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鬼市兒——
何以叫這個名呢?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 據說在清朝的時候,每逢天災人禍,逃難的災民便紛紛來到天津找活路。據史料記載,光緒年間天寶路附近曾經有一個為災民施粥的粥廠,一次失火,竟燒死了一千多人,傷者無數。可見災民的人數之多了。
隨著災民的不斷增加,吃的穿的用的,都成了問題。就有人打開了災民的主意,走街串巷收來了一些別人不用的舊東西賣給災民。後來有些市民也將自己家裡不用的家什拿到災民居住的地方去賣。久而久之,在天寶路一帶就自發形成了一個舊物市場。
可為什麼要黎明前開張,天一亮就收攤呢?這裡可就大有講頭了。那年月,不論是收來的東西,還是自家不用的東西,可不象現在這樣,連新的甚至於沒有開封的都有,大多都是破爛不堪的東西。怎么辦?搞鬼啊!有的人把破棉衣漏出棉花的地方疊在裡面讓你看不來;有的將舊鞋刷上墨汁,看著就新了許多;還有的把要散的家具釘巴釘巴,瞧著挺結實的,沒準拉回家就散架了,說白了就是騙人。反正買的賣的心裡都清楚,看出來了也不說,使勁地往下砍價。可你再砍價,也是“買的沒有賣的精”啊,到頭來,還是誰買了誰認倒霉了。您說,做這種買賣大白天能幹嗎?所以也就約定俗成了黎明前開張,天一亮就收攤了。別說,這鬼市兒裡面還真有鬼,老百姓這么稱呼它還真是名副其實呢。
解放以後,鬼市兒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營的品種增加了許多,已經成為古舊物市場了。而鬼市兒所經營的,也不止是那些破破爛爛的傢伙什了,而是各種各樣的東西是琳琅滿目樣樣齊全,而經營的時間也改為白天了。
在鬼市兒,你不僅可以買到許多比商場既便宜又實惠的東西,而且還可以買到市場上早已經淘汰,而你又急需的東西。那些喜歡古玩、古書的人,沒準還能在這裡淘換出好玩意兒呢。尤其到禮拜天,這裡熱鬧非常,許多外地人專程到鬼市來“尋寶”,有時候,你還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發現幾個金髮碧眼的老外呢。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家,竟然是祖輩都靠這鬼市兒謀生的,據說有一家人,從打清朝有這鬼市兒起,就在這裡擺攤,竟然一擺就擺到了現在,整整的四代人。前兩年,這家人的第五代下崗了。據說這個第五代正在因為自己下崗,整天價愁眉苦臉而不知所措的時候,他的父親說話了,兒子,沒事兒,回頭跟我到鬼市擺攤去。那地方,活人呢!您還甭說,近些年,有許多下崗職工都加入到鬼市兒的經營群體裡來了。看來,這鬼市兒對下崗再就業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
這些年,天津城的變化很大,可這變那變的,鬼市兒這個名稱沒有變。因為老百姓叫慣了,不管你改成多么現代時髦的名字,大家還是叫它鬼市兒天津鬼市敢賣皇上玉佩 時間:2003-8-4
古玩字畫啥都有鬼齜牙時已開張優劣難辨假貨多淘金覓寶先練眼天津鬼市敢賣皇上玉佩
說起“鬼市”,咱天津的老百姓可是一點也不陌生,它一般是指舊貨古玩集市。因為這裡高深莫測、真假難辨、撲朔迷離,所以人們稱其“鬼”。特別是上了年歲的老人,平時起得早,去遛遛“鬼市”,“淘換”一些小古玩,幾個老夥伴湊一起品玩,還是別有一番情趣。
其實很早的時候天津就有了鬼市,具體是怎么來的,已經沒有人知道了。據老人們說,“鬼市”開張大都在天亮以前,大戶人家家道敗落了,家人們斂舊家當換錢花,去當鋪怕“栽面”,借著天黑偷偷摸摸出來賣。還有一些人就是拾破爛的、清垃圾的、掃馬路的、或是撿點嘛摸點嘛的人,把那些來路不正的、擺不上檯面的東西卷著、掖著換個小錢花。這樣天長日久一來二去,愛起外號的人就給這樣的市場起了個稱呼———“鬼市”。鬼齜牙時鬼市開周四周五大集會
平日裡比較清靜的鬼市,到了星期四、五的清晨,這裡就像是個集市,南來北往的收藏愛好者和做古玩生意的商人都會“扎”在鬼市里。也愛“扎”鬼市的劉振山先生帶著記者來到了瀋陽道文物市場,一走進這條街,立馬就能被這裡喧鬧氣氛所感染。要價的、還價的、讚嘆的、欣賞的,一件好東西往往會圍上十來個人,人聲嘈雜,一片熱鬧景象。
“每個星期的這兩天凌晨三四點鐘,大部分人都在睡覺的時候,這裡早就人滿為患了,到處光圈晃動,原來是鬼市的‘蟲’們拿著手電筒已經開始‘尋寶’了。腰纏萬貫的富翁、失業下崗的工人,高級幹部、普通民眾,這些人都是像我一樣,就好古玩這一口!”劉振山笑著說,“咱天津的‘鬼市’為嘛星期四、五熱鬧,就是因為天津附近縣市的收藏愛好者和古玩商人們,會在這兩天把好東西拿到這裡來。北京‘鬼市’的販子們也常到這來收,碰上識貨的,就能賣個好價錢。”
當初上鬼市沒有閒逛的,一般都是為生計所迫,才在天要亮還沒亮“鬼齜牙”的時候,到偏僻的舊南開靶檔道、西市大街一帶買舊物,天津“鬼市”就在這幾個地方扎了根。劉振山說:“現在古玩市場的早市,是‘鬼市’傳統的延續,不過已經沒了因為家道中落前來賣東西的人,而是更多的收藏愛好者。”皇帝玉佩打狗棒鬼市裡面啥都賣
劉振山是一個經常逛“鬼市”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還只是鬼市裡的半個“蟲子”,平日到這裡為的只是尋個希罕物件,拿回家自己玩。“聽老人們講,清朝的時候,在天亮之前有兩個市集,一叫人市,一叫鬼市。人市是買賣勞動力的地方,而鬼市賣的東西可就雜了。這裡既不定點設攤,也不分商品種類,上至皇帝戴的玉佩,下至要飯花子的打狗棒,什麼都有人賣,什麼也都有人買。不僅如此,必要的時候還能定貨,甚至點名要東西。”
如果你想要東西,就把錢褡子往左肩一搭,右手托起下巴往顯眼的地方一站,就會有人來招呼:“想抓點兒嘛?”“找點上等的玉件。”“有,價兒可高啊!”“貨高價出頭,先見見!”這也許就談成了一樁多少兩銀子的生意。也有人想找些便宜貨,“您抓點兒嘛?”“我這馬褂上五個銅鈕掉了一個。”“還真有!”“要多少錢?”“給嘛錢,把您了手裡兩塊驢打滾給我吃了就行了!”這也算一樁買賣。占了便宜就顯擺吃了悶虧肚裡埋
在這兒做生意得有好脾氣,要多大價您別上火,還他多少錢他也不生氣。許多東西是偷來的,脫了手就好,在這兒你碰到多好的東西也不能打聽出處。也因為這個原因,確實有人在這兒買過便宜貨。用買醋瓶子的錢買了個青花瓷瓶的事有過,要買銅痰盂買來個商朝青銅器的事也有過。反過來說,花錢買人參買了香菜根的事也有。那時的天津人,得了便宜便到處顯擺,透著自個兒的機靈!吃了虧多半悶在肚裡,惟恐被人恥笑。
劉振山說:“聽老人講,天津‘鬼市’出現在清朝末期天津開埠之後,由於國勢的沒落,很多達官顯貴的家道也是江河日下,而那些曾經的富家子弟依然遊手好閒,為了度日或換取抽大煙的錢,就偷偷變賣家中的古玩。畢竟這是有失身份的舉動,賣也不敢明目張胆,於是只在凌晨兩三點鐘托人拿到‘鬼市’上。除了他們,還有人在這裡脫手一些偷盜來的東西或來路不明的物件,趁著天未亮掩人耳目。人們點著燈籠交易,因為都有著不可言說的秘密,價錢上自然打了很大的折扣,原本值50兩銀子的東西,也許2兩銀子就出手了。”洋人當街賣古玩其中竟有墓葬品
劉振山還告訴記者,他曾經聽人提起,在石家大院裡,有一口荷花缸,從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特別。有人說它是從北京“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裡搬來的。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野蠻洗劫和焚燒,天津作為離北京最近的大都會,圓明園裡被盜竊的大部分珍奇物品、裝飾擺設、園磚園瓦就被英法聯軍拉到天津,當街拍賣。據當時法國公使葛羅吐露:“此時天津的景象是亂鬨鬨的,每個十字路口都有兵士出賣成匹的絲綢、珠寶、翡翠、花瓶和無數貴重的東西,這些都是來自圓明園,總值至少達三千萬法郎。”天津衛的高官顯貴,遺老遺少,收藏名家,有著各種不同目的的人,都以擁有一件圓明園的物件為樂。
“洋鬼子侵略天津後,天津的街面上真成了‘鬼市’。他們把不知從哪裡搶來的一些文物和古玩在街面上叫賣。”劉振山說,“到後來古董文物多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墳墓里被人挖出來的‘陰物’,‘鬼市’的名號就更加響亮了。”或真或假難識別鬼市玩意贗品多
夏季的清晨亮的比較早,5點多鐘,天已經大亮了。只見一個個地攤整齊地排在瀋陽道兩旁。據劉振山說,這裡的地攤對收藏者來說是一塊“風水寶地”。從清朝開始,賣家往往是在地上鋪一塊油布,擺上幾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舊工藝品,然後便蹲在一邊,只用眼睛餘光掃視著行人,絕無像其他商販那樣高聲叫賣的。買家則悄悄穿行於地攤之間,尤其是稍微內行一些的買家,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東西也絕少直接問價,而是“顧左右而言他”和攤主打起了啞謎,繞來繞去,半晌才繞到正題。
劉振山說,這些東西除了不值錢的舊貨以外,古董字畫、珠寶玉器之類大部分都是“西貝”(假貨)。幾乎每個賣貨的人都有贗品,有許多人甚至帶的全部是贗品。這些假貨往往還仿造的挺像,外行是難於分辨鑑別的。在心理上,賣舊貨古玩的人,希望將帶的贗品在天亮之前能順利賣出,天亮光線好了,贗品就不好賣了;而去買古玩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東西被別人買走。買家賣家心理上的雙重作用,造就了古舊市場的早市。
從清朝起,鬼市處處就充滿了陷阱,以贗充真、以劣充優屢見不鮮,稍有不慎,便會人仰馬翻、代價慘重,精明狡猾的商販更以三寸不爛之舌引誘買家上當。如有的商販為推銷古字畫或古瓷器,會謊稱這“名家”作品是祖上流傳,乃傳家之寶,甚至編出許多動聽的故事,騙得你非相信他賣這件“傳家寶”實乃迫不得已不可。淘金覓寶考學識鬼市挑貨練眼力
古玩市場的物品,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但總的來說,古玩市場除大部分為贗品外,非贗品也絕大部分為不夠博物館入藏等級的或文物專業人員不屑一顧的大路貨物品。珍品雖有,但也是百年難遇,誰要有眼力、有運氣碰上,您就找個地方偷著樂吧。
據了解,自清朝以來,鬼市裡的商品真假參差,魚目混珠,便給了收藏愛好者、收藏家們一個練眼力、考學識的場所,也提供了無數“揀漏兒”淘金覓寶的機會。常在鬼市上逛的人們常說誰誰有“眼”沒有,這“眼”就是指對古董的鑑賞能力。有許多的收藏者都是在地攤上練出來的“眼”。不過在練出“眼”以前,交的“學費”都不在少數。“眼”以前都是自己的,因為來地攤上淘金的多是“獨行俠”。現在收藏熱起來了,收藏界愛好者們也成了一撥撥的。這便有了“借眼”之說。地攤上也常聽見人說“某某兄,借您的‘眼’看看,這鼻煙壺……”若能揀上了“漏兒”得到了自己喜歡的珍品,便少不了擺上壺茶或拿一瓶酒,邀上三五好友鑑賞品評一番。
隨著民間集藏的不斷升溫,天津鬼市規模也不斷擴大,但始終沒有離開清朝時發展起來的大方向。現如今的鬼市和以前一樣包羅萬象,字畫、陶瓷、家具、文房四寶、銅器、玉器、竹雕、奇石、古籍善本、錢幣、鼻煙壺、香爐、紫砂、象牙雕、連環畫、煙標、火花等,可謂五花八門。不少東西在外面商店難覓蹤跡,而在鬼市里卻能親眼目睹。一般來說,幾乎帶點文化味的小玩意兒,鬼市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