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學名:鬧魚崖豆
拉丁學名:MillettiaichthyochtonaDrak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目:薔薇目Rosales
亞目:豆亞目Leguminosineae
科:豆科Leguminosae
屬:崖豆藤屬Millettia
形態特徵
喬木,高10-15米。小枝曲折,黃白色,具條棱,無毛,皮孔稀疏,幾不明顯;芽鱗寬卵形,6-8枚,外面光滑,內具絨毛。羽狀複葉長12-17厘米,無托葉;葉柄長2-3厘米;小葉2-4對,間隔約1.8厘米,紙質,歪卵形,
長5-8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兩側不等大,上側耳狀,下側截平,側脈7-8對,平行,近葉緣弧曲環結,細脈清晰,上面平坦,中脈在下面隆起,無毛;小葉柄長約3毫米,無毛;無小托葉。總狀花序近枝端腋生,長5-10厘米,或集生枝梢形成30-50厘米長的大型複合花序,被白色曲柔毛;分枝有花6-15朵,單生或2朵著生節上;花長約1.5厘米,花梗細,長10-15毫米;無苞片和小苞片;花萼鍾狀,長5-6毫米,寬約4毫米,萼齒短,三角形;花冠白色,旗瓣無毛,寬卵形,長約10毫米,瓣柄占四分之一,無毛和耳,也無胼胝體,翼瓣長圓狀鐮形,龍骨瓣弧曲,基部鈍;雄蕊單體,對旗瓣1枚基部分離;無花盤;子房無毛,具柄,胚珠2粒。莢果倒披針狀鐮形,扁平,長11-14厘米,寬2-3厘米,頂端喙尖,基部果頸長約1厘米,光滑,網紋不明顯,縫線清晰,果瓣裂,薄木質,內果皮海棉狀,有種子1-2粒;種子淺褐色,具光澤,橢圓形,長約13毫米,寬約10毫米,扁平,種臍薄片狀,白色。花期2-4。
地理分布
產雲南(南部)。生於河谷砂質地,海拔150-750米。越南也有分布。
使用價值
材質淨白,可制家具;全株有毒,種子可毒魚;根和莖適量煎水外用,可除濕止癢;適於村落旁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