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高平鎮位於縣境東北,距縣城70公里,面積156.6平方公里,人口6.7萬人,鎮政府駐永固街。有4條公路貫穿鎮境。高平區位於隆回縣東北邊陲。東連新邵縣,南接灘頭區,西界六都寨區和國營望雲山林場,北抵金石橋區和新化縣。區公所駐大橋邊,南距縣城70公里。全區總面積219.7平方公里,折合329517畝。其中水田56656畝,旱土9928畝,林地196370畝,荒山2800畝,水面29456畝,其他34307畝。轄4個公社,71個大隊,659個生產隊,529個自然村。共17005戶,74014人,其中回族2人,余系漢族。高平鎮農業以種植水稻、柑橘、茶葉為主。鄉鎮企業有皮鞋、農機、金屬鋅、榨油等廠。所產皮鞋、竹蓆、斗笠久負盛名。小坳村古縣系三國吳高平縣城舊址。
自然地理
境內屬丘陵山區混合地帶。有四山環抱:高鳳山崛起於東,金鳳山逶迤於南,望雲山聳立於西,桐鳳山飛峙於北。邊高中低。形成盆地,平均海拔400米以上。有三水分流:春溪河發源於望雲山東麓,由南而北流入新化洋溪;辰洲江發源於桐鳳山,自北向南流入石馬江;石馬江發源於望雲山南麓,自西向東流入新邵。境內屬花崗岩地質,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河床淤塞,危及農田。
歷史沿革
高平開發較早。據清《寶慶府志》載:三國吳孫皓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今邵陽市、邵陽縣、邵東縣及新邵、隆回一部)置高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曰南高平。南陳省入邵陽。縣治故址在今大橋公社小坳大隊古縣場,仍有“堂下”、“迎官”、“馬落”等地名,系當時縣衙舉行典禮和行政聚會處所。高平之名沿用至今。另據民間傳說,南宋初,有觀風水者來此,登白泥坪(今顏公公社境內)一望,深感地形秀麗,贊曰:“東有高鳳朝陽,西有泥坪獻寶,美哉!”後人將兩名贊語各取一字,命名“高坪”。應以第一說為準。
解放前,高平屬新化縣永固鎮。1952年劃入隆回縣,建立第七區(羅洪)和第八區(大橋邊)。1956年撤區後建立大橋邊辦事處,轄5個大鄉,5萬人。1958年建立高平人民公社,1961年改大橋公社,1984年復設大橋鄉,1985年建高平鎮。
行政區劃
高平鎮轄大橋居委會和劉家坊、棗山、窩山、雪界、江未、東塘、雙田、紅花、茶山、金鳳山、堂下橋、富延、棋坪、小坳、石梅、大江、滿竹、石腳、杏升、回小、三星、大石、大田、鳳形、前寨、文長、上坪、茅坪、彭升、高鳳、上黃、嵋山、黃姓、中信、培興、新鮮、金楓、合興、西山洞、里湖、大水、龍山、梅花山、坳下、紅山、象山、白地、白泥坪、橫嶺、銅鐘、夏景51個村委會。
經濟建設
經濟以農業為主。解放前,糧食畝產400斤左右。解放後,隨著生產條件的改善,科學種田水平的提高,糧食產量逐年上升。1980年全區糧食總產4812.5萬斤,畝產979斤。向國家交售糧食836.3萬斤,人平113斤。生豬年飼養5.3萬頭,交售給國家1.12萬頭。為了適應本區特點,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七十年代以來,以羅洪公社為重點,充分利用四圍高山種茶4545畝,利用平地種荒山種蜜桔和其他果樹3160畝。1980年產茶葉1880餘擔,水果3160餘擔。
社隊企業有圈套發展,一些傳統手工業得到恢復和提高。較為著名的企業有:羅洪公社紅碎茶廠,年產乾茶1000餘擔,產值30多萬元,質量曾名列全國前茅。羅洪瓷石可年產家用瓷15萬件。侯田公社竹蓆歷史悠久,1980年產竹蓆38650餘床,產值13.5萬元。大橋公社有社隊企業65個,其中皮件業,技藝頗佳,產品優良,銷售省內外;解放後興起的斗笠業,產品暢銷全縣。1980年全區社隊企業總產值166.9萬元,占農業總收入21%。
生態建設
從六十年代末開始,針對生態推動平衡,水土流失的弊害,全區掀起了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和興修水利的高潮。在坳江、梅嵋、羅孟3條山脈上造杉林67560畝,覆蓋率達27%,現已鬱閉成林,初步控制了流沙。又修建了小Ⅰ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13座,減輕山洪暴發、沖毀農田的危害,增加蓄水灌溉的效益,生產條件有所改善。
交通運輸
解放以來,區內相繼修築了4條公路,西通縣城,東通新邵、邵陽市,東南通灘頭,北通新化,社社通汽車,改變了交通閉塞局面。
教育事業
區內有社辦國中7所,國小72所,教職員工604人,學生14603人,各公社都有廣播站、電影放映隊,有放映機8部,定期巡迴下隊放映,並建有文化站。有區醫院1所,公社有衛生院,大隊有赤腳醫生。
文物古蹟
境內羅洪公社孟公大隊鳥雞山有袁吉六先生墓。袁系毛澤東同志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國文教員,墓碑文系毛澤東同志親書(1954年)。
隆回高坪古城址
古城址在大橋鄉小坳村。為高平廢縣治遺址。據清道光《寶慶府志》、《新化縣誌》載,三國呈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建立高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改稱南高平,後復為高平,至陳廢亡。現附近有迎官橋、馬落橋、堂下橋等村落,為昔日迎官、下馬、設公堂之地。
隆回高平小坳遺址小坳遺址位於高坪鎮小坳村“寨坳”山丘上,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堆積距地表深度0.2米至1米。
採集的標本主要有陶片和石器,陶片分為泥質陶和夾砂陶。泥質陶有黑衣紅胎、黑衣灰胎諸色。夾砂陶有紅、黑、灰諸色,間有少量夾砂白陶。紋飾主要有繩紋、籃紋、網紋、刻劃紋、戳印紋、弦紋等。可辯認的器形有侈口罐、盤口壺、鼎、豆、釜、大口缸等。製作方法多數採用慢輪修整和泥條盤築,少數為手工捍制。火候低、易破碎。採集的石器有石斧、石奔、石杵、石刮、石矛、石鏃等生產、生活用具和兵器,皆通體磨光,製作精細。初步鑑定為龍山文化時期遺址,距今約4000~5000年。1990年9月公布為邵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1、高平鎮“仙人石”位於高平鎮開發區,位於高平大橋沿河上行二百步左右。
2、“綠雲深處”處於高平鎮裡湖平, 學殿里。
3、“湘西會戰抗戰烈士墓”隆回高平小坳遺址“1945年籌建,現簡稱:“高平抗戰遺址”。
4、羅洪公社境內,山勢挺拔,湍流直下,風景秀麗,最著者有八,曰“羅洪八景”。
5、天龍庵峭壁。
簡說高平風土
一、“高平”,亦曾叫“高坪”。
現仍有許多鄉人,習慣寫成“高坪”。 位於隆回東北部的她,東臨新邵,北連新化,東望寶慶。
從隆回往北而來,經六都寨,過七江、鳥樹下,就進入高平界內了。過螞蟥界、顏公進入高平鎮大橋邊後,一直往前走,就是經新邵迎光到邵陽的方向。這也是一條古商道。而在鎮中心往左拐後,往前走到車輪邊,再往左就是孟公、羅洪,往右就是侯田、毛坪。鎮中心的這條小街,就成了“工”字中的那豎,把整個高平都給連起來了。
印象中,在撤區並鄉之前,羅洪是高平的組成部分。而撤區並鄉之後,羅洪與高平也就並肩而稱了。而這兩個筋脈相連的地方,都是五十年代初從新化永固鎮劃轉而來。清初時的永寧四都,與現高平、羅洪所轄範圍基本相符,只是多了現新邵迎官、栗坪、隆回長鄄等地。
高平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據清《寶慶府志》載:三國吳孫皓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今邵陽市、邵陽縣、邵東縣及新邵、隆回一部)置高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曰南高平。南陳省入邵陽。縣治故址在今大橋鄉小坳村古縣場,仍有“堂下”、“迎官”、“馬落”等地名,系當時縣衙舉行典禮和行政聚會的處所。而“高平”之名,也沿用至今。而高平先民居住此地,歷史則更為悠久,據稱1.5萬年前就有先民在此休養生息。而歷史上因戰爭而遷入的楚人、越人等,融入當地,一代代繁衍至今。
高平有四山環抱:高鳳山崛起於東,金鳳山逶迤於南,望雲山聳立於西,桐鳳山飛峙於北。高平有三水分流:春溪河發源於望雲山東麓,由南而北流入新化洋溪;辰洲江發源於桐鳳山,自北向南流入石馬江;石馬江發源於望雲山南麓,自西向東流入新邵。四山環抱,三水分流,從空中看去,形似一口鍋。斷續相連的一塊平地,養育著五十多個村的七萬多人。據民間傳說,南宋初,有觀風水者來此,登白泥坪(今顏公鄉境內)一望,深感地形秀麗,贊曰:“東有高鳳朝陽,西有泥坪獻寶,美哉!”後人將兩句贊語各取一字,命名“高坪”。這也是“高平”常被寫成“高坪”的一個由來。而於地形地貌來說,高山環繞中的一塊平地,高坪或許更為貼切。
“高平”,亦或是“高坪”,僅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重要的是,在鄉人心中,這個地方,有自己的家;在遊子心中,這個地方,有自己的根。
二、水酒、三合湯
高平山多,山高。山高出好水,能釀待客的好酒,做待客的好湯;山多行路難,讓山里人更實誠、豪爽,好酒好客。
待客的酒,是自家釀製的水酒,以自產的糯米加天然礦泉水配土酵母釀製而成。入口柔和,甜而不膩。如不去渣,則為“酒娘”。正月期間來高平做客,主人常常先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酒娘蛋”,甜酒中放兩至四個煎雞蛋,讓你一掃寒氣,盡去疲勞。高平伢子去未來的岳母娘家相親,如果吃到了“酒娘蛋”,也就表明好事可期了。而去了渣的水酒,清澈見底,醇和香甜,更好入喉。如加泡楊梅或在重陽時釀製的水酒,稱為“楊梅酒”或“重陽酒”,更是佳品。
因山多,鄉人喜養黃牛,且山中多有山胡椒樹。待客的菜,有一道用新鮮的牛肉、牛肚、牛血,配上紅辣椒、生薑、山胡椒,加高平礦泉水精心烹製而成的、鮮美可口、祛寒強體的三合湯。一碗紅湯,熱氣騰騰,祛寒強體,很是誘人。做三合湯,一定要用黃牛肉,配上山胡椒。山胡椒結於樹上,其籽成熟後摘下來曬乾,保存時間久。放於湯中,初食不習慣,但於三合湯中,去腥祛寒,更添鮮美。現在外地有很多店子都打著新化三合湯的招牌攬客。其實,最地道的三合湯,最早起源應於西晉年間,據傳是高平縣令文斤為改變鄉人飲食觀念所創,歷史可謂悠久。
曾與鄉友喝茶,聊起家鄉的水酒、三合湯時,我清晰地聽到,從清秀儒雅的鄉友處傳來吞口水的聲音。在外地多次吃過三合湯,味道不錯,卻總覺得缺了點什麼;也嘗過不同品牌的名酒,總覺得比不上家鄉的水酒。或許,用的不是家鄉的水,缺的是那股濃濃的鄉土情吧?
三、園藝場的茶葉與蜜桔
因群山環繞,形成了濕潤的小盆地氣候。七、八十年代,為發展集體經濟,各村(大隊)都在山上建起了自己的園藝場。而園藝場裡,因地制宜,一般栽上蜜桔、梨樹和茶樹。遠看,就是一層層梯田。小時候去幫忙摘桔子和茶葉,手腳快的話,也能掙上幾個買作業本和圖書的錢。而生產隊挖的池塘邊上,一般都種上梨樹。產的“鵝梨”,黃皮,脆甜可口。有的形似算盤珠,頗為誘人。
當時的茶場,以羅洪最為著名。羅洪有羅洪紅碎茶廠,八十年代初即年產乾茶1000餘擔,產值30多萬元,質量名列全國前茅。而堂下橋的蜜桔,也曾出口國外,為國家換回過不少外匯。
包產到戶後,園藝場也承包到了私人。有的改種紅薯等作物,有的繼續栽種果樹,而茶葉卻逐漸少了。果樹中,蜜桔仍是最常見的品種。但因產業化的不足,果農很難致富起來。豐收時,因價格低廉而抵不上請工摘果的費用,常見桔樹上掛著未摘完的蜜桔,在風中搖盪。
但儘管如此,很多人家中都還是栽有蜜桔。不為掙多少錢,而是農家生活的一部分。秋、冬的時候到高平,主人一般都會擺上自家的桔子待客。那甜,能浸入到你的毛細血管中去。
也與許多在外工作生活的鄉友探討過高平適合的產業。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加上高平獨特的盆地小氣候,高山種植和生態養殖其實是大有可為的。蜜桔、茶葉,如果能夠規模化、產業化,效益必定可觀。而現在大山中橫行的野豬,也可成為生態養殖的突破口。當然,這都依賴於交通的發展。當高速公路通過高平時,肯定會有鄉友尋求這方面的突破。
寫到這,我更理解金石橋人對滬昆高鐵在金石橋設站的那份狂熱了。那是一種對家鄉發展的渴望。
高平物產不算豐富,但有好山好水,有高平人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的目標。而只要對生活充滿希望,你就會覺得自己身處桃源。
中篇
好客與彪悍: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
一、情誼難熬的酒席
高平人好客,極重禮行。有親朋好友、先生賢達來訪,傾家所有,擺上一桌那是必須的。
擺張八仙桌,文化在桌上。不懂擺席學問,是不可能招待好各方客人的。
客人就座,是有規矩的。左上首為尊,最尊貴的客人坐;而下首必為主人請來的有名望的主陪。其他人視輩份和名望再就座。如果開席兩桌、三桌,其排法又有不同。而上菜,必從主客處開始。每道菜,意由主客先嘗。而敬酒,或是雙富貴,或是八仙過海,或是六六大順,或是月月紅,都有說法。而每吃一次菜,必放下筷子,談古聊今,聯親問友,互表敬意,很是熱鬧。如果客人醉了,主家會很高興,認為自己禮行到了;如果客人沒醉,主家會有一份愧疚,自慚招待不周。特別是招待新郎官,陪客會更加用心,必以灌醉為目標。所以,做高平人的新郎霸公,如果沒醉幾回,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記得還是讀國小時,表哥結婚。負責安席的三舅為了鍛鍊尚未滿十歲的我,讓我恭陪末座。酒席從上午九點開始,到下午兩點仍未結束。陪客的長輩恭恭敬敬,坐上席的親家公客客氣氣,整個席面和和睦睦,大夥都親親熱熱。每拿起筷子夾一次菜,必你推我讓,而每敬一杯酒,必有千般說法。在你來我往中,一杯杯酒下肚,於是大夥更為熱情,興致更高,全然沒覺得菜已熱了幾輪。可憐尚年幼的我,熬到後來實在堅持不住,才找了個藉口溜了出來,跑到廚房填飽了肚子。
當然,現在年輕人在一起,沒了那么多的講究,吃的是一個痛快。而時下流行的所謂官場禮儀、商場禮儀,也有一點那時的式樣,卻缺了那份純樸情誼的底蘊。少了幾分敬老尊賢,多了幾分權勢利益。
二、被禾槍捅死的日本兵
來的不一定是客,也有豺狼。
在上了年紀的高平人心中,永遠記著1945年。那年,垂死掙扎的日本鬼子闖進了高平,許多高平人在“跑日本”中飽受煎熬。金鳳山上那已掩沒於荒草叢中的石獅,曾見證了鬼子偷襲的激戰;那曾經高聳入雲可東望寶慶的樟樹,見證了鬼子的獸性。而我母親,剛出生沒兩個月,就被外婆用籮筐挑著,在大山里東躲西藏。國恨家仇的慘烈,不是傳說,而是歷史!
軍隊在血戰,盡力抵抗;而鄉人也在奮起反抗。據傳有鄉人在山路上遇到落單的日本鬼子,情急之下,抓起禾槍(竹製品,功能類似扁擔,兩頭尖,常用於挑稻草、柴火)一槍捅了過去,日本鬼子當場報銷。而手持鋼槍的日本鬼子禁不住一禾槍,這事極大地鼓舞了鄉人。從此,四處掃蕩的日本鬼子,經常受到禾槍、鋤頭、扁擔、柴刀的襲擊。而“高平是口鍋,日本鬼子來一個煮一個”的說法,也開始流傳。
解放後,許多鄉人家裡仍收著日本鬼子的鋼盔、刺刀、水壺、皮靴等戰利品。在大煉鋼鐵時,鋼盔、刺刀等東西,大都在熊熊火焰中,化為鐵錠,重新鑄造成鍋、鋤頭、犁耙等用具。而對日本鬼子的仇恨,卻仍在一代又一代高平人心中延續……
三、躲進派出所的下鄉流氓
鄉人喜武。民國時期,曾有袁姓武術家獲過全國金獎。
農閒時節,年輕人常聚在一起,比武試力。有時,一根扁擔,也能較量出許多名堂。鄉里那些老把式,也就在曬穀坪里指導著徒弟們練上幾手。而春節時,不時有不同村的年輕人,舞著黃龍到其他村挑戰。而比試的項目,則是傳統武術套路。拳、棍、刀、槍、戟,還有板凳,都有套路。一看誰的套路多,二看誰樁子穩、勁道足。或者比試舉石鎖,比翻拱,比手勁、比柔性。比贏了,拿著輸方提供的糍粑走;輸了,則把黃龍留下。舞黑龍,就意味著尋仇了,這會發生械鬥的。而印象中,就有不同姓氏之間,因爭墳山而發生族姓爭鬥的。
喜武之風,鑄就彪悍民風。
八十年代中期,正是邵陽最亂的時候。剁腳筋的爛崽,令國人聞之色變。有一日,或許是久在寶慶府里膩了,一夥爛崽十來個人,一時興起,下鄉來到了高平。走在大橋邊的馬路上,看見路邊有老農擺著的新鮮梨子,便無所顧忌地拿起來就吃。而當老農要他們付錢時,囂張慣了的爛崽們一把推倒了老農,踢翻了果擔,想要揚長而去。周圍擺攤的二十來個公公婆婆們不幹了,抄起扁擔一擁而上。只見扁擔與石頭齊飛,爛崽們如喪家之犬,情急之下,一頭躲進了派出所,任由外面的婆婆公公叫罵,意志堅定,就是不出來。
而自此之後,再無邵陽的爛崽來高平遊玩。
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人的外出,老人的逝去,農閒時習武的場景逐漸稀少,舞龍也成了傳說。春節時回鄉的年輕人,更多地,是比較著彼此的財富,彼此的成就。
有先哲說過,對國人,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其實,對一個民族來說,要想在叢林法則橫行的世界上生存、發展,精神上更需要一份彪悍,一份野蠻。在金錢至上的大氛圍中,高平人的血性可能有那么一點淡化。但我堅信,高平人骨子裡是團結的,是彪悍的。這是受這方水土孕育的必然結果。
下篇
職業與選擇:永遠尋找的未來
四周環繞的群山,造成了與外界連線的不便,給了高平人一個安寧的家鄉;而山路的難行,也造就了鄉人不畏艱辛、百折不撓、敢闖敢幹的脾性。鄉人們在這裡休養生息,心中卻時刻跳躍著闖出去的火苗。對外面世界的嚮往,讓一代代的鄉人們,採取著不同的方式,講著正宗的高平國語,義無反顧地奔向外面的世界。而累了,就回這個大山中的鄉鎮歇歇,重新積聚著精氣神。因為,這裡是每一個高平人的根。
一、賣蓆子的高平人
賣蓆子,一度成為高平人職業的代稱。處於群山之中的高平,盛產楠竹。而經過歷代心靈手巧的高平人的發掘,楠竹的功用被開發到了極致。斗笠、竹蓆、棚簾(曬穀子用的)、涼床、竹椅、篾籮、竹掃把等等,都成了家居必備用品,既環保,又低炭。而其中,盛名在外的,應以竹蓆為主。許多高平人,挑一擔竹蓆,遠走他鄉販賣;而心靈手巧的篾匠,一把篾刀走四方,接那乾不完的活。高坪竹蓆、當然也有其他竹製品,因此順利走進他鄉的千家萬戶,方便了一代代的使用者。做席者、販席者,在養家餬口的同時,也將竹製品做得越發精緻。逐漸地,做蓆子、賣蓆子,就成了許多外鄉人眼中高平人的主業。
而販賣竹蓆者,經常是就地展開一床竹蓆,任人品鑑做工的精良。站久了,往竹蓆上一坐一躺,也是常有的事。或許,這就是“賣蓆子”後來被引伸為睡懶覺的緣由?我更相信的,是高平竹蓆做工好,睡起來特別舒服,讓人不想起床從而睡懶覺這個說法。
集體經濟時代,以侯田竹蓆最為有名,曾列為出口產品。高平的竹蓆,也就漂洋過海,真正地到了異鄉,為外國人的美夢,添上了高平鄉土的芬香。
到了九十年代,塑膠製品多起來了,席夢思開始流行了,竹蓆也開始用的少了。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人或讀書當兵,或出去打工,或做生意,沉下心來做篾匠的也就少了。賣蓆子於高平人來說,也漸漸成為歷史、傳說、談資。當然,高平現在仍生產精美的竹蓆。不過,那是工業化生產、商業化行銷了,與傳統手工藝無關。而其承繼的,卻是高平竹蓆歷史上的美譽。
二、做皮鞋的萬元戶
“發狠讀書,將來穿皮鞋;不發狠讀書,將來穿草鞋。”這是小時候長輩經常教育我們的一句話。皮鞋,就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年紀大一點的人,或許還記得高平皮鞋廠。那是一家區辦集體企業。印象中,最初是收集廢舊的車輪胎,然後切割加工成橡膠草鞋,而不是現在意義上所說的皮鞋。當時的高平人,常用鞋,除了布鞋、解放鞋,就是草鞋了。上山砍柴,一般都是穿草鞋的。而我,在穿皮鞋之前,就經常穿著這家皮鞋廠生產的橡膠草鞋,上山砍柴、下河摸魚。
八十年代中,流行承包了。我們相臨生產隊的一個人,承包了這家鞋廠,開始製作皮鞋。於是,村里第一個萬元戶,就這樣產生了。穿皮鞋、喇叭褲、聽錄音機,就成了他家孩子的常態。而做媒的,開始擠破他家的門檻。
這個萬元戶的產生,給鄉人很大的刺激,也引起了許多人的思考。於是,不甘貧窮的鄉人,很多就想法把自家了孩子送去學做皮鞋,做皮件。而逐漸的,學了手藝的年輕人,也不甘再窩在高平這個小地方,開始如祖輩一樣,闖蕩他鄉。在第一代皮鞋師傅的示範下,更多的沒有考上高中或大學的年輕人走上了這條有望發家致富的道路,做皮鞋、皮件的同時,也就穿上了皮鞋。
當然,隨著改革開放,做皮鞋或皮件的鄉人更成規模。有老做皮鞋的,也有下海創業的。據說,在珠三角有一個地方,上百家皮件廠,都是清一色的高平老闆。有的做代工,有的已自創品牌,走向世界。
現在,你漫步在某個城市,或許就會在某條街上看到幾家皮鞋店。這些皮鞋店,前店後廠,會有各種款式新穎的皮鞋出售,做工精緻。只要市面上有的款式,也可接受訂製。而你與老闆交談,十有八九,你聽到的是正宗的高平國語。
三、天下賣包人
賣“腿固”?我怎么也找不到合適的詞,用來準確表述高平人市場經濟下流行的主業之一。高平話里的“腿固”,也就是國語里的“包”或“袋子”。好吧,為了通俗易懂,還是說“賣包”吧!
賣包,始於八十年代末,也開端於有鄉友在外闖蕩,因幫人賣包而致富引起的示範效應。於是,渴望致富的高平人,攜親帶友,開始向未知的外部世界進發。一般來說,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從批發老闆那裡進點貨,一根扁擔挑著,在人流擁擠處四處叫賣。做生意時,要防城管來搶包,也要與當地的地痞無賴糾纏。而與顧客談價,更考驗賣包者的智慧與情商。有一定積累了,就租一家小門面,開始自己從廠家進貨,做批發。高平人賣包的主要貨源,一是來自河北,一是來自邵東。而做到一定規模,也會有人轉行開一家小廠,自己做起包來。
讀書時,每次回到家裡,都會聽到鄉友賣包發財的故事。而眼見的,也是不斷有新房子建起來。與昔日的同學聊起,他們會眉飛色舞地講起走南闖北的經歷,講起賣包的種種趣聞。而一切的艱辛,都在談笑與憧景之中化為煙霧,隨風遠去。在他們的描述之中,北到黑龍江、南到海南,東到上海,西到新疆,都有講著高平國語的商者在推銷著各式精美的包。
前年暑假,陪孩子去銀川。因為要買寧夏枸杞,去了一個當地有名的市場。正在精心挑選枸杞時,不遠處的商鋪傳來了熟悉的高平國語。忍不住走了過去,原來是一賣包的商鋪里,兩姐弟在爭論。問了,是高平小坳的,姓周,弟弟還是我的小師弟呢!
四、高平讀書人
或許是因三國時曾設南高平縣(其縣治故址位於今高平鎮小坳村),歷史悠久的緣故,鄉人自古重教育。稍有條件的家庭,小孩是一定要送去讀書的。只要讀得書,哪怕是砸鍋賣鐵,也會供下去。
高平史上,讀書人中,名者眾。清代有鄒文蘇,生子六,父子皆是學問家。其三子鄒漢勛與魏源、何紹基並稱“湘中三傑”,有諺云:“記不全,找魏源;記不清,問漢勛”。
近代,袁吉六先生,善古文,著作頗豐。其得意門生,以太祖為首。有醫者袁子愛、江猗瀾,醫術精湛,人稱有妙手回春之能。皆有有個性:醫富者需備轎厚禮,醫貧者不取分毫。至民國年間,顏公劉遜初曾任數省巡閱使,富源劉哲甫任吉林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任國民黨上將的袁朴、海軍少將袁允中等。當代,有少將袁源,更是鄉人驕傲。歷朝歷代,高平名人輩出,不勝枚舉。鄉人不善宣傳,但於實事,均不後人。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鑒於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慘烈,有點門路的鄉人,還不惜血本,將兒女戶籍轉到海南、貴州等地,走上“高考移民”之路。當時,家中有兒女考上了學校,跳出了農門,那是一定要擺酒席、放電影的。而親朋好友,生產隊里的,都會來祝賀。而辛苦供讀的家長,也在這一刻揚眉吐氣,感到了無限的驕傲。在這種濃郁的氛圍中,許多學子走出高平,放眼全國、乃至世界。以我所知者,博士、教授眾多,事業有成者更比比皆是。
當然,留在高平,也少不了繼續探索,少不了精神的追求。袁建蘇,侯田文升村人,一個地道的農民,就在家裡摸索起飛機的製造。1997年的試飛,使他成為農民造飛機的第一人。不管成功與否,這都體現了高平人聰明、堅韌、勇於探索的精神。
感想
** 每個高平人的眼中,都有一個不同的家鄉。每個高平人的心中,都藏著一份與眾不同的關於家鄉的記憶。在高平久了,不會覺得身邊的風景有多美;在外漂泊久了,發現最讓你心靈安靜的,還是家鄉。
** 每個鄉人都在尋找他想要的。每個鄉人在都在尋找中有失有得。得到了他想要的,同時也就會失去他所固有的。
** 高平因地形原因,易與與外界隔絕。因此,高平方言,受外界影響少,而傳承古音多。於傳承而言,高平方言是最正宗的中國話。
附:幾則高平童謠或民謠(你唱過,或者聽說過么?)
1、丟丟跨,丟丟跨,三兩銀子買個甲,甲唔幫我討婆娘,背起包袱走益陽,益陽難行路,吉幾會織布,織布少把梭,吉幾會唱歌,唱歌難得喊,吉幾會打傘……
2、賣洋火,賣洋火,賣得個錢來嗯把我,討得婆娘嗯跟我,養得崽來嗯象我
3、吉幾則,妹幾則,嘰嘰喳喳呷瓜則
4、怕怕怕怕,容呷棉花。恩內假假,夾到安化。安化起火,夾得我。我恩要,夾得魚公吊……
5、大人望蒔田,細佬士望過年
6、穿不窮,呷不窮,划算不清一世窮
7、叫化子炙火,只往自己胯(ka)里扒。
8、打屁不粘(liā)大腿——說話嚴重脫離實際
歷史名人
袁月齋,名詩仲,號日輝。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生於新化縣永固團(今隆回縣高平鎮)棋坪村一貧苦農民家庭。六歲起從塾師讀《四書》、《五經》,後入高國小習。民國9年(1920),考入長沙妙高峰中學,卒業後,入省立第一師範就讀。在進步思想影響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於民國1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5年,受中共湘南區委派遣,與彭慕陶赴衡陽從事革命宣傳,開辦農民講習所,組織農民協會。6月他回家養病,創辦農民夜校,幫助家鄉農民學習文化,宣傳革命道理,激勵農民團結起來與土豪劣紳作鬥爭。同年冬,中共湘南區委派他與張國棟為工運特派員,往新化領導工人運動,組織新化縣總工會。他們以錫礦山工人為基礎,發展工會會員,於12月成立新化縣總工會。會上,他被選為總工會副委員兼秘書長。同時,他以中共新化縣特支委員會領導成員的身份積極籌建逆產清查委員會和特別法庭,沒收土豪劣紳的逆產,鎮壓了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劉鳳翔等。並廣泛發動民眾,成立新化婦女、學生、兒童等民眾組織;深入城鄉,領導民眾破除迷信,移風易俗。民國16年許克詳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6月6日,新化總工會在縣城召開工人民眾大會,會上,他憤怒譴責許克詳叛變革命的罪行,號召工農民眾起來與反動派作堅決鬥爭。反動團防隊長陳光佐密派團丁埋伏於會場周圍,散會後,他被捕,當晚遭受嚴刑拷打,肋骨被打斷,仍咒罵不止。次日凌晨,被慘殺於新化城西門嶺,年僅24歲。
彭慕陶,清光緒十八年農曆十一月初五指1892年12月23日)出生於新化縣永固團(今隆回高平鎮棋坪村)。幼讀私塾,後畢業於高平國小堂,在家教書,善文辭,工楷書。民國10年隨舅父赴長沙謀事,被聘為湖南教育會書記(秘書)。不久,結識易禮容、郭亮、夏曦,一道在嶽麓山等地秘密集會,學習革命理論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1年12月,在湖南自修大學附設補習班任教,旋與易禮容創辦長沙織布廠,組織工人運動。民國15年受黨派遣,與袁月齋赴衡陽從事革命活動。6月任湖南省總工會書記(秘書),與郭亮一道領導工人運動,建立工人糾察隊。“馬日事變”時,許克祥調動武裝包圍總工會,他從三層樓上掀瓦攀上屋頂,跳地負傷,被湘江中學革命同志救護,背上破船,繞道回家。由於內傷嚴重,於民國16年6月12日逝世。
袁朴,原名茂松,1901年出生於高平鎮黃信村。1908年啟蒙私塾,1922年長沙岳雲中學畢業後,投入湖南講武學堂。1924年5月至11月,系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第六隊學員。後加入國民黨部隊,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29年升為旅長。1931年,進南京陸軍大學學習。1934年,在湖北任第八十八師副師長。1937年,調任中央軍政部新兵補訓處少將處長。1939年,晉升為軍官訓練班辦公廳中將主任。1940~1941年,在陝西任第八師師長、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942年,任第八十軍軍長,鎮守陝甘沿線抗擊日軍。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第十五軍軍官總隊副總隊長。1947年,赴美國參謀大學受訓,同年返回北平任十六軍軍長兼第三十四集團軍副司令。1948年,任第九集團軍司令。1949年1月至4月,經青島、上海至湖南老家。5月赴四川任第五集團軍副司令。是年10月去台灣,先後任花蓮防衛司令、陸軍第一軍團司令兼台北市警備司令。經“國防實踐研究院”受訓後,於1961年任陸軍副總司令,爾後任預訓司令,並晉升為陸軍二級上將,國民黨中央常委。1964年退役後為“總統府”戰略顧問與“國策”顧問。一生樂於辦學,曾捐谷300石創辦高平中學(隆回三中前身),在陝西西安捐資興建國小至國中的黃龍山學校和兩湖國小。1989年7月與1990年6月,先後兩次托回鄉探親台胞袁義明帶回諸多照片及書信,並捐資修建村公路,興辦黃信聯校。1991年,在台北病逝。
袁源,字仁湘,1938年生,高平鎮人。先後在大橋國小、隆回三中、邵陽市一中讀書。1956年7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通縣軍械技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廣州軍區後勤部。曾於1959年赴炮擊金門作戰前線部隊實習,1961年到西藏平叛作戰部隊當兵,參加過西沙自衛還擊作戰、中印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和援越抗美的軍械供應保障,榮立過三等功。歷任軍械倉庫技術員,軍械部供應處、彈藥處副處長,軍械部副部 長、部長,1990年,任廣州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91年,入國防大學進修系學習,1992年,入中央黨校進修系學習。1993年,授少將軍銜。主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後勤工作》一書。
袁士忠,男,漢族,1923年生,湖南省隆回縣高平鎮人。袁士忠從軍12年[3] ,親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國民黨部隊6年。先後在貴州、南京服役,曾任過班長。在共產黨部隊服役6年。1949年,他隨南京國防部警衛三團團長邢正賢起義投奔共產黨,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戰鬥。韓戰爆發後,積極回響“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袁士忠負傷兩次。自身受傷的痛苦經歷和戰友受傷的慘狀,使袁士忠萌生了退伍後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念頭。退伍後回鄉致力中醫獸醫,行醫40多年,成為享譽湖南省畜牧獸醫界的名老中獸醫。