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河南省鄧州市陶營鄉高李村水資源豐富,湯營分乾渠流經全村,有效灌溉面積3100畝。境內有漢代樂城遺址和漢墓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支兩委幹部8人。高李村位於郭里鎮偏西北3公里處,村莊呈正方形,全村有耕地317公頃,農戶780戶,人口3050人。
由來
高李村位建於元末明初。據《李氏族譜》記載,該村西南方一公里處臥虎山下有一高老廟,因廟而得為高村。1982年更名為高李村。
古蹟
東漢畫像石1990年11月出土於高李村,為市文物局搶救發掘,內容有:“秦王泗水撈鼎”“羲和托日”“胡漢戰爭”東舞、雜記等。
人物
高李村地勢優越,明朝時,高李村人李春茂,以孝著稱,官至布政使省祭。繼母有病,他親自熬藥煎湯端上,為服侍母親,三月不解衣帶。設義學教鄉民子弟。後五代都有功名。高李村人李朝槐,清中晚期人,貢生,曾任茶城教診,試用國子監助教,著有《綜雨館詩稿》,工書法,被巡撫丁寶楨聘為幕賓,捻軍圍攻聊城時,破敵有功,升山西陝川知縣。到清朝結束,記入文字的貢、廩、庠生便有30餘人。
解放後,高李村升入大、中專的更是不乏其人。特別是七七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黨的好政策如東風化雨給這個小村帶來了勃勃生機,在各級黨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歷屆村兩委的關懷支持下,每年都有大批學子升入高校,到目前為止,已走出的學生達500多人,博、碩生20餘人,他們都分布在全國的各行各業發揮著光和熱;國外供職者也大有人在,其中,屈凡堯已成為加拿大國家科學院院士,是著名的海外華裔科學家。該村從1988年以來,便被譽為遠近聞名的“狀元村”,其事跡曾在各級電視台報導,作為一種教育現象成了郭里鎮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郭里乃至鄒城人民增了光。細究其因,這也與該村數百年的文化積澱和教育底蘊是分不開的。
教育培育了人才,人才反哺家鄉。情注家鄉的學子們時刻關注著高李村的建設和發展,不時為家鄉的繁榮獻計獻力。現在的高李村乘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正朝著建設和諧穩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宏偉藍圖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歷史
清同治年間,該村李朝梁曾建有豪華莊園,占地20餘畝,至今主廂房和樓房保存完好。抗戰時期鄒縣、鳧山縣民主政府曾在這裡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