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丕強

魏丕強

魏丕強,山東省萊蕪人,上校軍銜,曾任團長、師炮兵指揮部主任等職,轉業到地方,先後任泰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泰安日報副社長。

基本信息

魏丕強 魏丕強

魏丕強,男,1953年6月出生於山東省萊蕪市。歷任部隊排長、作訓參謀、連長、營長、集團軍副處長、副團長、團長(代)、師炮兵指揮部主任等職,上校軍銜。轉業後,先後任泰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正處)、泰安日報副社長(正處)等職。

個人經歷

魏丕強在越戰前線 魏丕強在越戰前線

魏丕強1972年11月入伍,先後從軍於廣州軍區、濟南軍區,畢業於解放軍桂林陸軍學院、宣化炮兵學院,大學文化,高級政工師。歷任排長、作訓參謀、連長、營長、集團軍副處長、副團長、團長(代)、師炮兵指揮部主任等職,上校軍銜。

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參加過中越邊境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時任連長、先遣偵察組組長。期間,先後參加過越南復和縣城進攻作戰,高平省省會高平市攻堅作戰,扣屯阻擊作戰,茶陵、重慶圍剿作戰;1985年3月4日——1986年6月11日參加過老山地區對越防禦作戰,時任集團軍副處長、軍炮兵指揮所作戰組副組長。期間,先後參加過“5.31”抗敵師級規模反撲作戰、“6.11”抗敵團級規模反撲作戰,“9.8”出擊作戰、“9.23”、“12.2”出擊拔點作戰,戰役全程炮兵火力拔點作戰。

魏丕強和天津著名畫家孟慶占合影 魏丕強和天津著名畫家孟慶占合影

魏丕強同志在軍隊供職期間,先後4次榮立三等功,其中兩次戰功。在1979年第1次對越作戰中光榮負傷,被評為6級戰殘。在軍事改革創新中,一是研發了“單炮多發同時彈著發射擊課題”,獲得軍事改革發明獎,並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劉華清,中央軍委首長,各大軍區、海空軍、二炮、武警總部首長以及各集團軍首長授課講解。二是參與了第三代《地面炮兵射擊教程》的修訂與編撰工作。自行研發的《利用定角法連測基線》、《利用扇形圖版決定目標射擊開始諸元》、《地面炮兵實彈射擊延期引信的首發使用》等炮兵射擊實踐被採納為炮兵射擊法則。

魏丕強同志於1996年9月轉業,先後在泰安市委宣傳部和泰安日報社 供職。在泰安市委宣傳部供職期間,分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創立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機制、管理機制、激勵機制、培訓機制、監督機制、保障機制。在泰安日報社供職期間,創立了《行政事務數位化管理》模式。曾擔任過《解放軍報》、《歐洲華人報》、《前衛報》、《泰安日報》等報刊的記者或特約記者。編寫了《領導心理謀略學》、《泰山—華夏之魂》、《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實踐與探索》等作品。發表了《練為戰》、《戰鬥力生成要素》、《理解萬歲》、《市場經濟的圓周理論》、《企業生成發展的混凝土理論》等述評和紀實性文章。

代表作品

魏丕強發表《心靈與泰山對白》 、《夏日,與天山結伴而行》、《旅遊大篷車告訴我們》等多篇散文。魏丕強曾兩次參加對越還擊戰,許多戰友將熱血灑在南國,2009年清明時節,他撰寫《南國,那株老山蘭 ——清明節為老山英烈而作 》在《泰安日報》發表後,先後被多家媒體轉載。原文如下:

幽幽老山蘭,在清明節時分,幾枝花蕊在修長且又寬厚綠葉的襯托下生機勃勃地冒了出來。我揣摩著它的情態和神韻,端量著它的清秀與飄逸,深深地感悟到它伴隨著那個時代,那段歷史和那群軍人,從被炮火燒焦的土地上頑強抗爭而生存的那份艱辛和堅韌,以及它用綠色慰唁那代英烈的真誠和哀思。

是的,儘管老山蘭沒有其他蘭花那樣,藏在高樹竹叢中那么蔥鬱清透,立在花園庭房中那么淺淺盈盈,擠在溪邊渠旁那么色白心素,但它卻用它在炮火中永生的挺拔品格,使走向老山戰場的那幫熱血男兒,穿越豪情四海不言惆悵的自我,立志馳騁疆場不計得失的忠誠,追求魂魄高昂不屑富貴的新銳,至真至純地鍛造出“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錚錚鐵骨!

記得,在老山戰場前沿的一個貓耳洞中,在養護老山蘭的罐頭盒上鐫刻著這么一行文字:“有血氣的男子漢們,在你家鄉的位置上寫上你自己名字吧!告訴你家鄉的那塊神聖的土地,告訴你那慈祥的老母親,你沒有忘記那份青年壯志,你沒有辜負她的養育之恩!為了她,汗不足惜,血不足惜,命也不足惜!為了老山蘭賜予人類的生活芳香,苦也無悔,累也無悔,怨也無悔,死也無悔!只有無悔的人生才能對軍人的職業愛得更加徹底!”整個老山戰場還有那群熱血男兒就是這樣面對著:貓耳洞——高溫,40℃,何所懼?鐵棘刺——劇毒,鑽心疼,何在乎?地雷陣——網密,觸即發,何怕?無言對——煎熬,情感絞,何計較?記得一位哲人這樣說過,如果有比死更難做的事情,我寧願選擇死!

這就是老山,這就是老山戰場上的那群軍人!

老山戰場就是這樣成為那個時代,也成為後人為之動容的聖地,讓一切有良知和正義的人們越來越多的思考和探求。旨在捍衛正義和尊嚴的南國保衛戰,讓我們共和國的西南一隅,這24.7公里對峙的邊界前沿,方圓200多平方公里的戰區,變成了一塊人生和靈魂的淨土。置身於老山戰場的那群軍人,無不在心底的深處發出這樣的感慨:軍人的使命無比偉大,軍人的榮譽無比崇高,軍人的形象無比珍貴,軍人的感情無比細膩。人世間,唯有走向戰場的軍人,才更加懂得生活的真正含義!

1985年5月31日,抗敵師級規模的大反撲作戰,從老山主峰右翼,經過626.6高地,一直延伸到八里河東山,全線展開,整個戰場一片火海。槍聲炮聲喊殺聲,聲聲入耳;汗水雨水鮮血水,水水相融。此時此際,我這個集團軍的副處長、一線陣地的情報官,與偵察排長倪錫森、偵察員楊志,半裸體地堅守在不足1.5平方米的掩體裡,與死神抗爭著。當我偶然覺察到,來自東北大興安嶺深處的倪錫森這位硬漢子,兩耳被炮聲震得直冒鮮血時,我的心在顫,手在抖。那時,我已深知,這裡已沒有軍官與士兵之分,這裡已沒有城市兵與農村兵之別,這裡已沒有年齡大與小之異,這裡已沒有私慾與嫉妒的羈絆,這裡已沒有偏見與狹隘的束縛,我們將用同樣的壯志,同樣的血肉之軀,去撲向死神,去戰勝死神,去完成共和國軍人的歷史使命!

戰場上的每一位軍人和每一位軍人的每一次衝鋒,無不是熱土地上的男子漢們,赴湯蹈火、捨生忘死、馬革裹屍、慷慨高歌,獻身祖國的鐵血印證!也就是在這次“5·31”抗敵大反撲作戰中,年僅20歲的副班長陸欣同志和他的兩位戰友,在陷入敵軍重圍之際,橫槍立馬,孤膽血戰,毅然決然地拉響了掛在胸前的——時刻準備光榮獻身的兩枚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祖國和人民的好兒子,帶著母親的囑託,帶著孩子般的笑臉,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們的忠魂,他們的血肉,他們的遺志,就這樣永遠地鑄進了這塊鋼鐵陣地!

半個多世紀之前,魯迅先生曾這樣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正的進步。”在那片熱土地上,不正集合著一代精英嗎?不正凝聚著一種希望嗎?不正顯示著偉大民族的靈魂嗎?上下五千年,漫漫人生路,觀望遙遙天穹,透視茫茫原野,回首裊裊故里,那群軍人不正始終如一地期盼著那株老山蘭穿越燒焦的土地,用綠意創造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嗎?用挺拔的枝葉裝扮出分外妖嬈的河山嗎?

又是清明節,又賞老山蘭,腳下踩著黃土地,頭上頂著艷陽天,戰場上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當您融進大地、匯入江河、離開家鄉的時候,枝頭的花朵、田野的稻菽、溪邊的綠葉,已情綿綿、意綿綿、愛綿綿地永遠留下了您的痕跡;而春意盎然的偉大國度——哺育我們的家園,也正因為有了您,才更顯得絢麗與輝煌!

戰友們,一路走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