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葉片上形成不規則形病斑,淡褐色,邊緣紅褐色或紫紅色,後期病部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子囊殼。
病原
Mycosphaerella hlolci Tehon稱高粱球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腔黑色,球形,孔口乳頭狀。子囊圓柱形,無色。子囊孢子無色透明,雙細胞,近梭形,上細胞稍大。此外有報導M.ceres Sacc.稱蠟球腔菌,也可引起該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散出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寄主氣孔侵入,引起發病。
防治方法
一般不必單獨防治,必要時可結合防治高粱其它葉斑病進行兼治。
相關詞條
-
高粱球腔菌葉斑病
高粱球腔菌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葉片上形成不規則形病斑,淡褐色,邊緣紅褐色或紫紅色,後期病部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子囊殼。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 防治方法 -
高粱鏈格孢葉斑病
葉片染病後形成不規則、大小不相同的長形病斑。翌年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該菌寄生性雖不強,但寄主種類多,分布廣泛。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病原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高粱學
《高粱學》是199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志良。
基本信息 簡介 目錄 -
粟葉斑病
粟葉斑病是由高粱葉點霉引起的主要危害粟、穀子等作物的病,主要為害作物的葉片。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病原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玉米大小葉斑病
玉米大小葉斑病是在東北、華北北部及南方山區的一種玉米類疾病,危害為減產50%左右。
症狀與侵染循環 病原病菌 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粟(穀子)葉斑病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植物病殘體上越冬。穀子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穎果。葉片染病初生許多黃色至黃褐色斑點.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病原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高粱大斑病
高粱大斑病是高粱產區常見葉部病害,一般從植株下部葉片逐漸向上擴展,雨季濕度大擴展迅速,常融合成大斑致葉片乾枯。
症狀 病原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參考資料 -
玉米交鏈孢葉斑病
玉米交鏈孢葉斑病,葉片發病後在葉面產生褪綠的長條狀病斑,病斑中部逐漸變為灰褐色,邊緣呈紫色,病斑沿葉脈方向迅速擴展。播種或移栽前,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以及發病條件 發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