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化石[艾青創作詩歌]

魚化石[艾青創作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魚化石》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78年創作的一首新詩。是詩人艾青“歸來”之後吟唱出的一曲獨具特色的歌。作為詠物詩,它藉助對一種生物被無故塵埋的血淋淋事實的描述,抒發了對於逝去生命的祭奠與悼惜之情。全詩分節勻齊,詩句和諧,抒情自然,語言有一種樸素美。 《魚化石》被選入《語文·第二冊》課本中。

作品原文

魚化石

動作多么活潑,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躍,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發,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迸了灰塵;

過了多少億年,

地質勘探隊員,

在岩層里發現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連嘆息也沒有,

鱗和鰭都完整,

卻不能動彈;

你絕對的靜止,

對外界毫無反應,

看不見天和水,

聽不見浪花的聲音。

凝視著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訓:

離開了運動,

就沒有生命。

活著就要鬥爭,

在鬥爭中前進,

當死亡沒有來臨,

把能量發揮乾淨。

創作背景

1957年艾青被無端地打成“右派”,從此被迫沉默二十年,失去了創作的權利。1978年艾青復出詩壇,二十多年的世道滄桑豐富了他的人生體驗,當這種人生體驗升華為詩的時候,將會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魚化石》就是艾青用自己一生的情感體驗澆鑄出的一首既有歷史、哲學深度,又有撼人心魂的藝術震撼力的詩。

文學賞析

全詩共八節。第一節,詩人用輕鬆活潑的語言描繪了魚在水中自由自在遊動的情態,“動作多么活潑,/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沉浮”,而第二節詩人筆鋒一轉,猜測一條活潑自由的魚成為魚化石的原因,“不幸遇到火山爆發,/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進了灰塵”。了解艾青經歷的人都會明白這一節詩的象徵意蘊,1957年艾青被無端地打成“右派”,從此被迫沉默二十年,失去了創作的權利,就如同那條曾經自由自在的魚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埋進灰塵。“過了多少億年,/地質勘察隊員/在岩層里發現你,依然栩栩如生”。一個偶然的機會,成為魚化石的魚被發現了,看上去似乎和原來沒有改變,“但你是沉默的,/連嘆息也沒有,/鰭和鱗都完整,/卻不能動彈”,鮮活如初的魚卻已沒有了生命,這正是對摧殘生命的政治鬥爭的無情展示。“你絕對的靜止,/對外界毫無反映,/看不見天和水,/聽不見浪花的聲音”。曾經“在浪花里’跳躍”的魚卻離開了水,這痛苦就如同一個視詩歌寫作為生命的人被迫停止了寫 作。如果沒有感同身受,是無法把痛苦表達得如此深刻的。最後兩節詩人認為要想不成為化石就要運動,即“活著就要鬥爭”。

《魚化石》集中體現了艾青歸來後詩歌寫作的風格。首先,不展開對生活具體場景的描繪,而是從具體的生活感受中提取出一種更有豐富的象徵性的人生體驗,從而達到對歷史的批判與反思。艾青在《魚化石》中沒有描寫作者及同時代者所遭受的政治挫折,但又無一處不在寫,這種對魚的感受的獲得完全得益於作者對自己幾十年人生體驗的提煉,然後把它熔鑄到寫作對象上。就像詩人自己所說,“這些年變成化石的人太多了”。這充分說明作者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不僅是把自己,而且把許許多多人的生命體驗也加進來。其次,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提煉出具體而鮮明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在這首詩中,“魚化石”就是艾青在廣泛觀察生活的基礎上,經過反覆的提煉,再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進去,從而使“魚化石”這一普通的事物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內涵。最後,語言質樸,不事雕琢,詩句簡短,詩行勻稱。

名家點評

上海大學教授葛紅兵《“無形的水”與“魚”——馮至〈十四行〉詩與艾青〈魚化石〉比較解析》:“詩人以寫實的筆觸為我們勾劃了‘動作活潑’、‘精力旺盛’充滿生命的歡愉與激情的魚,遭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失去自由、失去生命,變成‘絕對的靜止’、‘對外界毫無反應’的悲劇過程。”

文學理論家唐弢《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我年輕時喜歡徐志摩,中年以後醉心於臧克家,還有戴望舒和卞之琳,如今齒髮脫落,垂垂老矣,而我卻更愛好艾青。這並不是說艾青的詩是寫給老年人讀的,不,完全不是。歸真返璞,我愛好他的樸素、平實,愛讀他那用平凡的語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寫出的激動人心的詩篇。

中國工人出版社文學編輯室副主任牛志強《二十世紀中國新詩選第二冊》: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哲理詩,先形象地狀物,後揭出主旨。形與理緊密結合,第一節與第四節形成鮮明對比,“理”即從這對比中開掘出來,詩寫得結構嚴謹、明白曉暢、樸實無華。這種藝術形式正是哲理的品格所決定的。

後世影響

《魚化石》被選入語文出版社出版的《語文·第二冊》課本中。

作者簡介

艾青(1910一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文學家,詩人。1936年自費出版第一部詩集《大堰河》。著有詩集《北方》、《曠野》等,長詩有《向太陽》、《他死在第二次》、《吹號者》、《火把》等。艾青在當代文學中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20世紀50年代的創作,著有詩集《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第二個時期為“文革”結束後的創作,著有詩集《歸來的歌》、《彩色的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