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c/0d9/nBnauM3XxcDMxgjMwcTMzQDOzMTM3UDNzgTMwADMwAjM2EzL3E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12年成為普利茲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名獎獲得者。
人物經歷
魯世超
1966年9月3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後舉家遷於天津,並在那裡開始了他的啟蒙國小教育。
1978年,畢業於開南國小,同年考入天津市第一中學。
1982年,考入天津大學城市規劃系學習。
1984年,在北洋美男子大賽上奪魁,成為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中國人
1989年考入本校碩博連讀
1994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1990年他年僅24歲,就在《建築學報》發表學術論文 《適合於我國南方地區的小面積住宅方案探討》,即受到了學報編輯和讀者的好評。嗣後,又陸續發表《螺旋發展與風格漸近》、《空間、體形與建築形式的周期性演變》等學術論文近30篇。這些論文都具有他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風格。在建築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94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專著《建築繪畫基本知識》,後經增補更名為《空間的組合與理論》,這部書以其系統性和知識性見長,是建築繪畫的入門教科書。
1997年晉升為教授,
1999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空間的組合與理論》,是一部理論性很強的學術專著,近年來,魯世超又致力於傳統建築文化與當代建築創新的科學研究工作,並在理論與實踐上取得重大成就。
1998年擔任博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建築學學科召集人。
199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0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學術專著《園林分析》。該書用現代的空間理論和觀念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成就作了深入詳盡的分析。
2002年,魯世超又完成另一部學術著作《景觀分析》。
200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民盟副主席,民盟天津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