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由來
唐太宗為表彰其功,特授太原河北安撫使,秉節鋮位並賜書:“知公口伐,可漢如約,遂使邊火見燧,朕何惜金石賜於公戴?”為紀念鄭運壽以及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薛仁貴、羅成等八位唐代開國元勛、霞山鄭氏後裔將流行於安徽一帶的高蹺和流行於浙西的竹馬結合,並配上戲曲文官武將的行頭,於元宵、春分、冬至等節日走街竄巷、翩翩起舞。
表演形式
所謂高蹺竹馬,即在腳上綁上一米多高的木製踩腳,身上套著五色竹馬、身穿戲曲行頭、頭帶戲曲帽子,在各種喜慶節日自發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在衢州地區乃至整個浙江,許多地方都有竹馬舞,但將高蹺竹馬連在一起的只有馬金霞山村。
藝術特點
唐、宋時期,霞山高蹺竹馬舞非常簡單,一般設八個文官武將和一個帶頭小兵,沒有多少複雜變化的舞步。
明代成化年間,淳安高家橋人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榮祿大夫兼太子少保商輅和霞山首富鄭旦公義結金蘭,與霞山鄉結下了一段淵源。在他的帶動下,高蹺竹馬加上了高蹺劈叉、翻斤斗、交叉舞步、八字陣、鯉魚翻花等較為複雜的動作,人物也從9人增加到16人,使霞山高蹺竹馬的藝術品味得到很大的提高。自從一九八二年成立了霞山鄉文化站以來,對民間藝術的普查。
霞山歷代傳統“燈日”為正月二十二日迎板燈、高蹺竹馬等活動,文化站邊收集資料,邊多次召開民間藝人坐談,恢復高跳竹馬,並多次參加縣元宵節活動。後來縣文化局對霞山高蹺竹馬舞極為關注,指派專門人員對霞山高蹺竹馬舞進行收集整理,組織專業人員對其進行藝術加工,並多次參加了市、縣民間藝術活動,受到省、市電視台多次的報導,霞山高蹺竹馬舞作為一個獨特的民間舞蹈、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然而,隨著老一輩藝人的相繼謝世,舞蹈道具的逐年陳舊,高蹺竹馬舞已經到了亟待搶救的地步。
基本特徵
在腳上綁上一米多高的木製踩腳,身上套著五色竹馬、身穿戲曲行頭、頭帶戲曲帽子,在各種喜慶節日自發上演的一種民間舞蹈。在衢州地區乃至整個浙江,許多地方都有竹馬舞,但將高蹺竹馬連在一起的只有霞山村。
服裝道具
1、高蹺竹馬製作工藝
2、人物的塑造、服裝的配套。
3、高蹺竹馬舞的表演程式。
歷史價值
1、恢復“高蹺竹馬”有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統。
2、發掘“高蹺竹馬”,豐富農村、城鎮文化生活。
3、發掘“高蹺竹馬”可促進霞山古村落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
傳承譜系
鄭槐延、鄭守海——鄭利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