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截止至2010年,該村委會有耕地總面積3250畝(其中:田980畝,地270畝),人均耕地2畝,
主要種植玉米、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2964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92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44畝,主要種植核桃、草果、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畝;草地204畝;荒山荒地10573畝,其他面積37500畝。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委會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
有494戶通自來水,有49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6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6戶。該村到魯掌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公里,距離集貿市場9公里。該村委會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4輛,機車7輛。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80畝,有效灌溉率為30.1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5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5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5萬元;
畜牧業收入15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459頭,肉牛74頭,肉羊986隻);林業收入68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44萬元;工資性收入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8人,在雲南省內務工19人,到雲南省外務工9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核桃、草果,主要銷售往瀘水縣。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桑蠶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494戶,鄉村人口1571人,其中男性825人,女性746人。其中農業人口1571人,勞動力955人。該村以傈僳族為主,其中:漢族223人,傈僳族1139人,彝族172人,其他民族37人。全村參加養老保險757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71人,享受低保560人,五保戶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魯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魯掌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沒有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及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10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09人,
距離魯掌鎮中學10公里。該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5人,其中小學生109人,中學生46人。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5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或民眾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集體村務開展情況及財務收支狀況。
基層組織
到2010年,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黨小組,共有黨員36人,少數民族黨員36人,其中:男黨員31人,女黨員5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18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4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基礎設施差,路基不穩,道路尚未硬化,遇到雨天,就會堵路,交通不便;村委會地基下沉,造成房屋開裂,給村委會辦公帶來極大的不便。農民生產生活極其困難;人蓄飲水水質不達標,大部分民眾飲水較困;民眾住房極其簡陋;民眾無經濟收入來源。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向上爭取工程項目,促進各項公益事業發展;大力發展泡核桃種植及其它經濟作物的種植,鼓勵閒置勞力外出務工,組織民眾興修水利,減決民眾人蓄飲水困難;大量種植適合的經濟林木以及生豬、羊的養殖,以增加民眾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