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明成化、弘治年間成陸,時名順江洲。成陸前原為長江口“橫塞海門”的開沙。白唐入宋,開沙被江水沖刷坍盡,海門也逐漸東移,以後沙土淤積漲為順江洲,又名老洲。清末建順江鄉,民國18年(1929)設區,將洲內劃為7個鄉,以後幾經並撤,1958年將全洲並為高橋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鄉。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江鎮縣委在洲上成立南洲區委,這裡成為新四軍渡江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之一。
具體情況
高橋鄉的地勢低洼,土質肥腴,水源豐富,氣候潤濕,利於稻、麥、豆、棉的生長。解放前,農田水系紊亂,河溝多達1529條,淤淺彎曲,潮水泛濫,澇荒頻仍,雖無災之年,農民也難溫飽,是歷史上嚴重的缺糧區。建國後,加固江堤61華里,於險要地築退堤一道,長11華里;開挖大小河道101條(包括縱貫南北的中心河);新建涵洞2144座,調整改造涵閘27座(已坍4座),共挖土591.5萬立方,出工394萬人次;擁有大中型拖拉機5台,小型拖拉機112台,排灌動力機械44台,有效灌溉面積1.43萬畝。1985年糧食總產量766.63萬公斤,比1977年耕地減3000畝左右,卻增產29.17萬公斤。年均畝產605公斤,水稻單產488.5公斤,分別比1978年增長0.5%和60%。副業方面,產繭1.16萬公斤,水果7.05萬公斤,家禽7.02萬隻,鮮蛋29.49萬公斤,蜂蜜1925公斤,成魚285.25噸,總產值602萬元。
鄉辦工業,50年代中期僅有農具、服裝兩家生產合作社,70年代始有發展,1985年有皮毛、儀表機械、鞋服、塑膠膠木、化纖、皮革等15個廠,總產值1123.02萬元。皮毛廠的裘皮大衣、羊剪絨拖鞋、兔皮墊褥外銷美國、蘇聯、加拿大、日本等國。畜產工藝廠的麻便鞋,化纖廠的棉漿粕也為出口產品。村辦廠50個,總產值652.30萬元;個體工業總產值212.35萬元。
1985年社會總產值3492.5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131.10萬元,創利150萬元;農業總產值1043.89萬元,收益分配人均426.9元。務工農民5384人,占全鄉勞動力50%以上。
1984年境內公路與邗江段接通,次年至大港汽車輪渡建成,從此汽車運輸通行無阻。1985年變電所建成,實現正常供電。
1985年有國中3所,教師68人,學生894人;國小13所,教師124人,學生2360人;鄉醫院1所,醫護人員23人,病床35張。
鄉政府駐地高橋鎮,清末民初已有一定規模。因鎮端有一拱形大橋,遂以高橋為鎮名,後又為洲名、鄉名。建國後,拓寬舊街道,拆除兩側舊屋,改建新房。除南北主街外,兩側有東、西街,東街與主街平行,中隔1港,南北各有1石橋通行;西街為東西向,主街內設有百貨、雜貨、地貨、菸酒及服務性的商店。1985年鎮上有鄉級機關及縣屬銀行、稅務所、郵電局、糧管所、供銷社等單位。鄉辦廠7家,集體商店17爿,個體商販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