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魏晉南北朝詩歌變遷
作 者:朱光寶
出版時間: 2009-8-1
ISBN: 9787541128691
開本: 16開
定價: 20.00 元
內容簡介
詩,具有全人類的普世價值。
詩,是人類心靈的深切呼喚。
詩是一條流經人類每個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
詩是不受時空條件限制的。那是因為由詩所傳達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時空條件限制的。詩,可以越過滄桑歲月,到達地老天荒。
詩是整體意義上的美,是春風沉醉的美。詩是美的極致,因為詩具有巨大的藝術容量和廣闊的想像空間。
目錄
導論
上編 詩體流變
第一章 詩飾之論
第二章 樂府璀璨
第三章 三言之衰
第四章 四言中興
第五章 五言騰踴
第六章 七言勃興
第七章 格律肇始
下編 詩人流變
第一章 詩人群體的變遷
第二章 詩人生命意識之演化
第三章 詩人人格模式之變
試讀章節
上編 詩體流變
第一章 詩體之論
第一節 諸家論體
談到詩體流變,首先要探討何謂“體”。
“體”的本義是指人的身體。《說文》解釋:“體,總十二屬也。”意思是說“體”是身體的十二個部分的總稱。把“體”運用於文學批評,恐怕與中國古人近取諸身、以類取譬的思維習慣有關。
關於中國古代“體”之內涵,學界看法並不一致。
羅根澤在其所著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中說:“中國所謂文體,有兩種不同的意義:一是體派之體,指文學的作風(Style)而言,如元和體、西崑體、李長吉體、李義山體……皆是也。一是體類之體,指文學的類別(Literary kinds)而言,如詩體、賦體、論體、序體……皆是也。”也就是說,在古人所說的“體”中,既有指風格的“體”,又有指體裁的“體”。而在講風格的所謂的“體”中,也包含了以風格為核心而形成的文學流派。
徐復觀認為,文體之“體”是指形體,中國古代的“文體”即是他所說的“藝術的形相性”。它包含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體裁”之體,或稱為“體制”,是由語言文字的多少長短所排列而成的形相,是人們容易把握的。如詩的四言體、五言體、七言體、雜言體、今體、古體,乃至賦中有大賦、小賦,有散文,有駢文等是。二是“體要”之體。三是“體貌”之體。“若以體貌之體是以感情為主,則體要之體是以事義為主。若以體貌之體是來自文學的藝術性,則體要之體是出自文學的實用性。若以體貌之體是通過聲采以形成其形相,則體要之體是通過法則以形成其形相。”這就是說,“體要”之體規定的是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而“體貌”之體是文章所呈現出來的藝術風格,“體要”之體和“體貌”之體是高次元的形體。這三者的關係是,“體要”之體和“體貌”之體必須以“體裁”之體為底基,而“體裁”之體只有向“體要”之體和“體貌”之體升華才有文體的藝術性,否則只是一堆文字的排列。
童慶炳先生在《文體與文體的創造》一書的第一章中討論中國古代文體概念的含義時,他認為,文體是作為系統呈現出來的,在中國古代文論中,“體”、“文體”的含義很豐富,起碼可以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體裁的規範、語體的創造和風格的追求。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