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概況
街道辦事處駐魚化街。轄區東北部為工業、居民區,西南部為農村,皂河和灃惠渠穿境北流,西戶鐵路、日化公司鐵路專用線連線隴海鐵路,201路、225路、304路等公共汽車和魚化企業集團專線車直達市內。丈八北路、昆明路、魚斗路縱橫穿越全境,村寨之間道路四通八達。街道辦事處、各村及企事業單位電話裝機七百多部。街、村兩級工業園區達兩千餘畝,駐地有國營大、中型企業和軍工企業14家,中等專業學校4所,東鄰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解放後魚化寨街道實現了由純農業逐步向工農業生產並重的轉變。1955年鄉轄人口9743人,耕地2.73萬畝,人均占有耕地2.8畝,總產值120萬元。到1978年,社轄人口達到1.64萬人,耕地2.46萬畝,人均占有耕地降至1.5畝,工農業總產值650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魚化寨地區的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時期,1993年工農業總產值達3.56億元。農業生產在穩定發展糧食的同時,大力發展蔬菜、果林和肉、蛋、奶生產,為陝西省“五強鄉鎮”之一。
建制沿革
魚化寨街道轄區解放初屬長安縣斗門區。1954年9月劃歸西安市阿房區,為第十三鄉。1955年劃歸西安市阿房區,1956年更名魚化寨鄉。1958年成立魚化寨人民公社。1960年5月丈八溝公社併入,1961年又分出。1965年阿房區撤銷後劃歸西安市郊區。“文化大革命”初期曾改名八一公社。1972年復稱魚化寨公社。1980年郊區建制撤銷後歸雁塔區管轄,1984年改社為鄉。1988年撤鄉設街道辦事處。建國初為長安縣魚化寨鄉,1996年,面積23.9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西安造紙廠、西安日用化學工業公司、新華橡膠廠、西安化工廠、總後八庫、省水利機械廠等12個家委會和魚化寨居委會及魚化寨、小煙莊、老煙莊、漳滸寨、新豐、周宋寨、雷家寨、雙豐、賀家寨、英發寨、雙旗寨、姚家村、北石橋村、東晁家莊、西晁家莊、牟家、大寨子、西窯頭、閔家寨、岳家寨20個行政村。2002年,轄3507廠、3511廠、日化、化工坊、西鈔、水利6個社區,魚化寨、小煙莊、老煙莊、漳滸寨、周宋寨、雙旗寨、新豐、雷家寨、賀家寨、英發寨、西晁家莊、東晁家莊、岳旗寨、姚家、閔旗寨、二府莊、北石橋、西堯頭、牟家、大寨20個行政村。
農業工作
解放初,魚化寨街道轄區為低凹易澇地區,1956年地下水位上升,轄區西部水深數尺,一望無垠,房屋被浸,萬餘畝農田被淹沒,糧食畝產只有109.6公斤。1957年冬在中共阿房區委書記亢思遜的領導下,成立抗澇指揮部,苦戰一個冬春,修成兩條2.5公里長的排水渠,排走積水,恢復耕作。1958年糧食畝產達到149.7公斤。後在“共產風”的影響下,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61年糧食畝產下降到82.5公斤。1964年開展“農業學大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田劃方、地連片、挖水庫、建噴灌,平整土地五千多畝,修水庫兩個,農業基本條件有了很大改善,1978年糧食畝產增至207.5公斤。1978年後,魚化寨公社根據本地特點,逐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對發展禽、蛋、奶生產制定了優惠政策,形成以新豐村為主的蔬菜,以北石橋為主的葡萄、小雜果,以老煙莊為主的草莓,以周宋寨、雙旗寨、岳旗寨為主的蔬菜、水果4個生產基地。1993年魚化寨街道轄區蔬菜播種面積達3949畝,平均畝產2822公斤。栽植酥梨6000畝,小雜果400畝,飼養家禽13萬隻,出售肉禽5萬隻,出欄肥豬2847頭,擁有大、中、小型拖拉機293台,汽車62輛,農用排灌機械972台,聯合收割機50台,配套機井685眼,有效灌溉面積2.09萬畝,機耕面積1.76萬畝,機播面積2.69萬畝。
社會管理
魚化寨街道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從民眾角度出發,用民眾的智慧,辦民眾需要的事,接受民眾監督和評判,提高民眾滿意度,連續三年保持進京赴省到市“零上訪”,連續四年取得雁塔區目標責任綜合考核第一名。街辦先後建立了街道勞動保障大廳、計畫生育服務站、信訪接待大廳和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極大地方便了每個來辦事的民眾。去年以來,實現下崗失業再就業800餘人,富餘勞動力轉移23000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400人,基本實現了“一戶一工”,消除了“零就業”家庭。街辦每年拿出120萬元專項資金,在農村、社區廣泛開展辦實事活動,要求每個村、社區無論大小事,必須為民眾辦10件以上實事。現在,20個村全部新建了甲級衛生室、健身廣場、百姓書屋。每年還向社區投入100萬元以上資金,完善便民蔬菜市場、便民超市等服務設施建設,打造社區15分鐘“生活便利圈”。街道還每年投入約15萬元,開展貧困救助、大中專學生資助、節日慰問等活動,對235名大中專學生進行了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