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口村

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李姓建村於大山西口外的魯爾廟旁,故命村名魯爾口,後演變成魯口村。 魯口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8′,北緯36°36′。東與古莊頭村、黃埠崖村為鄰,西與西趙家莊交界,南靠丁字嘴碼頭,北與大山所村接壤。原屬大山所鄉,2000年底隨大山所鄉撤併,隸屬辛安鎮。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4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有海灘171公頃,主要灘涂養殖品種有泥螺、文蛤、雜色蛤、 蟶等;有漁船118隻,主要海產品有蟹子、對蝦、色蝦、鯛魚、鮁魚等。 2002年,全村920戶,2640人。全村均為李姓,漢族。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4年成立魯口國小。1956年成立魯口完小。1967年,由聯辦村共同出資15萬元修建新校舍,成立了魯口聯辦中學。1978年聯中改為三年制,有教職工30多人,學生500餘人。1984年,成立了魯口學區。1998年,村投資5萬元,改造校舍36間。2000年,投資5萬元,建起了微機室。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20人,村民中獲助理會計師職稱者1人、助理農藝師3人、會計師1人、醫師4人、農技師1人。 1994年,魯口學區被評為海陽縣花園式學校。1997年,本村被評為海陽市科普村。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60公斤,全村收入55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種運輸車130輛,機車120輛,電話680部,彩電600台,電冰櫃118台,洗衣機18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村民人均居住面積為9平方米。1987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1987-2000年,全村統一規劃新房區3.8萬平方米。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1平方米。 集體福利自1962年始,對孤寡老人實行“五保”待遇。1971年,成立了村合作醫療站,村民平常用藥藥費報銷50%,農戶飼養的毛豬平常用藥報銷50%。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投資10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2年,購買了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84年始,對烈屬、軍屬、殘廢、復員軍人實行優撫補助政策。1987年,投資15萬元修建了自來水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1992年始,對老黨員老幹部實行生活補助。1997年,投資7萬元新建起幼稚園。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李明齋由槐家泊村李桂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5年1月成立黨支部,楊淑芹任黨支部書記,李文津任組織委員,李文言任宣傳委員。在黨支部領導下,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進行了土地改革運動,組織支前隊180餘人次。抗日戰爭時期有26人參軍,解放戰爭時期有79人參軍,其中有27人為革命捐軀,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較大的貢獻。1949年10月,全村有25名黨員,其中有4名女黨員。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14個,黨員119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楊淑芹、李西興、李振西、李華南、李德太、李德三、李尚聰、李敏、李炳坤、李存旭。 1987年起,李存旭任黨支部書記。1996-1997年,村黨支部連續兩年被評為海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李文言、李華南、李炳湖、李德太、李振志、李雲梯、李敏、李守、李厚、李雲照、李仁國、李雲進、李存旭。2002年4月,李存旭當選為村委會主任。李仁國任職期間,多次被評為優秀村委主任、先進工作者。 2000年,本村被授予山東省農業普查先進單位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