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魚鰾。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腎、肝經。
功效
補肝腎,養血止血,散瘀消腫。
主治
腎虛遺精,腰膝無力,腰痛,眩暈耳鳴,白帶,習慣性流產,血虛筋攣,產後風痙,破傷風,癲癇,再生障礙性貧血,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陰疽,瘺管,慢性潰瘍,皸裂,痛風,痔瘡。
相關配伍
1、治腦震盪後遺症出現的頭暈、耳鳴:制魚鰾25g(豆油炸),菊花15g,蔓荊子15g。水煎服,每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2、治白帶:魚鰾10g,豬蹄1隻。共放砂鍋內,加適量的水,慢火燉爛吃。(《中國動物藥》)
3、治赤白崩中:魚縼膠三尺,焙黃研末,同雞子煎餅,好酒食之。(《綱目》)
4、治食管癌,胃癌:魚鰾,用香油炸酥,壓碎。每服5g,每日服3次。(《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研末,3-6g。外用:適量,溶化或燒灰塗敷。
使用注意
胃呆痰多者禁服。
《飲食須知》:“脾胃虛者,宜少食之。”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常年均可捕撈。捕後,剖腹,取出魚鰾,剖開,除去血管及黏膜洗淨,壓扁曬乾或洗淨鮮用。溶化後,冷凝成的凍膠,稱為“魚膠”。
二、炮製方法
1、魚鰾:《傳信適用方》:“細研。”《醫學光筆記》:“切碎。”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烘軟,切段,晾乾。
2、蛤粉炒魚鰾:《本草述》:“以蛤粉炒成珠,以無聲為度。”現行,先用蛤粉放鍋內炒熱,再將切段的魚膠倒入,文火拌炒至表面呈松泡狀,深黃色,取出,篩去蛤粉。每魚膠10kg,用蛤粉5kg。
形態特徵
1、大黃魚:又名大黃花魚、大鮮、黃花、桂花黃魚、黃瓜、紅瓜、金龍、黃紋、大仲、紅口絲。體側扁,一般體長為40-50cm,大者長達75cm。頭較大,具發達粘液腔。吻鈍尖,有4個吻孔。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圓凸。口前位,寬闊而斜,下頜稍突出,牙細尖,上頜牙多行,外行牙稍擴大;下頜牙2行,內行牙較大。頦部具4個不明顯小孔。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骨後端有一扁棘,鰓孔大,鰓耙(8-9)+(16-18),細長。頭部和體的前部被圓鱗;後部被櫛鱗。側線鱗56-58。背鰭鰭條部及臀鰭鰭膜上被小圓鱗。體側下部各鱗片均有一金黃色皮腺體。背鰭Ⅷ-Ⅸ,Ⅰ-31-34,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臀鰭Ⅱ-8,第2鰭棘較長。胸鰭15-17。尾鰭楔形。鰾大,前端圓形,兩側具側枝31-33對,每一側枝最後分出的前後兩小支等長,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體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唇橘紅色。各鰭黃色或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2、小黃色:又名花魚、大眼、黃花魚、古魚、小黃花、小鮮、叫叫兒、厚鱗仔、小黃瓜。體側扁,一般體長23-26cm,大者可長達50cm。外形與大黃魚近似。主要差別如:鰓耙10+(8-20)。側線鱗50-62,背鰭Ⅸ-Ⅹ,Ⅰ-31-36。臀鰭II-9-10。鰾大,前部圓,兩側具側枝26-32對。每一側枝最後分出的前、後兩小支不等長;後小支短,前小枝細長。耳石梨形,較小。體黃褐色,唇橘色,各鰭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3、黃姑魚:體側扁,長一般為21-35cm,大者可達40cm以上。頭中大,稍尖突。吻短鈍,吻端有小孔5個。眼中大,上側位。口中大,亞前位,斜裂。下頜稍短於上頜,上頜牙細小,外行牙較大;下頜內行牙較大。頦部具小孔5個,中間小孔無皮突。鰓孔大,鰓耙(5-6)+(10-14)。頭的後部及體均被櫛鱗,側線發達,側線鱗51-53。背鰭Ⅹ,Ⅰ-28-30.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臀鰭Ⅱ-7,第2鰭棘粗大。胸鰭尖長。尾鰭楔形。體背側灰橙色。背側有許多深灰色波狀條紋,斜向前下方,但不與側線下方條紋相連。背鰭鰭棘上部暗褐色;鰭條部邊緣黑色,每1鰭條基底有1個黑色小點。胸鰭、腹鰭和臀鰭均橙黃色。腹面銀白色。
4、魚:體側扁,長一般為45-55cm。大者達80cm。頭中大,較尖突。吻短,鈍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大,前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外行牙擴大,犬牙狀;下頜內行牙擴大,亦犬牙狀。頦孔4個。前方2孔細小;後方2孔裂縫狀。鰓孔大,鰓耙6+(9-11).細長。吻部和鰓蓋骨被小圓鱗,體被櫛鱗。側線鱗50-54。背鰭Ⅶ-Ⅸ,Ⅰ-28-31,連續,起點於胸鰭基上方。臀鰭Ⅱ-7-8,第2鰭棘較長。胸鰭尖長。尾鰭楔形。鰾大,圓錐形,具34對側肢,交叉成網狀。耳石長圓形。體灰褐帶紫綠色,背鰭棘上緣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黑色縱條紋。胸鰭腋部上方有1個暗斑。其餘各鰭灰黑色。口腔淺灰色,腹部灰白色。
5、中華鱘:又名鱘魚、苦臘子。體延長,可達2m以上,背部略彎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基部寬厚,頂端尖,略向上翹。頭部被有光滑骨板。口下位,成一橫裂,上下唇不發達,有細小乳突,吻部腹面中央有吻須2對,等長,平行排列。眼小,鰓孔大,鰓耙薄而尖,約22枚。兩側頜部各有1塊骨板。體被骨板5行,縱列,背部正中一行較大,在背鰭前有8-14塊;後有1-2塊,體、腹側面各2行,體側骨板24-37塊;腹側骨板8-15塊。另在臀鰭前後各有1-2塊,尾鰭上葉有棘狀骨板1行。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54-66,位於臀鰭上方。胸鰭發達,著生於腹面,臀鰭32-41。尾鰭歪形,上葉發達。體背、頭部、鰭均為青灰色,腹面白色。
6、鰉魚,又名鱑魚。體長約2m,大者可長達5m以上。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前端略向上翹,頭部表面被有多數骨板。口寬大,弧形下位,前方有吻須2對。眼小,距吻端較近。左右鰓膜彼此相連,並向腹面伸展。體被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銳微彎的棘,背行骨板較大,黃色,10-16塊;體側骨板黃褐色,32-46塊;腹側骨板8-12塊;腹鰭基部後有不太明顯的骨板1-2塊。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43-57,後位;臀鰭26-36,起點在背鰭的後部下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背青黑色,兩側黃色,腹面灰白色。
生長環境
1、大黃魚:為暖溫性回遊魚類。棲息於60m以內近海的中下層。喜集群,食性廣,主要攝食小型魚類、節肢類等動物。能發聲,生殖期更盛。一生能多次產卵,產卵場均在河口附近或島嶼、內灣近岸淺水區。產卵期分春秋二季。懷卵量一般為20萬-50萬粒,卵浮性,球形,徑1.19-1.55mm,有無色油球1個。秋冬季隨水溫下降。魚群向南回遊越冬。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和南海。
2、小黃色:為溫水性底層魚類。喜棲息於軟泥或泥沙質海底。食性廣。能發聲,在生殖期常發出“咯咯”、“沙沙”聲。生殖期在北方海區於4-5月間產卵,懷卵量平均為7萬-15萬粒,卵浮性,球形,直徑1-1.45mm,有油球1個。秋末冬初,魚群南下作適溫回遊。我國分布於渤海、黃海和東海。
3、黃姑魚:為近海中下層魚類,以底棲動物和幼魚為食,有明顯的季節性回遊,於生殖期4-6月,由外海游向近岸產卵。懷卵量為51萬-174萬粒,卵浮性,球形,卵徑0.84mm,有透明油球1個。鰾能發聲。生殖期叫聲較大。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4、魚:為暖溫性地層魚類。棲息於水深15-70m、底質為泥或泥沙海區。主食小魚、蝦及蝦蛄等。有南北回遊習性,每年4-5月,從深水游向近岸作生殖回遊,產卵期5-8月,懷卵量70萬-200萬粒。產卵後,分散索餌,生長迅速。冬季南下向外海深水區越冬。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5、中華鱘:為近海和大江底層魚類,回遊性或半回遊性。5-6月間喜群集河口,主食動物性食物。性成熟需10年左右,10-11月溯江產卵,懷卵量約120萬粒,卵膜青灰色,徑約3.6mm,稍具粘性,成熟卵近黑色,甚為名貴。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及長江、黃河、錢塘江等流域。
6、鰉魚:為江河中下層魚類,多棲息於兩江匯合、支流入口及急流漩渦處,捕食其他魚類。性成熟遲,需17-20年,5-6月為產卵期,溯江產卵,卵深灰色,產卵約150萬粒。分布於東北,黑龍江流域尤為多見。
性狀鑑別
飲片性狀:魚鰾呈小方塊狀,黃白色或淡黃色,角質樣,半透明、質韌。氣微腥,味淡,嚼之有粘性。蛤粉炒魚鰾表面鼓起發泡,中間常空松,黃色。質酥脆,氣微香。
藥理作用
抗潰瘍作用。
現代套用
魚鰾丸:補肝腎、益精血。
相關論述
《綱目》:“鰾,即諸魚之白脬,其中空如泡,故曰鰾。可治為膠,亦名縼膠。諸鰾皆可為膠,而海漁多以石首鰾作之,名江鰾,謂江魚之鰾也,粘物甚固。此乃工匠日用之物,而江籍多略之。”
附註
魚鰾丸:孕婦禁用;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火熾盛,肺有痰熱,外感熱病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