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舞[馬燈舞]

馬燈舞[馬燈舞]
馬燈舞[馬燈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燈是一門紙紮藝術。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舞種。從平原到山區、海島,幾乎各縣市有它活動的足跡。隨著科技的進步,馬燈最初的本義正逐步被人們拋棄,已經發展成為人們歡慶太平盛世,增強重大節日和重要慶典的熱鬧氣氛的一項民俗活動。

簡介

馬燈舞點擊查看大圖
馬燈是一門紙紮藝術。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舞種。從平原到山區、海島,幾乎各縣市有它活動的足跡。隨著科技的進步,馬燈最初的本義正逐步被人們拋棄,已經發展成為人們歡慶太平盛世,增強重大節日和重要慶典的熱鬧氣氛的一項民俗活動。

起源

馬燈舞起源的歷史背景說法很多,分布也很廣。馬燈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是北岙三盤的馬燈以紀念王昭君出塞的歷史為背景。二是大門寨樓的馬燈以陳十四娘娘收妖的民間故事為背景。三是北岙小朴的馬燈以唐三藏的白馬祈雨為背景。舞馬燈,因文化背景不同又有不同的數量和陣法。
另外在杭州、嘉興、寧波、金華等地區盛傳南宋皇帝趙構南逃的“泥馬渡康王”的故事。在金華傳說趙構號稱宋高宗後,為紀念泥馬渡江(錢塘江)扎紙馬以慶祝。當地馬燈中的白馬,即為康王之坐騎。在嘉興傳說康王渡江下水處即在海鹽縣,至今民間還有以一匹白馬為演出單位的馬燈。在杭州淳安縣傳有關北宋宣和二年農民領袖方臘的坐騎疑陣救方臘的故事等。

形式

馬燈形式有:“竹馬”、“跑五馬”、“高蹺竹馬”、“車馬燈”、“馬燈戲”、“手馬燈”、“小馬燈”、“馬燈”等。馬燈舞隊有八匹、十二匹、二十四匹;也有五匹,扮趙雲、關羽、劉備張飛、穆桂英等戲曲人物;還有馬燈和車子燈一起表演的叫車馬燈;更有用竹紮成轎形的車子燈,演員站在車子內,下肢裝上假腳,外有車夫推車。大都扮演“關公送皇嫂”、“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等故事。表演中夾唱民歌小調。有的馬燈有馬夫作翻、滾、洗馬、馴馬等舞蹈表演,如常山縣洗馬舞和昌化縣昌北馬燈都以馬夫表演技藝而聞名。

道具

馬燈的道具,是用竹紮成馬的前、後身(也有頭尾相連的)系在演員腰上。這類馬燈道具又分兩種。杭州市淳安、蕭山、臨安縣和金華市各縣流傳的馬燈,是長頭頸馬燈。它的馬身較短,頭頸長100厘米,前身高150厘米。用一支寬竹片做頸背,具有古補、寫意的特點,舞蹈時甩動馬頭頸,昂首賓士。另一種是寧波地區的馬燈,頭頸四周均有骨架,頭頸硬直,造型與比例如現實生活中的馬。眼晴和身內裝上電燈馬鞍項鈴裝飾如古代戰馬。金華市有一隊馬燈,相傳是明代傳下來的,馬燈造型是頸長,身短,馬臉扁平,演員身穿戲曲書生巾袍,演唱崑腔曲牌,由絲弦蕭笛伴奏,有些詞意澀奧難解。

傳說

傳說福建永春遇到百年不遇的乾旱,赤地千里,眼看莊稼就要顆粒無收,百姓就要斷炊,唐三藏西天取經所騎的臼色神馬,執意到永春拯救百姓的困苦。終於神馬愛民的至誠,感動了上蒼,上蒼普灑甘霖。永春百姓為紀念神馬的無量功德,建白馬寺祭拜,並在元宵節舉辦馬燈遊藝,以娛神人。

習俗

馬燈的盛行是和習俗,民間傳說關係密切。清乾隆年間,永春有顏、林兩家遷來小朴以捕魚為生,因大海至險,為求年年平安、風調雨順,就安老家永春的習俗,在小朴村建了座白馬廟祭拜侍奉,每年的除夕夜、元宵節、八月初六,都舉辦馬燈遊藝活動。除夕夜的馬燈會俗稱“迎春發財燈”;元宵夜俗稱“風調雨順燈”,民間至今還流傳“元宵游馬燈,家家喜盈盈;馬首生輝映,年年保豐登。”的民謠。8月初6俗稱“逢凶化吉燈”(也稱“化馬平安燈”)。
杭州蕭山縣的竹馬班有比頸長之俗,長者為糧食豐收的標誌,連年豐收的馬頭頸可逐年加高。糧食欠收的村莊是不能舞竹馬的。
【小樸馬燈】
小樸馬燈初為二匹胭脂色馬和六匹白馬組成的八匹馬隊,隱含八仙過海和發財之意;現改為主燈16匹,馬燈隊36人(含六六大順之意),再配以鑼鼓樂隊、腰鼓舞、魚燈舞等共150人的燈隊,陣法變化多端,每一陣由一名年輕力壯、技藝熟練的人充當馬頭軍領陣,表演過程以圓形舞開始,經踢馬花(有三角花、四角花、五角花)、龍滾水、風陽、馬蹄奔等,再以圓形舞結束,以示大團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