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燈籠[鬼燈籠]

鬼燈籠[鬼燈籠]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鬼燈籠的功效介紹】:

鬼燈籠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虎燈籠、白燈籠(《生草藥性備要》),苦燈籠(《嶺南採藥錄》),紅燈籠、紅羊米青(《陸川本草》),紅花路邊青、夜鬼燈籠、土羚羊(《南寧市藥物志》),崗燈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燈籠草的全株。

【植物形態】燈籠草(《嶺南採藥錄》) 小灌木,高0.9~1米。

幼枝被黃褐色小柔毛。

葉對生;具柄;紙質;矩圓形至狹矩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尖,邊全緣或略作波浪形,近禿淨,背脈明顯。

聚傘花序腋生,有花5~9朵,密被黑褐色小毛;萼藍紫色,有棱5,長約10毫米,有白色腺點,裂片闊卵形而尖,結果時略增大;花冠近白色,長約15毫米,管約與花萼等長,裂片5;雄蕊4,短,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柱頭2裂,子房不完全的4室。

核果球形,直徑約5毫米,包藏於萼內。

花期7月。

生於丘陵地或曠野間。

分布我國南部。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鬼燈籠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同屬植物的根含貞桐甾醇、蛇麻脂醇、貞桐酮、貞桐二醇烯酮。

葉含殺蠕蟲成分貞桐定。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微甘,寒。

【功用主治-鬼燈籠的功效】①《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

治溫熱病,骨蒸勞熱,咳嗽,小兒急驚風。

外用治跌打。

②《廣西植物名錄》:根,清熱解毒,止咳,祛風。

治感冒,咽痛,咳嗽,肺病,胃痛,腹痛,癤腫,跌打,風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外用:鮮品搗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