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元愷:炎黃風情--24首中國民歌主題管弦樂曲 (附CD)

在國內,《炎黃風情》還被國家教育部選定為中學音樂欣賞教材。 作者介紹鮑元愷出生於1944年,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1973年起在天津音樂學院任教,並在南開大學、台灣南華大學等多所大學任兼職教授。

內容介紹

《炎黃風情——24首中國民歌主題管弦樂曲 》是天津音樂學院鮑元愷教授於1990-1991年創作的一部以西方交響音樂形式展現中國漢族民歌神韻的大型組曲,1991年由王鈞時指揮天津交響樂團在天津首演。15年來,這部作品先後在天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台北等各大城市陸續上演,並走出國門,先後登上了亞洲、歐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非的許多都市的音樂廳,成為在國內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國當代管弦樂作品和北京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的保留曲目。在國內,《炎黃風情》還被國家教育部選定為中學音樂欣賞教材。這部作品先後被改編為弦樂四重奏、銅管五重奏、木管五重奏、民樂合奏曲、彈撥樂合奏曲、鋼琴曲、電子琴曲和管樂隊合奏曲等多種版本,著名畫家還為這部作品創作了24幅大型重彩工筆畫,使它以多種藝術形式獲得了更加廣泛的傳播。此次《炎黃風情》經作者再次修訂,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2006年最終版總譜,音樂會前還在音樂學院音樂廳隆重舉行了《炎黃風情》總譜首發式。

作者介紹

鮑元愷出生於1944年,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73年起在天津音樂學院任教,並在南開大學、台灣南華大學等多所大學任兼職教授。先後獲國務院頒發的首批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首屆音樂作品金鐘獎和文化部頒發的第七屆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2005年起受廈門大學之邀,任廈大藝術學院特聘教授。
鮑元愷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其代表作有交響系列《中國風》、清唱劇《江姐》、第一交響曲《人民的兒子》、第二交響曲《烽火素描》和第三交響曲《京劇》等大型音樂作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