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谷宅是我市公布的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原位於市區高盈里。作為我市民居建築的典型之一,它體現了鮮明的溫州地方風格。2004年因舊城改建,被整體搬遷至位於鹿城區錦繡路與溫瑞塘河及飛霞南路交匯處的白鹿洲公園內,工程於2007年7月順利竣工,基本恢復了歷史上的格局。因使用功能已發生變化,今天的谷宅已無法體現當年的全貌,筆者為此記錄了谷氏後人的介紹,以保存一絲當年穀宅的歷史記憶。
鹿城區高盈里,這條普通的小巷南起縣前頭,北至縣後巷,長122米,寬5.8米,地處華蓋山麓,地勢較高,民間有“水漫城門齒,高盈落腳趾”之諺,確為建宅的好地方。清代地名高盈頭,解放後改今名。小巷古樸幽靜,2004年改建前,沿巷分列多處庭院深謐的民居院落,其中保存最好的是坐落在巷子中段的谷宅。
由來
谷宅建於19世紀40年代,即清道光年間。宅第原為陳穎士所有,後於19世紀50年代賣給谷家(谷超豪祖父)。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谷超豪在此度過少年和青年時期。受他哥哥谷超英的影響,谷超豪是溫州中學“五月讀書會”的活躍成員。他們除了讀進步書籍外,還多次到野外或山上去開會,谷宅的南廂房也曾是他們革命活動的地點之一。
機構
宅院坐西朝東,占地面積844平方米,建築面積650平方米,為七間兩進合院式民居,由門廳、廂樓、正廳及後部披屋等組成,平面布局嚴整勻稱。整個宅 院東臨高盈里,沿路為3米多高的院牆,用小青磚清水砌就,頂部用磚做出框線狀線腳,簡潔大方,框內則疊砌精美的漏空磚雕,同簡潔的牆面構成對比。門廳正面設有台門,略向內收,兩側院牆則呈八字狀外撇,為溫州台門的普遍做法,也符合傳統文化上“內斂”、“藏”的形態。台門設三級踏跺,左右弧形垂帶用花崗岩雕刻,造型樸實無華,曲線流暢。門上為花崗岩門楣,精細地雕出混梟線腳,和上部精緻的磚雕斗拱相互映襯。台門雖為磚砌,形式卻忠實模仿木構。門楣之上用磚砌平板枋一道,上斗拱四攢,前出麻葉頭,上為出挑望磚,最上一層磚制方椽,坐斗橫向承隱出正心枋。
入內即為門廳,結構用分心柱造,並做成蘇式鴛鴦廳形式,分成了前後兩部分梁架。中柱間設有屏門,其上原有“中書第”三字匾額一方。門廳設門窗於內院一側,槅窗花版鏤雕如意卷草和夔龍紋,美輪美奐,栩栩如生。
越過門廳為中央的大天井。谷宅共有8處天井,這是最大一處。天井滿鋪花崗岩石板,每塊有1米見方,精細平整,縫間不見雜草,可見當年工匠加工之高超水平。天井正中設條石甬道,略高於兩側的天井,直達正廳。甬道條石頂部加工成微拱狀,下雨後不易積水。主人還在廂房前用矮牆分隔出兩個小空間,配以四周的粉牆黛瓦,更顯庭院的空幽。在矮牆的漏窗後還巧妙地布置了一個水井,小巧精緻,水質清冽。
當年的天井中草木蔥鬱,四角各擺一水缸,積蓄從屋檐上滴落的雨水,用於預防火患。磚砌大盆茶花、蘭花、牡丹,還有白色粉色繡球、芍藥、玉蘭等,四季花期不斷,天井中還有活動布棚,夏季可為花木遮掩烈日。
天井兩側的廂房為樓居,底層為起居之用,樓上為書房。夕陽西下,金黃的陽光穿過花窗,在斑駁的木板上投下溫暖的影子,讓人不免感嘆歲月如斯。
正廳為七間三山式懸山建築,布局劃分嚴謹,起居、活動、生活功能互不干擾。明間為中堂,在屏門前擺一長案,上有花瓶、三星、左右掛百壽圖,案前置八仙桌,兩側排開兩列椅桌茶几。次間為宅主的起居室,梢間後部為廚房。梢間前的小天井深有園林意境,門窗正對的牆面有“福”字灰塑,花壇中石筍數叢,微風中竹葉輕拂。在長滿青苔的天井中,坐於那青石的石凳桌前,能使人暫時拋卻人世的煩擾。
谷宅後院較狹小。據谷氏後人回憶,當年院中種植的以草藥為主,此外還在花壇種植桑和紫荊,旁邊的石條凳上擺著盆栽的蘭花。原先院後還有堆土假山,山上植枇杷、桑、桔等。另有3間房為穀倉、柴倉和連棚,放置風車、磨、掏臼等農具,折射出濃郁的農家氣息。
今年,谷宅遷建於白鹿洲公園內,基本做到恢復歷史上的原來面貌,也算為溫州保存了一處少之又少的歷史文化遺產。但谷宅的天空已經不是原來的那片天空,站在天井裡,再也望不到華蓋山那青翠的林木,這難免讓我們感到些許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