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區。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處於北萊茵-威斯伐倫州(Nordrhein-Westfalen)內。魯爾區是以採煤工業起家的工業區,隨著煤炭的綜合利用,發展了煉焦、電力、煤化學等工業,進而促進了鋼鐵、化學工業的發展,並在大量鋼鐵、化學產品和充足電力供應的基礎上,建立發展了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重型機械製造、氮肥工業、建材工業等。魯爾工業區在處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時十分重視礦區的環境修復。

簡介

通常將魯爾煤管區規劃協會所管轄的地區,作為魯爾區(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積459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1.3%。區內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達57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9%,核心地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700人;區內5萬人以上的城市24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過50萬人。魯爾區南部的魯爾河與埃姆舍河之間的地區,工廠、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網交織在一起,形成連片的城市帶。

魯爾區的工業是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戰後又在西德經濟恢復和經濟起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工業產值曾占全國的40%。現在仍在德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魯爾工業區突出的特點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形成部門結構複雜、內部聯繫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區工業綜合體。魯爾區是以採煤工業起家的工業區,隨著煤炭的綜合利用,發展了煉焦、電力、煤化學等工業,進而促進了鋼鐵、化學工業的發展,並在大量鋼鐵、化學產品和充足電力供應的基礎上,建立發展了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重型機械製造、氮肥工業、建材工業等。同時,為大量產業工人服務的輕工業,如服裝、紡織、啤酒工業等也有了很大發展。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消費量逐漸增加,魯爾區的煉油業和石油化工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70年代以後,電氣、電子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現在,魯爾區生產全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2/3,電力、硫酸、合成橡膠、煉油能力、軍事工業等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戰後在世界一些以採煤工業起家的老工業區嚴重衰退的時候,魯爾區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是與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調整區內的經濟結構與部門結構分不開的。

魯爾區有著發展工業的優越條件。首先,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為東西歐往來的“聖路”地帶,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地處歐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中,又位於歐洲經濟最發達的“金三角”內,西距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成員國法、荷、比、盧的工業區很近,北距共同體成員國丹麥以及瑞典南部工業區不遠,東北、南面又鄰近本國下薩克森的經濟重心區漢諾瓦—沃爾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業區和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的萊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道夫為中心的工業區。便於工業區間以及與歐洲共同體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第二,魯爾區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地質儲量為2190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3/4,其中經濟可采儲量約220億噸,占全國90%。魯爾區的煤炭煤質好,煤種全,為優質硬煤田,可煉優質焦炭的肥煤占儲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為3~18%)和硫分(為0.5%~1.5%)都低,發熱量高,其中肥煤的發熱量高達8600大卡/公斤。第三,水陸交通便利。萊茵河縱貫全區南北,從萊茵河口上溯的7000噸級海輪和8000噸的頂推船隊,可直抵杜伊斯堡港。從杜伊斯堡到荷蘭邊界的萊茵河段,年均運輸量達1億噸,並可通過河口的鹿特丹港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往來。區內還有溝通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條運河網,總長達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大小河港74個,河道與港口均已標準化,可通行1350噸的歐洲標準貨輪。同時,魯爾區東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運河,經埃姆登港與海外聯繫。所以,雖然魯爾區地處內陸,但由於它有著方便的水運條件,特別是萊茵河通海航運,使得它與沿海地區同樣具有廉價運費條件。鐵路運輸與河運同樣發達。區內鐵路密度非常大,營運里程達9850公里,占全國近1/5,多東西走向,從巴黎通往北歐和東歐的鐵路,由本區穿過,哈根是德國最大的貨運編組站。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是區內及其它工業區聯繫的紐帶,從德國西部通往柏林和荷蘭的高速公路均從區內通過。魯爾區公路汽車行駛的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一倍,達每公里55輛。第四,魯爾區既是生產中心,又是消費中心。以魯爾區為核心,方圓100公里內,是德國最大的消費核心,這裡集中了5個50~100萬人和24個10~50萬人的城市。魯爾區生產的70%以上的煤炭和鋼鐵在此範圍內加工、消費。埃森是魯爾區最大的工業中心,人口61.5萬人(1987年)。位於魯爾區中部。早在19世紀就成為魯爾地區採煤、鋼鐵生產中心,後成為德國最大壟斷集團——克虜伯軍工廠的發跡地。現為魯爾區最大的機械製造和電氣工業中心,輕重工業都發達。杜伊斯堡人口55萬人,位於萊茵河與魯爾河交匯處,是歐洲最大的河港,也是魯爾區對外聯繫的門戶。萊茵河西岸,鋼鐵廠林立,在南北長17公里,東西寬7公里的沿河狹長地帶,集中了13個鋼鐵廠,擁有3000萬噸鋼鐵生產能力,所以杜伊斯堡有“鋼鐵城市”的稱號。此外,重型機械、煉油、石化、有色金屬冶煉、造船等工業也很發達。多特蒙德位於魯爾區東部,多特蒙德—埃姆斯運河的迄點。人口59萬人。是魯爾區發展歷史悠久的採煤、鋼鐵工業中心,隨著魯爾區鋼鐵工業的西移,這裡發展成多種工業中心,以啤酒釀造、重型機械、化學和電子工業最重要。

70年代以來,隨著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的衰退,魯爾區與世界其它老工業區一樣面臨著結構性危機,使魯爾區在德國經濟中心的地位下降,現在其工業產值僅占全國不足1/6。為此魯爾區開展了區域整治,首先發展新興工業和輕工業,促進區內經濟結構多樣化;第二調整區內生產布局,開發原來相對落後的萊茵河左岸和魯爾區北部,與此同時拓展南北向交通網,以利新區開發;第三大力發展文教科研,推進原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整治環境,消除污染。

魯爾工業區不像其他工業區,它風景如畫,被人們譽為花園工業區。

啟示

這么好的工業區,是不是該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中央作出了關於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重大決策。東北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業及裝備製造業基地,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上看與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有異曲同工之妙。

德國魯爾工業區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由資源開發到資源枯竭、由鋼鐵振興到企業沒落的經濟陣痛。但是通過清理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魯爾工業區經濟迅速走出了低谷,從以煤炭和鋼鐵工業為中心的資源型生產基地,轉變為以煤炭和鋼鐵生產為基礎,以電子計算機和信息產業技術為龍頭,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的新型經濟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的成果。由此我想到,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經驗對於我們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於是,利用我在瑞士聖·加倫大學工作的機會,赴德國魯爾工業區實地考察,希望從德國成功的經驗中悟出一些道理,為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獻計獻策。

不同的社會體制

相似的經濟問題

國際經濟發展規律告訴我們,凡是較早發展起來的地區走向相對衰退,主要是因為它們擁有較為不利的經濟結構。德國魯爾工業區與中國東北老工業區雖然相距萬里,但由於具有同樣的資源優勢,所以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都經歷了相似的過程,即:由資源開發到經濟繁榮,再由資源枯竭到經濟衰退。問題的關鍵是衰退後的魯爾工業區經過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人們生活和諧寧靜,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蔚藍色的天空下綠樹成蔭鮮花遍地,該地區的經濟在新技術的帶動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那么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呢?

回顧歷史,溫故而知新。德國魯爾工業區是以煤炭和鋼鐵為基礎、以重化工業見長的重工業區,二戰前由於煤炭資源豐富,鋼鐵市場需求強勁,就業情況良好,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隨著戰爭的爆發及結束,戰敗後的德國經濟一派蕭條,加之煤炭資源的日趨枯竭,重化工經濟結構的弊端越發明顯,傳統的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開始走向衰落。很多煤礦和鋼鐵廠紛紛倒閉,大批的工人開始下崗失業。據有關資料介紹,1957年至1968年原聯邦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47.8%,而魯爾區只增長了80%。截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煤炭工業就業人數已降至7萬人左右,鋼鐵業減少了4萬多個工作崗位,造船業職工人數減少2/3,失業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與此相對照,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政府集中了300多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創建的“新中國工業搖籃”——東北老工業區也是以資源型的煤炭工業、石油工業、鋼鐵工業、機械製造業、化學工業見長,曾經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由於國家投資政策上的失誤,在過去幾十年建設中對東北地區的工業建設只抽血而不輸血,只重視對重工業建設規模的投資,而忽視了對傳統企業的改造,特別是忽視了資源型城市在資源枯竭後的轉產改造工作。以遼寧省為例,遼寧省有4個資源型城市,現在都面臨著資源枯竭、下崗失業情況嚴重的局面。其中,撫順市資源開採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占失業總數的16%,資源開採業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僅礦區就有3.6萬戶,占總數的54%;本溪市資源開採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占失業總數的2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總戶數達3.8萬戶。四個城市享受低保的人較多,有的已占市區人口1/4。這種情況使城市的第三產業很難衍生,直接影響第三產業的發展。而多渠道加快開發第三產業就業崗位,是對資源型城市就業工作的重大挑戰,也是相當緊迫的任務。

此外以自然資源為依託的老工業城市還面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地陷區職工住宅轉移安置、貧困下崗職工子女教育、就業等一系列問題。

魯爾區的經驗告訴我們什麼

德國魯爾工業區經過多年的改造已經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果。目前,魯爾工業區已經從德國的煤炭及鋼鐵製造中心逐步變成了一個以煤炭和鋼鐵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的新經濟區。他們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老企業的改造先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

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改造起始於1968年,他們首先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對傳統的老礦區進行清理整頓,對那些生產成本高、機械化水平低、生產效率差的煤礦企業進行關、停、並、轉,並將採煤業集中到盈利多和機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業中去,調整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對其他大型企業改革也採取了基本穩定的政策,儘量實行漸進的方式。對於大企業的破產相當慎重,以免引起社會震盪。

其次,加大開放力度,努力吸引外來資金和技術,在加快老企業改造的同時,大力扶持新興產業。

這樣做至少可以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新興產業(主要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首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以遺傳工程為首的生物技術產業)可以迅速的積累資金,為老工業改造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援助;第二可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此,魯爾工業區所在地的北威斯伐倫州還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來資金。例如:凡是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到北威州來落戶,將給予大型企業投資宥28%、小型企業投資者18%的經濟補貼。優惠的政策加上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北威州的新興產業有了高速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威州從事電子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企業超過了11萬家,各類電信公司38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位於魯爾工業區內。

第三,築起“社會保障”的大堤。

魯爾工業區另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經驗是政府為每一個公民都築起了“社會保障”的大堤,使得生活在那裡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魯爾工業區由於資源枯竭使得相當一大批工人失業,為了保障失業者能夠安定的生活,德國政府為他們建起了必要的“社會保障”。在這裡,完善的保險制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德國保險業的基本險種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補貼)、以及公職人員退休金和職工病假工資等。在這個福利網中開銷最大的項目是養老金,年支出額達750億歐元左右,占直接支出總額的1/3。支出占第二位的醫療保險,占支出總額的1/5。目前德國國民中大約有 88%都處在法定的醫療保險系統之中。占支出份額較大的其他開支項目依次為失業補貼的勞動就業促進措施、公職人員退休金以及職工病假工資等。

第四,實施礦區生態恢復建設與環境保護,為失業職工創造再就業機會。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魯爾工業區的資源型城市在採礦開發過程中,對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氣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地質環境破壞誘發的各類問題日漸突出,因此一些礦區的環境修復已成為該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首要任務。魯爾工業區在處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時十分重視礦區的環境修復。把煤炭轉型同國土整治結合起來,列入整個地區發展規劃,並為此專門成立整治部門,負責處理老礦區遺留下來的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當一個企業關閉後,他們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對關閉後的企業進行科學的環境評估,制定出周密的整改規劃,科學地對環境進行整體改造,以期迅速抹掉老礦區的痕跡,並在企業原址上建設城市居民住宅小區、娛樂中心、栽樹種草等。今日的魯爾已成為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吸引外資最主要的地區,同時大量增加了就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