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魅力何來:人際吸引的秘密》編輯推薦:當今版稅收入最高的心理學家 美國高爾頓·奧爾波特獎獲得者 戴維·邁爾斯 畢數十年心血之力作。
摘編自美國700多所大學或學院心理學系採用、國外心理學經典教材《社會心理學》,該書自引進中國以後,也成為國內心理學系的首選教材,至今已印刷30餘次,發行數超20萬冊。
圖文並茂,短小精悍,同時還有極強的可讀性,引人入勝,隨時隨地給你美好的閱讀體驗。
《魅力何來》對於人際吸引及兩性情感關係的解讀不同於《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書中所有知識和理論都來自社會心理學的科學實驗和調查,每一個觀點都由嚴格的證據支持,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魅力何來:人際吸引的秘密》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幫助你利用社會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人際吸引力,掌握人際溝通的技巧和藝術,建立和維持長久的友情與愛情。
《心理學與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彭凱平鼎力推薦。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戴維·邁爾斯 譯者:寇彧
戴維·邁爾斯,當今版稅收入最高的心理學家,在美國Hope College擔任了30餘年心理學教授。作為一名傑出的研究者,他因對群體極化的研究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高爾頓·奧爾波特獎。邁爾斯曾在30多種科學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包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科學》。他所撰寫的《心理學》是當今最暢銷的心理學導論性教材,1000多萬學生在用它來學習心理學。
寇彧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戴維·邁爾斯能將嚴謹、複雜的心理科學知識,闡釋得如此準確、生動,恐怕當今無人能出其右。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學與生活》作者 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
這本書是少數幾本真正把各個學科的相關論述與社會心理科學有關人際吸引的理論和發現結合起來的論著,即使是沒有心理學背景的讀者也會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和描述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彭凱平教授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
當我最初應邀撰寫本書時,我立刻想到此書應該具有堅實的科學性和溫暖的人性,具有事實精確性和智力啟發性。作為作者,傳播這門學科的知識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我的禮物給你帶來了任何的愉悅、激勵和充實感的話,我的快樂就會倍增。
——本書作者 戴維·邁爾斯
任何東西都可以講得很通俗和簡單,而我覺得這本書恰恰印證了這個說法。沒有太多高深的術語,娓娓道來的故事和寬鬆的版面、以及豐富的圖片,讓人流連忘返。
整本書讀下來還是蠻輕鬆的,內容更多地貼近我們的生活,並用了大量的實驗去論證書中提出的每一個觀點和假設。有些實驗過程和結果都相當有趣,而有些實驗的結果卻讓人震驚。
——豆瓣讀者
名人推薦
戴維·邁爾斯能將嚴謹、複雜的心理科學知識,闡釋得如此準確、生動,恐怕當今無人能出其右。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作者 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
這本書是少數幾本真正把各個學科的相關論述與社會心理科學有關親密關係的理論和發現結合起來的論著,即使是沒有心理學背景的讀者也會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和描述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彭凱平 教授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
圖書目錄
前 言 9
1 什麼造就了友誼和吸引 17
什麼因素孕育著喜歡和愛情呢?讓我們來討論那些有助於最初的人際吸引的因素: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歡的感覺。
2 什麼是愛情 101
什麼是愛情?激情之愛能否持久?如果不能,那么什麼可以取代它?
3 如何促進親密關係 123
什麼因素會影響人們親密關係的起伏?讓我們來討論以下幾個因素:依戀類型、公平和自我表露。
4 親密關係是如何結束的 157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天長地久。那么,哪些因素可以預測婚姻的解體?伴侶通常如何分手或複合?
5 親密關係如何促進健康與幸福感 171
支持性的親密關係——感到被親密的朋友和家人所喜歡、肯定以及鼓勵——能預測健康和幸福。
附錄:心理學術語釋義 189
作者後記:經營愛情 193
編者後記 197
文摘
接 近 性
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接近性是一個強有力的預測源。儘管接近也可能誘發敵意,大多數攻擊和謀殺都發生在住得很近的人們中間,但接近性更容易產生喜歡。對於那些沉浸於神秘的浪漫愛情幻想的人來說,接近也許是乏味的;但是社會學家已經證實,大多數人的婚姻對象是那些和他們居住在同一社區,或在同一個公司或單位工作,或曾在同一個班裡上過課的人。環顧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結婚的話,他或她也很可能是居住、工作或學習在你步行可及範圍之內的人。
相互交往
事實上,地理距離並不是關鍵,功能性距離——人們的生活軌跡相交的頻率——才是關鍵。我們常常與那些共享居住區的入口、停車場和娛樂場所的人成為朋友。隨機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大學生,當然不可避免地頻繁交往,所以他們更可能成為好朋友而不是敵人。這樣的交往能使人們尋求彼此的相似性,感受對方的喜愛並把自己和他們知覺為一個社會的單元。
我所在的大學裡,男生和女生曾經住在校園的兩頭,可以理解,他們經常抱怨缺乏異性朋友。現在,他們住在同一宿舍區的不同地方,並共享過道、休閒室和洗衣設備,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友誼較之此前多得多了。所以,如果你剛到一個城市而且想交朋友,就嘗試一下去租靠近郵筒的房子,坐靠近咖啡壺的桌子,在靠近主要建築的停車點停車,這些都是幫你建立友誼的基石。
這種接觸的偶然性有助於解釋下面這個令人驚奇的發現。試想一下,如果你有一個孿生同胞,他(她)已經與某人訂婚,你(有那么多的地方與他或她相似)難道不會覺得自己也會愛上那個人嗎?答案卻是否定的。萊肯和奧克·特利根報告說,只有一半的孿生同胞說他們確實喜歡自己同胞的選擇,但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說“我可能會愛上我孿生同胞的未婚妻(或未婚夫)”。萊肯和特利根猜測,浪漫的愛情常常更像雛鴨的印刻,只要是經常與我們在一起,我們會愛上幾乎是任何一個與自己有著大致相同的人格特徵並且會回報我們感情的人。
為什麼接近會誘發喜歡呢?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易得性;很顯然,我們很少有機會認識一個不同學校的人或住在另一城市的人。但是事實遠不限於此,大多數人更喜歡他們的舍友,更喜歡隔壁的人,而不是隔了一個房間的人。而隔著幾個門或是住在樓下,還沒有遠到令人感到不便的地步。此外,那些距離接近的人,就像容易成為朋友一樣,也容易成為敵人。那么,為什麼接近性更容易培育感情而不是滋生仇恨呢?
對相互交往的預期
前面我們已經注意到,接近性能使人們發現共性並交換回報。更重要的是,僅僅是對相互交往的期待就可以引發喜歡。達利和伯奇德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向明尼蘇達大學的女生提供一些關於另兩位女生的模糊信息,並告訴她們待會兒須與其中的一位進行親密的交談。然後問她們對那兩名女生的喜歡程度。結果發現,她們更偏好須與之見面的那位女生。對與一個人約會的預期也能促進喜歡。甚至那些大選中落敗方的支持者,也會發現自己對於獲勝方——現在是他們的對立方——的看法也有所改善。
這種現象具有適應性的意義。預期的喜歡——期望某人是令人喜愛的和容易相處的——能增加與之建立互惠關係的機會。我們更喜歡那些經常見面的人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與他人的關係,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我們能選擇的,但我們卻必須與他們——室友、兄弟姐妹、祖父母、老師、同學、同事等進行持續的交往。喜歡他們必定有助於和他們建立更好的關係,反過來,這樣的關係也造就了更快樂、更有成就的生活。
後記
噹噹網的李國慶先生,每次碰到我,閒談中總會捎上那么一句:“我就搞不懂,你那兩本厚厚的心理學教科書,時不時總能衝到我網上社科類暢銷榜的前兩名。”他說的一本是《心理學與生活》,另一本就是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這兩本書持續暢銷,而且越賣越好,的確令我們始料不及。前不久,我們公司的一位副總對市場部的同仁們說:“……是挺暢銷的,但是,這就是它們的命運嗎?我們為這些書做過像樣的行銷嗎?”沒錯,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期的做書上,等書出來,已經累得沒有力氣做“像樣的”行銷了。
感謝這個偉大的技術時代,網際網路讓“螞蟻也有了擴音器”,《社會心理學》在噹噹網、卓越網和豆瓣網上近一萬條的讀者評論,可能是這些好書最給力的宣傳。激情四射的讀者,為這本書寫下那么多溢美之詞,著實計我們飄飄然,生命中平添了不少活著的價值感。當下,我們知道,更應該關注那些給了四星以下評論的“不滿意的”讀者和準讀者(評論了但沒買書或買了未讀)。這些評論雖然不多,但細細看下來,發人深省。猛然想起幾年前周立偉先生(他可是中國圖書發行界備受尊敬的大人物)說過的一段話,大概意思是,名著人人都想讀,可是,有人讀不懂,有人讀不起,有人讀不完(忙啊,沒時間)。作為一個專心出好書名著的出版人,如果你能讓這另外的三種人也讀你的書,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呀!是的,我們是該為那些不滿意的讀者做些什麼了。本書就是其中的一個反應。書再好,但它畢竟是一部嚴謹的教科書,我們剔除了那些在一般讀者看來過於學術的內容和元素,擷取幾個人人都關心的有意思的主題,以更加親近讀者的方式呈現,努力實現快樂“悅讀”。雖然我們已經在公司內外、合作夥伴以及朋友之間反覆多次做測試和反饋,樣稿修訂一遍又一遍,可能還是沒有達到一部分讀者的需求,我們懇切地想聽到你的意見和建議。上網評論吧,我們洗耳恭聽。在此先謝謝諸位了!
作為一個出版人,一生能出版幾本好書是莫大的榮幸。我們長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記著那些為此書的出版做出過貢獻的人們。
首先,感謝我的學兄——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伯克利大學終身教授、著名華人心理學家彭凱平先生,是他,第一次讓我知道邁爾斯的這本書是怎樣的一部偉大著作;感謝我的老同學——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王壘先生,在他多年主持教育部心理學教指委工作期間,堅持不懈地致力於教材建設,邁爾斯的這部《社會心理學》正是他力主作為教指委的推薦教材;感謝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侯玉波先生,多虧他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一支超豪華的翻譯團隊,保證了澤稿的高質量;尤其要感謝本書內容的澤者——北京師範大學寇或教授,她治學嚴謹,對待翻譯一絲不苟,字斟句酌,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感謝《社會心理學》的第一任責任編輯陳浩鶯女士當年的認真和執著,她是我見過的不多的幾位有靈氣、有品位的年輕出版人。
另外,這裡還要特別感謝我不久前結識的著名華人心理學家、美國庫克大學中國區校長黃天中前輩,他的《生涯規劃》課程感動著每一個有幸聽過他課的學子,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小學生。與黃老的幾次交談讓我受益良多——從教育,到學術、到出版、到人生,本書的出版與他的啟發有關。當然,還要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戴維·邁爾斯教授,他可能是當今版稅收入最多的心理學家,他時不時就給美國心理協會(APS)捐助100萬美金。幸運的是,他的兩部超級暢銷教科書(除了這部《社會心理學》,另一部就是《邁爾斯心理學》),在中國大陸都由我們新曲線公司運作出版。麥格勞一希爾公司負責中國著作權的同仁激動地告訴我,“我要親自把出版的新書寄送給邁爾斯,他若是看到這本書的中譯本這樣出版,一定會十分興奮!”是的,戴維·邁爾斯是一位時刻都把讀者裝在心裡的好作者,難怪就連某種意義上是競爭對手的《心理學與生活》的作者、美國前心理學會主席菲利普·津巴多也毫不吝嗇地贊道:“能將嚴謹、複雜的心理科學知識,闡釋得如此準確、生動,恐怕當今無人能出其右。”
最後,感謝麥格勞一希爾公司上上下下、國內國外同仁們的愉快合作和大力支持,我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目標: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讀者出版真正愛讀、開卷有益的精品。我們在路上,親愛的讀者,有你的參與和鼓勵,我們會不斷努力,追求卓越!
劉力
北京新曲線出版諮詢有限公司
2012年4月
序言
● 對我們的祖先而言,只有相互依存才能使族群得以生存。當狩獵或搭棚時,眾人共同協作要比一個人單幹更好。
● 對男性和女性而言,因愛結合而有了孩子,隨後,父母相互支持,共同撫養,孩子才得以成長。
● 對孩子和養育者而言,社會性依戀促進了他們的共存。如果毫無理由地將他們分開,養育者和孩子都會感到恐慌,直至重新團圓。忽視孩子或將孩子置於無人關心的機構中,孩子就會傷心並焦慮。
● 對世界各地的人們而言,之所以有豐富的思想和多彩的情緒,正是因為那些真實的和想像的親密關係。如果有一個能提供精神支持、可相互信賴的伴侶,我們就會感到被接納和被讚許;墜入情網,人們會感到抑制不住的愉悅。正是因為人們渴望被接納和被愛,所以才會在化妝品、服裝和塑身上有巨額花費。
● 被流放的人、坐牢的人或被單獨監禁的人,總是會想念他們的親人和故土。人們被拒絕時,就會感到抑鬱,會覺得生活乏味,度日如年。
● 失戀的人、喪偶的人以及旅居異鄉的人,會因為喪失社會聯繫而變得痛苦、孤獨或孤僻。失去精神上的伴侶,人們會變得嫉妒、發狂或產生剝奪感,會對死亡和生命的脆弱變得更加敏感。
● 死亡會提醒我們重視歸屬需要,重視與他人的關係並與我們所愛的人保持親密。面對9·11 恐怖攻擊,數以百萬的美國人都與自己心愛的人通了電話。同樣道理,同學、同事或家庭成員的突然死亡也會使人們之間的關係得到加強,無論他們曾經有過怎樣的分歧。
我們確實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需要歸屬於某一群體。當我們有所歸屬時——當我們感到被一種親密的關係所支持時——我們會更加健康和快樂。
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基普林·威廉斯等人考察了歸屬需要被排斥行為(拒絕或忽視的行為)阻礙時的結果。研究發現,所有文化中的人們,無論在學校、工作場所還是家庭中,都會使用排斥來調節社會行為。那么,被故意迴避——避開、轉移視線或默然以對——是一種什麼滋味呢?人們(尤其是女性)對排斥的反應常常是抑鬱、焦慮、感到情感被傷害並嘗試努力修復關係,以致最後陷入孤僻。從家庭成員或同事那裡遭受這種沉默對待的人,都會認為這種對待是一種“情感上的虐待”,是一種“非常非常可怕的武器”。在實驗中,那些在一個簡單的球類投擲遊戲中被忽略的人們,也感到了挫折和沮喪。
有時被小瞧也會令人厭惡。在幾項研究中,瓊·特溫格等人給一些人提供社會接納的體驗,而另一些人則體驗社會排斥:他們(根據一項人格測驗)被告知“要注定一生孤獨”,或者遇到的人都不願意接納他們加入自己的團體。結果發現,這些做法誘發了他們的社會排斥感。在隨後的表現中,他們不但增多了自暴自棄的行為,比如在態度測驗中表現不好,而且還更可能對曾經得罪過自己的人進行貶損或抱怨。一段實驗室中的小小經歷都能引發如此強烈的攻擊行為,這使得研究者更想知道,“持續而重要的拒絕或長期的排斥又會導致怎樣的攻擊傾向呢?”
威廉斯等人驚訝地發現,即使在虛擬世界中,被一個永遠不可能見面的人拒絕,也會引起挫折感。(或許你有過在聊天室里被忽視或發出的電子郵件石沉大海的經歷。)研究者從62個國家招募了1 486 名參與者,讓每個參與者與另外兩人一起玩一種網路飛碟遊戲(另外兩人實際上是電腦模擬的)。結果,那些遭到另外兩人排斥的參與者感到情緒低落,並且在完成隨後的知覺任務時,也更容易服從他人的錯誤判斷。後續實驗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活動性較高的區域,與身體創傷所激活的腦區是一樣的(圖1)。被排斥,看來是一種實在的創傷。
威廉斯和他的同事甚至還發現,若其中四人約定,某天他們都不理睬某人,則那個人也會感到因受排斥而帶來的壓力。他們原以為,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玩的角色扮演遊戲,但事實與之相反,模擬的排斥情境也會使工作中斷,妨礙令人愉快的社會功能的產生,甚至“引起暫時的擔憂、焦慮、偏執和通常的精神衰弱”。這與人們期望要去參加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角色扮演遊戲時的反應正好相反。可見,內心深處的歸屬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使我們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