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特產有“鎮江三怪”,香醋擺不壞、面鍋里煮鍋蓋、餚肉不當菜。可很少有人知道跳面,知道跳面和鎮江鍋蓋面的關係 。
正宗的鎮江鍋蓋面必須符合的一個標準,就是它的原料必須是手工面,準確地說應該是“跳面”,又稱“小刀面”。
所謂“跳面”,就是把和好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人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雜技,反覆疊加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然後攤開,用擀麵杖擀十分鐘左右,再用刀切成寬2毫米左右的麵條。這種麵條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
跳面又名澆頭面,已逾百年歷史,其特點是加工工藝講究,外觀粗細均勻,條長爽滑,柔韌有筋,湯溢濃稠,菜味鮮美,色澤勻稱,醇香誘人。輕輕地放入嘴中,一口咬下去,不僅嘴巴感覺到它的清爽,牙齒體會到它的韌性、柔性、嚼頭,而且滿嘴香味。
高資鎮保留著鎮江鍋蓋面或跳面的“活化石”。尋常巷陌,狹隘古樸的老街,一座老房子,木質的門窗,隔扇已陳舊不堪。屋裡常常傳來“吱吱嘎嘎”跳面的聲音。一口碩大無比的鍋,裡面沸騰著已泛黃的濃濃的麵湯,長2尺的木筷,竹做的抄手,盛在醬色大缸里的麵團。屋裡幾張十幾年以上的大木桌,幾條長條凳子,幾個人端著熱氣騰騰的大碗,碗中湯呈醬色,有一些油花,還有一點韭菜,下面就是亮晶晶的小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