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因為與2500年前的魯國(今滕州)那位著名的建築工匠魯班同名,使得仁懷境內的魯班場就有了讓人宛轉聯想的人文空間。可魯班場之所以被學者們寫進長征的紅色經典,似乎與工匠無關。如果執意要找尋一點巧合的蛛絲馬跡其實也不難,比如魯班曾經製造過攻城的雲梯、弓箭之類的冷兵器,而魯班場則經受了現代炮火的洗禮。
現代傳奇
牽強歸牽強,不過魯班場能夠成為一代軍事巨人毛澤東神來之筆的點“晶”之處,是有其特定的機緣的。那場被譽為世界經典戰例的紅軍四渡赤水,之所以盪氣迴腸,風雲譎惑,就因為它是決定紅軍存亡的生死較量。遵義作家黃先榮先生在專著《紅色記事》中寫道:“那是一段非常緊張危急的時期,川黔滇邊區周鏇餘地狹小,蔣介石又調集了川黔滇桂湘五省軍隊加上中央軍重兵雲集,圍追堵截,敵我之間互相穿插,生死之交勝敗之別,常常決定於瞬息之間,紅軍作為被打一方,一步不慎,滿盤皆輸。”
地理位置分析
魯班場是紅軍通往茅台渡口的要道,茅台渡口是紅軍三渡赤水的必經之地,兩地雖然相距只有20公里,卻山勢險峻,地形複雜。魯班場三面環山,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蔣介石派悍將周渾元在此修築碉堡,一是要他成為當關之勇夫;二是讓他在援軍到達後,做里外夾擊的內應。這讓處在魯班場、鴨溪一帶狹小地域中的紅軍面臨尷尬:若強行渡河,必陷於背水一戰之絕境;若另闢蹊徑,集中兵力攻擊側面的打鼓新場,則可能導致腹背受敵。對此,戰術多變的毛澤東早已料到。他決定出其不意,以攻為守,突襲魯班場,直接以軍事與周渾元對話。周渾元畢竟不同於山野草莽,他憑藉裝備的精良和位置的險要,還有即將到來的援軍壯膽,面對紅軍的猛烈圍攻,進行了拚死的抵抗。一時間,小小的魯班場炮火轟鳴,硝煙瀰漫!
毛澤東對戰局的把握總是恰到好處,為了減少傷亡,他在讓周渾元感到了的紅軍勢大力沉的一擊之後,突兀地撤出戰鬥,使得對手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於是,龜縮堡內,不敢貿然出擊。這正是“老毛”所要的效果。打魯班場雖然未能取得預期的勝利,甚至以“失利”收場,但大大地挫傷了周渾元的銳氣,讓蔣介石“一夫當關”的計畫成為一相情願。魯班場從而為紅軍順利西渡,跳出敵人的重重包圍,實現四渡赤水總的戰略目標,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理論價值
這是紅軍長征史上精彩戰例中的精彩瞬間,精彩之處並不在於戰鬥進行得如何慘烈,而是它在整個戰局中的作用和影響。就如同《三國演義》里的官渡、赤壁,軍事家們鬥智鬥勇,大手筆與大智慧背後的神秘與玄機往往決定著戰爭的走向與成敗。而在四渡赤水之軍事捭闔的盤子上,魯班場也許只是一個點,卻極其地要害,就好比圍棋里關乎全局的“筋”。我以為,魯班場之戰正是一個晶點:首先它是軍事智慧的結晶,反映了作為指揮者的毛澤東不僅有縱覽全局的胸懷、還具有洞微燭幽的敏銳。其次,魯班場之戰是戰略眼光的結晶,在四渡赤水的運動戰中,如果說蔣介石是走一步看一步、或者看兩步的話,而毛澤東則是走一步看到了三步、四步或者更遠,使得蔣介石總是慢了半拍,疲於奔命。第三,魯班場之戰是戰略家氣魄的結晶,為了完成四渡赤水的“鴻篇巨製”,面對懷疑與歧見,毛澤東有時循循善誘,曉以利害;有時力排眾議,坦陳胸襟。即便是大敵當前,也以其超乎尋常的冷靜與定力,從容地運籌帷幄。
也許,“筋”與“晶”的吻合,恰恰是毛澤東獨具慧眼,深思熟慮過後而瞭然於胸的勝算。其中的奧妙,不要說敵人無法破解,就是朝夕相處的軍事將領們,一開始也不曾參透。這或許是當時前線的一些指揮官,對攻打魯班場產生誤解與牴觸的原因之一吧!
歷史的最後定格,隨著快速流逝的光陰距我們越來越遠,而一代一代學者們研究的熱情與成果離我們愈來愈近。魯班場的得與失,理論界似乎還存在分歧,研究者們不畏艱苦的跋涉與執著堅定的探索,為的是還原歷史的真實。在我看來,這正是長征留給仁懷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她的拓展與延伸,正是紅色經典與飄著國酒醇香的人文風景在黔北大地上最完美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