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全鎮共轄17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有省、市、區駐魚單位26個。總人口15522人(其中農場總人口2092人)[其中:鎮農業人口14265人(其中農場農業人口1160人);非農業人口1257人(其中駐魚各單位工作人員238人,農場非農業人口932人)總戶數4966戶(其中農場1051戶),總土地面積9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2478畝(其中水地7500畝)。 有黨支部25個,黨員403人(其中農村支部17,黨員298〈女31〉)。糧食總產量5397噸,農業總產值464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396萬元,財政收入1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08元,集鎮居住人口7120人。
魚河鎮是榆林市轄鎮。1958年建魚河公社,1984年改設鎮。位於市區南部偏東,距市區37公里。面積120.9平方公里,人口1.3萬。西包、榆定公路在此相接。轄鄭家溝、南沙、魚河、新立、新建、梁渠、李家溝、王莊、高家窪、新莊科、許家崖、王新莊、房家溝、寺伙溝、米家園則、王沙窪16個村委會。農產有水稻、小麥、玉米、糜子、穀子、豆類、馬鈴薯, 特產蘋果、葡萄。
歷史文化
魚河是明清古鎮,早稱魚河堡,其新建原因還要從明正統二年(1437年)的一次戰爭談起。當時蒙古將領火篩等部入侵河套,南犯延綏,同年明廷即遣延綏鎮都督王禎統軍駐守榆林莊、魚河兒等“十八屯兵寨,始城榆林,增立屯堡,置墩台以偵伺韃靼”。《延綏鎮志》記載:“魚河堡,漢圁(無定河)陰地為黑土疙瘩。明正統二年(1437年),巡撫郭□置魚河寨於九股水。 成化十一年,餘子俊置今城,撤魚兒河軍守之。明代有“黑土圪垯”等名稱,是宋明以來北方重要的堡寨,依託榆林衛,作為邊防、屯兵之所。
從地理形勝來看,魚河堡西側為榆溪河與無定河的交匯處,東據白虎山,其城歲設在平川,但也是易守難攻,因此《延綏鎮志》稱其“系腹里上地”。魚河堡北可援榆林,南可障綏米,扼榆林、綏德之交通咽喉,有明一代便成為了蒙古與明王朝的必爭之地。對此,清初史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也曾有過論述:“魚兒河,榆林轉輸之要道也。其西北有亂峰墩、野豬峽,乃直衝魚河之徑。寇入魚河,則榆林、綏德斷而為二矣,故防禦最急。”據《延綏鎮志》記載,魚河堡城“周圍凡三里三百步,樓鋪一十五座。”當時魚河堡駐有經制守兵駐守軍丁500名,馬、騾250匹。為了更好地提高魚河堡的防禦能力,明穆宗隆慶年間(1567~1572年),延綏巡撫下令將魚河堡城牆加高至三丈(10米),萬曆四年(1576年)又磚砌牌牆垛口。
據《陝西文物地圖集》介紹,魚河周邊有白龍山遺址(新石器時代、漢代)、西岔戰國墓、鄭家溝遺址(戰國、秦漢)、鄭家溝漢墓等文化遺址和文物點,其中鄭家溝遺址中還曾出土了銅人、銅盤、銅盆、銅龜、銅鶴等器物。而在歷史地理學界長期就上郡郡治的論證中,魚河也一直被部分史學家認定為膚施縣的所在地。
魚河堡東依山區,西臨無定河主要支流榆溪河,扼守古長安至上郡之秦直道,今處於210國道於榆定公路交匯處,榆綏高速在魚河設有休息區與出口,西包鐵路在魚河設有魚河火車站,並建有煤炭集裝站。魚河距離榆林國際機場不足50公里,因此魚河堡是榆林境內重要的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魚河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撤鄉建鎮,經過當地人民的努力,將千百年來的鹽鹼地改良為有幾千畝水稻良田,是陝北地區少有的種植水稻的地區。也成為陝北的著名的魚米之鄉。所產大米因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甘甜可口、黏度適中、晶瑩剔透,曾經被《人民日報》稱為“珍珠米”,是魚河堡主要特產。本世紀以來經過地質勘探,探明魚河周邊的廣大地區,儲有世界上最大、最厚的岩鹽層,作為國家戰略物資,將為當地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解放戰爭期間,彭德懷元帥曾經帥西北野戰軍駐紮魚河,作為攻打榆林的指揮部。舊魚河堡有城牆,現存有北城門遺址。魚河堡有著名的“府城隍廟”,香火旺盛,每年的“府城隍岀府”儀式規模浩大,已經被認定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魚河(The Fish River),是奧蘭治河北岸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納米比亞南部最大的河流,全長約650公里。
魚河在馬林塔爾附近建有哈達普大壩,其形成的哈達普大壩水庫面積25平方公里,是納米比亞最大的湖泊。在大壩的下游,魚河在高原上切割出一條長160公里,最深處達550米的魚河峽谷,是納米比亞南部的著名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