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堅[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典志組專家]

魏堅[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典志組專家]

魏堅,男,1955年12月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1974年高中畢業後,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下鄉務農,曾被命名為知青標兵。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自1982年以來,一直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工作。2004年6月調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歷史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受聘為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典志組專家。

基本信息

簡介

魏堅 魏堅

1985年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領隊資格,1989年被國家文物局選拔參加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理論研討班”的學習,同年任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92年評為副研究員,1997年評為研究員。2004年獲吉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

主要研究方向

1、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編年體系研究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從事內蒙古中南部黃河流域及周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至夏商周階段的考古學文化研究,發掘各類遺址30多處,通過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排比研究,命名了“廟子溝文化”等4個新的考古學文化,並區分出了幾個不同的考古學文化類型,初步建立起了這一區域原始文化的編年體系,為該區域的史前史研究奠定了基礎,填補了內蒙古地區這一階段研究的空白。

2、秦漢階段北方地區長城沿線考古學文化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持了內蒙古地區秦漢長城及沿邊古城的調查,組織了陰山以南地區大批漢代墓葬和部分秦漢城址的發掘與調查,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物資料。特別是對“居延漢簡”和漢代烽燧障塞的發掘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在研究漢代北方經濟開發、軍事設定和漢匈關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3、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考古學研究

蒙古高原是古代北方民族的搖籃和征戰的舞台,春秋戰國至秦漢以降,匈奴、鮮卑等歷史上著名的北方民族在內蒙古陰山南北,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主持了崞縣窯子、東大井、七郎山等多處北狄-匈奴和鮮卑、突厥等北方民族墓葬的發掘,對諸多不同文化面貌的遺存給予了重新的認識和區分,澄清了許多研究課題中長期困擾學術界的分歧和爭議,促使北方民族考古學文化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

4、蒙元時期的考古學研究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主持以元上都遺址為中心的蒙元時期城址、墓葬的調查和發掘工作。對於元上都城址、四關和周圍墓葬,以及元上都祭祀遺址出土的元代漢白玉石雕人像和元上都出土的古阿拉伯文石刻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和國際處於領先的地位,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主要學術成果

多年來主持了60多項古遺址和古墓葬的發掘。其中,主持發掘的廟子溝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上都遺址,已被國家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歷年在國家級刊物和文集上發表研究報告和論文60餘篇,約150萬字。主編《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二輯,計235萬字,翻譯發表日文資料12萬字,多篇論文和專著在內蒙古社聯歷屆評選中獲獎,在國內外考古界有著廣泛的影響,主要有:

論文與報告

1、《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發現與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2、《試論廟子溝文化》,《青果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

3、《試論阿善文化》,《青果集》第二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4、《試論永興店文化》,《文物》2000年9期。

5、《內蒙古河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的回顧》,《跨世紀的中國考古學》,文物出版社,2000年。

6、《涼城崞縣窯子墓地》,《考古學報》1989年12期。

7、《正藍旗羊群廟祭祀遺址及墓葬》,《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8、《羊群廟出土石雕像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9、《元上都及周圍地區的考古發現與初步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1期。

10、《內蒙古羊群廟石雕像與燕鐵木兒家族祭祀地》,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宗教考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5月。

11、《二里半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11輯,科學出版社,1998年。

12、《寨子塔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學術專著

已經出版和正在編撰出版的學術專著有6部:

1、《內蒙古中南部漢代墓葬》專題報告集。60萬字,圖版30幅,插圖260幅。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北京。

2、《廟子溝與大壩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專著。分上、下兩冊,180萬字,圖版200幅,插圖750幅。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年,北京。

3、《內蒙古地區鮮卑墓葬的發現與研究》專題報告研究文集。60萬字,圖版52幅,插圖120幅。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年,北京。

4、《額濟納漢簡》專題報告研究文集。40萬字,彩色圖版120幅,插圖50幅。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桂林。

5、《元上都》專題報告研究文集。分上、下兩冊,80萬字,圖版355幅,插圖540幅。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

6、《金斯太—錫林郭勒洞穴遺址發掘報告》專題報告集。50萬字,圖版80幅,插圖200幅。科學出版社,待刊。

文集與圖錄

1、《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120萬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2、《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115萬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3、《草原文化》大型圖錄,任主編之一。15萬字,圖300幅。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

4、《元上都》大型圖錄。任撰稿和攝影。1、5萬字,彩圖260幅。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年。

其他

1、1998年,組織主持的“呼和浩特傳統建築及民居商肆調查”項目,獲國家建設部優秀成果三等獎。

2、主持策劃、撰稿並組織攝製的十二集文化專題片《草原文明》,獲2000年國家優秀記錄片“駿馬獎”一等獎和攝像一等獎。

3、為元上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製作電視片2部,任策劃和撰稿。

由於多年來在原始文化研究、北方民族考古,以及蒙元時期考古學文化遺存發掘和研究方面的成就,1996年以來,多次被日本、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荷蘭和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邀請作學術講座。並被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匹茲堡大學特聘為碩士和博士生導師。2002年8—9月,受邀作為日方的蒙元古城考古的特聘顧問,參加在蒙古國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2003年1—2月,受美國哈佛大學、匹茲堡大學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做了為期一個月的學術講座訪問。2004年2-3月,應邀先後赴日本北海道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做學術講座。2006年2-4月,受聘赴台灣做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考古學術講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