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一隊八路軍來到了沂蒙山區的堡壘村馬牧池,隨他們一同前來的還有國際友人捐贈的奶牛。長年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從沒見過這種黑白相間、奶量充足的牛,他們備感驚奇。不久,日軍船尻部隊逼近,八路軍緊急撤退,臨行前將奶牛託付給村民餵養。貧窮膽小的村民擔心奶牛會帶來災難,他們通過抓紅豆的方式選出養牛人,小寡婦九兒幫破落戶牛二抓鬮,最終使牛二成了這倒霉的“幸運兒”。殘酷血腥的掃蕩過後,村民們全被殺害,只有牛二和奶牛成為倖存者。尚未得到喘息之時,另一隊日軍部隊路過此地,並將傷員留在這裡。從這天起,肩負著保護奶牛重任的牛二想盡辦法和日軍、土匪、江湖郎中等各色人等展開周旋,而那頭倔脾氣的搭檔也讓他頭疼不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黃渤 | 牛二 | |
閆妮 | 九兒 | |
尚鐵龍 | 十三叔 | |
劉傑 | 老祖 | |
來喜 | 二孬 | |
澀谷天馬 | 寺田 | |
冢越博隆 | 澀谷 | |
黑木真二 | 黑木 | |
胡曉光 | Guo Jun | |
高虎 | 八路軍戰士 | |
華子 | 郎中 | |
胡龍吟 | 皮影班主 | |
劉向京 |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 |
孫松 | Guerrillas | |
陶澤如 | 院長 | |
趙軍 | Bandit |
職員表
出品人 | 趙國光、王長田、鄒易儒 |
製作人 | 鄒易儒、周強、崔國明、晉亮、趙雲聲 |
監製 | 李慶輝、李大江、張昭、趙順亮、吳林勵 |
原著 | 趙冬苓 |
導演 | 管虎 |
編劇 | 管虎 |
攝影 | 宋曉飛 |
剪輯 | 孔勁蕾 |
美術設計 | 孟禹 |
動作指導 | 陳冠龍、秦海強 |
錄音 | 趙蘇晨 |
[演職員表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來源 ]
幕後花絮
1、大家在片中看到的奶牛隻有一頭,但拍攝的時候,劇組一共動用了7頭體重均在1700斤左右的大奶牛,他
一個人要和7頭牛分別“培養感情”的同時還要“和平相處”。
2、主演閆妮和黃渤私下也是好朋友,《鬥牛》是兩人繼《大灌籃》後的第二次合作。閆妮的參演是黃渤推薦的,黃渤和閆妮說戲只拍幾天,而且是女一號,結果拍了一個月。閆妮表示,比起黃渤的苦,自己還算好,就是拍片時特別冷,零下20多度,而且基本都在室外。
3、黃渤表示拍電影的時候這頭“牛奶奶”可是比他大牌多了,“牛奶奶”是只1700斤的大奶牛,既不聽導演說戲也不服從副導演的安排,更讓黃渤屢屢受傷。黃渤回憶說:“最要命是牛會反芻,我們就只能給它餵草,帶著它走一圈,要不根本沒法拍戲。”等戲全部拍完,黃渤成了專業養牛戶,完全可以著書立傳分享養牛經驗了。“遇到牛奶奶,我才知道閆妮演技有多好。”
3、片場的一伙食也是簡單到只有饅頭、鹹菜的地步。但是,閆妮對此卻有自己的辦法,她經常自備零食,一箱一箱的拉到片場慰勞大家,好久沒沾過油水的工作人員見到零食都“餓狼撲食”般的一擁而上,閆妮的零食常常是在大家瘋狂抓搶後只剩下幾粒碎渣。而閆妮在片場也成為大家公認的“零食專家”。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名稱 | 獲獎對象 | 獲獎情況 |
2009年 | 台灣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鬥牛 | 提名 |
最佳導演 | 管虎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黃渤 | 獲獎 | ||
最佳改編劇本 | 管虎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宋曉飛 | 提名 | ||
最佳動作設計 | 秦海強、陳冠龍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孔勁蕾 | 提名 | ||
2010年 | 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男主角 | 黃渤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閆妮 | 提名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已經久未拍電影的管虎表示之所以想拍《鬥牛》因為自己畢竟是學電影出身,有點小夢想沒實現在有點憋得慌,不是不想拍電影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很多機會都錯過要不因為不喜歡或是平台不好。在碰到山東農村這個口傳心授的故事,管虎覺得很適合電影,於是就創作了《鬥牛》這個劇本。《鬥牛》中的非常吸引管虎,他覺得古人的堅韌品質、血性、對友誼的執著,現代人已經非常缺失了,於是應該讚美現在依然擁有“動物性”的人。
拍攝過程
管虎導演拍攝《鬥牛》前大概準備了半年時間,其中對景花費的功夫最多。因為現在儘管是在偏僻的農村也已經多了很多現代化的東西:空調等現代化電器隨處可見,而且現在的樓房必須做舊,一些在當地生活 的居民得遷走,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工程。而且《鬥牛》除了黃渤和閆妮外,“牛”也是一大主角,但動物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這也是拍攝《鬥牛》中遇到的一大問題。導演透露對待動物就是耐心,只要豁出時間豁出精力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對於《鬥牛》管虎覺得許多自己原本沒有構想到的內容電影反而有了,這些都是因為動物的不確定性反而給《鬥牛》多了驚喜。電影本來就是這樣,都是都是設計好了在拍,就跟捧著一碗水一樣一路一路灑,灑得少點好點,灑得多點就慘了。沒有一個電影和預先構想的是一樣。
儘管導演對拍攝的困難已經做了很多預知和準備,但還是覺得對黃渤有點歉疚,因為《鬥牛》是在要求演員有巨大的能量才能完成,讓導演吃驚的是黃渤遠遠超過自己認可的體力狀態,完成了很多演員沒法完成的任務。
影片評價
作為一部獨立製作,《鬥牛》值得為它付出一點時間去細細品味。雖然它的形式,人牛相處、髒不啦幾的影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觀眾的投入,但是在許多電影缺乏自我真實價值觀的如今,《鬥牛》倒是在諷刺之餘有一些人性深處的溫暖泛出來,很難得。
《鬥牛》說的是八路留了一條奶牛在村里,後來全村遭日本人屠殺,只剩下黃渤和牛。然後有路過的土匪、難民等,黃渤一路和牛相依為命。這個故事很文學化,可以想像得出在文字中,黃渤對牛的感情一路的變化會表現得更細膩,在電影裡則要更迅速地讓觀眾接受他不能拋下牛獨自逃生。
而故事中的戲劇衝突其實是有比較大的商業空間在裡面的,比如黃渤一人斗四匪保護奶牛、遇見傷兵鬼子路過村子,完全可以拍得更妙趣橫生、驚險刺激一些,影片也會因此更好看。現在導演強調的是一種“無常”,黃渤借鬼子的地雷炸死想殺牛的難民,完全都是巧合,並非本意,這和導演不想塑造他成為一個英雄有關,因為在這個故事背景下,黃渤是一個被歷史的偶然遺留下來的意外,沒有成為英雄人物的動機。導演很明顯是在拒絕做一些討好觀眾的事情,這可以理解,但即使是獨立製作,我覺得還是有商業空間可以挖掘,人可以不要處理得那么髒,以及讓觀眾對黃渤更喜愛,對他與閆妮之間的愛情更同情。
說實話,整部電影我覺得最來勁的地方都是有閆妮的地方,這個女人的性格和黃渤形成鮮明對比,但是只有前言沒有後語,活生生切斷了,以牛來作為替代,這個感情指代其實很難完成。這也是《鬥牛》這部電影最困難的地方,如何讓人接受黃渤對牛的感情,在他說出“咱倆這才叫男耕女織呢”時不覺得荒謬至極,而微微感到同情與傷感。所以之前黃渤救牛的情節可以處理得更有趣鮮活,加強觀眾對他的認同度。
和小孩、動物的對手戲是公認的難演,黃渤這次算是很成功。可能有一些和他差不多的演員比如李易祥、郭濤等也不是不能演這個角色,不過黃渤身上的確有一種導演說的“動物性”在裡面。他演過的角色往往都是混混型小人物,你以為他應該最重視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但他又出乎你的意料,這是黃渤的魅力。《鬥牛》中的角色也是如此,他的貪生怕死是明顯的,一開始都不肯接受藏牛的任務,硬將閆妮嫁給他才好說歹說接了。全村人被殺以後,他也想離開,但是沒有離開。這個無法離開,就是《鬥牛》的核心所在。“奶牛”是他與過去與世界惟一的聯繫,他可以去山上離群索居,但是好歹也得有頭牛在,才是過日子。現在的這個核心,不能說表現得非常透徹,但是黃渤這個人物的行為,基本上你看完這個電影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會感到微微有些傷感,人所依憑的情感是如此微薄又如此雄厚,幾乎沒有辦法被打到。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如此卑微,和一頭牛相守一生,人所做的事情又如此偉大,他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言而有信。
從傳遞的效果來說,即使《鬥牛》的外在形式的確非常不討巧,很難做到吸引觀眾進電影院,這是電影導演在做同一類型的電影時需要嚴肅考慮的一個前提,但是在呈現的最終效果上,它作為一部獨立小眾電影,是有自己的內容的。就是你看了,會有所得,無論是感情,還是思想。應該就是一種成功。 (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