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材料科學、建築技術的進步,各國紛紛給高戰略價值目標穿上越來越厚的鋼筋混凝土“鎧甲”,或將其埋藏在地下深處。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後,英國對軸心國高價值目標的攻擊提上了日程。開戰伊始,英國只有 113 千克和 226 千克兩種規格的航空炸彈。很快,英國工業界就應英國軍方要求,開發出了自重 1,800 千克的“餅乾炸彈”,不久又在其基礎上研發出“超級餅乾炸彈”,重量達到了空前的 3,624 千克。但在對付德國的加強防禦目標(尤其是鋼筋混凝土頂部的潛艇基地和堅固的橋樑)時仍“心有餘而力不足”。英國科學界注意到了了這個問題。1941 年,巴恩斯·沃利斯在一本名為《對軸心國的攻擊方法》書中,提出了一種 10 噸級超級炸彈的瘋狂構想,一方面藉助超重型炸彈的震盪波摧毀建築物的地基,一方面依賴龍捲風一般的空氣衝擊波殺傷敵方目標。
1942 年,巴恩斯·沃利斯接受英國皇家空軍請求,研發一種能對付堅固目標的航空炸彈 。
研發設計
要達到軍方的要求,首先炸彈要足夠大。在巴恩斯·沃利斯的構想中,有 6 噸和 10 噸兩種級別的重型炸彈,依靠其巨大的重量、超高的速度所帶來的超大動能貫穿目標建築物頂部混凝土防護層或地基、爆炸並將產生的能量傳遞給建築物,或者在地基下形成膨脹的空腔,以達到徹底摧毀的目的。這種空前龐大的炸彈產生的威力不遜於一場小型地震,因而得名“地震炸彈”,後來的實戰也證實了它的效果。
為了使炸彈儘快形成戰鬥力,同時考慮到蘭開斯特轟炸機的攜載能力,沃利斯率先展開了 6 噸級地震炸彈——“高腳杯”的研發。
巴恩斯·沃利斯為高腳杯設計了一副修長纖細的流線型身材,由於彈體外形酷似一隻高高的酒杯,因而得名“高腳杯”。
設計完成後,高腳杯被交往維克斯公司生產。高腳杯過大的體型不便於流水線生產。為了滿足鑄造和機加工的高精度,大部分零部件都由經驗豐富的工人手工雕琢而成。比如說,為了提高侵徹力,高腳杯彈頭外殼由經過特殊硬化加工的高強度鋼製造。彈頭在機加工階段要求保證高度對稱,以確保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
至戰爭結束,“高腳杯”炸彈一共生產854枚 。
衍生型號
英國人曾把高腳杯炸彈的專利授權給美國生產,美國人在高腳杯的基礎上開發出了 T-10 炸彈。T-10 炸彈於 1944 年末研發成功,重 5,665 千克,裝 2,495 千克的黃色炸藥(占總重量的 44%),彈殼頭部還設計了一個穿甲彈芯。當時的美國軍方被太平洋諸島上的日軍堡壘搞得焦頭爛額,如獲至寶的美國軍隊打算用它來清除這些堡壘,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入掃清障礙。但核子彈的出現使 T-10 炸彈失去了用武之地。
韓戰中,美國軍方為 T-10 炸彈加裝無線電制導系統,從而誕生了“塔松”巨型制導炸彈。1951 年 3 月 29 號,3 架 B-29 掛載塔松巨型炸彈,執行轟炸鴨綠江大橋的任務,但任務失敗;不僅如此,返航中一架低空飛行的 B-29 往日本海中拋棄塔松時意外墜毀。事後的調查認為是塔松接觸到海面爆炸,產生的的衝擊波摧毀了 B-29。美軍官方認為這種炸彈不能“在飛行中被安全拋棄”。 至此之後,美軍司令部取消了塔松炸彈的使用 。
技術特點
高腳杯炸彈長度和直徑之比達到了 6.67,既有利於減小空氣阻力、提高降落速度,又能加大對目標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內部填充鋁末混合-D1 炸藥,占炸彈總重的 41%。由於摻入了鋁末,炸藥燃燒更充分、劇烈,爆炸脈衝持續時間更長,威力超過同等重量的 TNT 炸藥的 50%。生產時,鋁末混合-D1 炸藥在熔化成漿後,被工人小心翼翼地傾倒入倒立的彈殼內部。
高腳杯可以在時速 270 千米的條件下從 5,500 米高空投下,到達地表時速度超過 1,210 千米/小時,可穿透 5 米厚的混凝土層,產生直徑 30 米、深 24 米的彈坑。但過高的速度也產生了不少棘手的麻煩。首先,高速度會產生巨大的撞擊能量,劇烈的撞擊會導致彈體變形、引信失效、或過早爆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巴恩斯·沃利斯為高腳杯戴了一頂堅硬的“鎧甲”——一副堅硬的強化鋼外殼,炸彈殼頭部還設計有一個經過特彆強化的鋼錐,頭錐處的厚度超過 10 厘米。這樣就保證了高腳杯的穿透力;其次,實驗中發現,高腳杯在下降過程中難以保持穩定,總是會莫名其妙的“翻跟頭”。經過分析,發現高腳杯在突破音障時會失去平衡。相應地,沃利斯把炸彈尾翼稍微扭曲 5°,加強了陀螺效應,使炸彈在下落過程中始終圍繞中軸線旋轉,既不會出現俯仰和偏轉,還改善了了高腳杯的精確度 。
性能數據
自重 5,443 千克,帶尾翼長 6.4 米,最大直徑 0.965 米,內部填充 2,359 千克的鋁末混合-D1 炸藥
服役時間
普通航空炸彈在飛機返航途中會被扔掉,以免著陸時的震動或碰撞引爆炸彈。但高腳杯過於昂貴而稀少,沒用完的高腳杯往往會被帶回基地。每當蘭開斯特轟炸機帶著高腳杯炸彈降落時,機組成員總是在心中祈禱炸彈千萬不要爆炸 。
1944 年 6 月 8 號夜間,617 中隊的 19 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各攜帶一枚高腳杯炸彈,轟炸了法國羅亞爾河上的水運樞紐——索米爾市的一個重點鐵路隧道。這是高腳杯第一次投入實戰,行動大獲成功。其中的一枚高腳杯擊穿了隧道上方 18 米厚的土層,完全摧毀了隧道。事實證明了高腳杯無與倫比的穿透力和毀傷能力。
高腳杯最負盛名的行動莫過於擊沉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1944年9 月 15 號,617 中隊和 9 中隊從蘇聯白海附近的阿爾漢格斯克市的雅戈德尼克機場起飛,直撲 1,000 千米之外的提爾皮茨號。這次任務被命名為“掃雷器”行動。27 架蘭開斯特中的 21 掛載了高腳杯炸彈。4 小時後,機群抵達提爾皮茨號錨地。27 架蘭開斯特分成 4 個攻擊編隊,各個編隊之間距 1,600 米,從東南方向魚貫進入卡亞峽灣。德國防空火力極其密集,並且還施放煙幕,干擾了投彈手的視線,炸彈無一例外偏離了目標。唯有中隊長泰特所在機組投下的高腳杯擊中了提爾皮茨號。高腳杯鑽入了提爾皮茨號的肚子裡,在艏柱後部靠近水平龍骨處爆炸,將右舷炸出了一個 9.7 米寬、14.6 米長的大洞。損傷部位全部進水,艦首吃水增加了 2.4 米。
被炸傷的提爾皮茨失去了機動能力,被拖到挪威南部作炮台用,以防禦盟軍在挪威登入。這使得提爾皮茨進入了蘭開斯特的攻擊範圍。10 月 29 號,617 中隊從英國本土起飛轟炸提爾皮茨。但提爾皮茨上空陰雲密布,遮擋了攻擊視線,炸彈無一命中。
1944年11月12 日晨,617 中隊和 9 中隊的 29 架蘭開斯特再次出擊,從蘇格蘭某機場起飛,先單機飛往挪威海岸線,再編成 4 隊,以避開德國人的監視。上午 9 時 27 分,提爾皮茨號的瞭望哨發現目標,A、B 炮塔同時開火。提爾皮茨被兩顆高腳杯擊中。一顆落在 B 炮塔附近,隨著一聲悶雷般的巨響,幾十噸重的前主炮塔被炸飛,炸起的鐵塊甚至飛到了 3 海里之外。另一顆高腳杯貫穿左舷鍋爐艙上部的裝甲板,將左舷外側炸開一個大洞,破口從主甲板到裝甲甲板、魚雷艙壁、直至龍骨,長達 14 米,左舷主鍋爐和主機艙迅速進水,艦體左傾。緊接著,第三顆高腳杯命中了左舷三號副炮,引爆了彈藥室。不久,提爾皮茨號左舷中部 67 米長的部位進水,只不過 2 分鐘,艦體左傾就達到了驚人的 40°。9 時 52 分,德國海軍最後的榮耀——提爾皮茲號戰列艦沉入海底。船上的 1,700 人當中有近 1,000 人陣亡 。
總體評價
從 1943-1945 年,英美兩國一共製造了近 1,000 枚地震炸彈,推動了二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