能夠熟練掌握線切割和倒角技術,很快成為了一名技術員。
成為了技術員的鮑慶梅並沒有因此而懈怠,而是更加努力地對技術工藝進行攻堅。“2001年,公司進了幾台日產設備,前來指導操作的技師是日本人。本來他有翻譯的,後來那個翻譯不知道什麼原因走了,我因為大學的時候輔修了日語,所以就被趕鴨子上架了。”鮑慶梅談起那段經歷顯得有些興奮,她告訴我們,那次的翻譯經歷得到了日本技師的稱讚,但常碰到的專業用詞翻譯難又刺激了她的學習神經,通過自學,她順利通過了日語四、二級等級考試。從那時起,她便兼任了日語翻譯。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張光明在評價鮑慶梅時這樣說道:“她很努力,肯學肯鑽,是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對線切割和倒角的設備和工藝都有一定研究。”正是因為這樣,2003年她被公司派往日本學習多線切割機技術,“那段時間又要當翻譯,又要具體操作,再加上日本人做事很認真,經常加班,搞得我們很疲勞,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同時日語水平和技術水平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2004年她成為了一名車間管理人員,她的“人性化管理、科學化管理、以數據說話”的管理原則,使得她車間的成品率逐年提高。2008年,萬向矽峰在工業園區投資了一個新項目。當時鮑慶梅還在老產區上班,有一天,她接到任務去新產區調試機器,她二話沒說騎著車就出門了。“那時候,老車間也有任務的,新機器的調試只能在晚上,常常要加班到11點。”說起這些困難,她似乎有些輕描淡寫。經過一個多月的突擊,她和同事們已經能夠熟練掌握整個工藝流程,順利地完成了公司交給的任務。 雖然是車間管理者,但車間裡的同事都親切地叫她“包子”。線上切割車間,記者看到鮑慶梅正在指導工人操作機器。技術員汪利鋒告訴記者:“她跟我們的關係就像哥們或者戰友,有一次,我們引進了一台新線切割設備,面對生產技術的一片空白,包子就帶領我們組成了工藝攻關小組,克服了一個個困難。”
萬向矽峰的三個“工人先鋒號”都在鮑慶梅的車間,有省里的,也有縣裡的。鮑慶梅說,人生的價值要通過努力才能體現,今後的人生路上,她會更加努力,和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