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高村鎮農村悄然發生著變化,正向著走路不濕鞋、吃水不用挑、煮飯不燒柴的新農村目標邁進。
走進高村鎮波浪後村,你會看到人們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來水,燒的是沼氣,用的是水沖廁所,房前屋後綠樹環繞,到處是一片整潔有序、充滿生機的景象。
近年來,高村鎮結合新農村建設,相繼實施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項目,引導農民轉變傳統觀念,投身生態建設。為鼓勵農民發展戶用沼氣,這個鎮對每一座沼氣池補助500元,並在波浪後、望海倪家、唐家嘴子三個村進行試點,發揮典型的示範作用,以點帶面,使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全面鋪開。到目前,高村鎮已有500多戶居民完成了戶用沼氣建設。
唐家嘴子村村民董傳玉說,以前做飯需要燒草,既不方便又髒。現在有了沼氣,做飯、燒水都又方便又快,蒼蠅、蚊子也減少了,家裡乾淨了很多。
今年,高村鎮按照建設生態文明村的目標,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在30個村的空閒地栽植楊樹、玉蘭等綠化苗木20萬棵,綠化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全鎮46個村10多萬平方米的主幹道全部硬化,安裝路燈500多盞,同時,這個鎮在每個生態文明村建立了保潔隊伍,設立保潔員30個,清掃村莊出村路和村內主要街道,保持道路環境乾淨整潔。
目前,高村鎮已有50%以上的村達到文明生態村建設標準,有15%的村被命名為市、縣級文明生態村。
近日,文登市高村鎮邀請市農廣校有關專家在望海曲家村舉辦新型農民培訓班,向農民民眾傳授種養新知識、新技術。
針對今年全市果業發生的疫腐病的新問題,高村鎮舉辦這次果樹培訓班,讓廣大果農真正了解到果業方面的管理技術和防病技術,提高果農的防病意識。
今年以來,高村鎮通過“農民進課堂、科技專家進農村”等方式,邀請山東農大、市農廣校的專家,經常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農民民眾種植養殖技術水平,促進農民增收步伐。同時,這個鎮的農業技術人員還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技術指導,解決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困難。望海曲家村村民曲慶濤告訴記者,今年他的果樹突然得了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病,專家來到他的果園,幫他分析果樹的病情,並且教給他如何預防,對果農們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